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二)机能评定的意义
在运动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 天,为满足运动员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 需要,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负荷量不断 加大,但是,运动量过大时易导致过度 训练或运动性伤病。因此,对运动员实 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身体机能评定, 可以帮助教练员了解运动员对训练或比 赛的适应情况,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 掌握运动量、确定休息间歇和解决运动 员的合理营养提供理论依据。
(2)同一受试者不同训练阶段的比较 ● 方法:阶段训练前、后各进行一次 10 秒 以内最大负荷跑,记录成绩、测定跑后3~5分 钟的血HL。 ● 评定:将阶段训练后的成绩、血 HL 与阶 段训练前比较 →血HL↓成绩↑——磷酸原系统能力↑ →血HL↑成绩↓——磷酸原系统能力↓ →血HL↑成绩↑——可能性小
(2)同一受试者不同训练阶段的比较 ● 方法:训练阶段前、后各全力跑一次 400 米, 记录成绩、测定跑后3~5分钟的血HL。 ● 评定:将阶段训练后的成绩、血 HL 与阶段训 练前比较。 → 血HL↑成绩↑——糖酵解能力↑ →血HL↓成绩↓——糖酵解能力↓ →血HL↓成绩↑——糖酵解能力↑(仍有潜力)
小结及注意事项
采用血HL指标可对体内三个供能系统 进行评定,但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几点。 1、采血部位和时间应相对固定; 2、测安静血HL时,要充分休息; 3、重复测定无氧阈时,要采用同样 运 动方式、运动负荷和运动时间; 4、不能笼统讲血HL高低是好还是坏。
三、 机能评定常用生化指标介绍
(一)血红蛋白(Hb)
5、预测运动成绩的理论依据 ●最大摄氧量:预测中长跑运动成绩 ●血HL:预测400米跑成绩。 ● 尿肌酐:预测举重成绩。 6、指导运动员合理营养 (四)机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1、评定三个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 2、血、尿指标的应用
二 、代谢能力的评定
(一)磷酸原代谢能力的评定 1、磷酸原能商法(实验室测试法) 2、10秒最大负荷测试法(运动场测试法) (1)不同受试者之间的比较 ●方法: → 10秒以内最大负荷运动 → 测定安静时血HL值、运动后血HL峰值 → 求出运动中血HL增值 ● 评定:完成功率大,血 HL 增值低 —— 磷酸 原供能能力强
2、正常值 (1)国际卫生组织成人标准 男:>13克%;女:>12克%。 (2)我国成人正常值: 男:12~16克%;女:11~15克%。 (3)运动员正常值 运动员正常值与常人差别不大,由于运 动项目、年龄、训练水平、训练阶段、训练 状态的差别,不同作者测定结果不完全相同。 从总体看运动员贫血现象比较明显
(1)原因 ●肌肉牵拉引起机械性膜损伤。 ●运动引起缺血缺氧、代谢产物(HL等) 堆积、能量缺乏、自由基增多等——膜 通透性增加。 (2)含量: 可上升至几百 IU/L ,甚至几千 IU/L 。说 明激烈运动对组织细胞影响较大。
5、CK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作为反映运动量大小的指标 ● 低强度运动:血清CK变化不大。 ●中、大强度运动:血清CK可增至 100~200IU/L。 ● 极量强度运动:血清 CK 可达 500~1000IU/L (临床心肌炎标准;但来源不同)。如河南省 拳击队训练后可达800IU/L。实际训练中更有一 些项目的运动员训练后高达5000IU/L。 ● 对 CK 浓度的影响: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对血 清 CK 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负荷强度 > 负荷 量。
血清睾酮
磷酸肌酸
力量项目
力量、速度项目
血乳酸最大浓度
血红蛋白 最大摄氧量
0.60~0.81
0.81~0.99 0.69~0.93
速度耐力项目
耐力项目 耐力项目
反映有氧代谢能 力
反映有氧代谢能 力
2、科学控制运动负荷 不同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的机体可 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相同的运动负荷对 不同的运动员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些 不同的影响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指标反 映出来。因此,运用生化指标来观察运 动员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科学地控制和 调整运动负荷,不仅能防止运动损伤和 过度疲劳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训 练效果,是科学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血HL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
所以,赛前测定Hb对于了解运动员身 体机能状态、合理安排运动量具有重要意 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 物之一,在肝脏生成释放入血,经肾脏 随尿液排出体外。 2、安静时血尿素浓度 (1)正常人:1.8~8.9mM/L。 ( 2 )运动员:正常值上限。例如前苏 联查4500人,平均值为6.78mM/L。
3、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客观指标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对科 学安排训练负荷至关重要。由于在运动时机 体的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均会发生相应的变 化,因此,从人体安静时、运动时和恢复期 各脏器及血液、尿液、汗液、唾液中某些化 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可为机能评定提供客 观依据。
4、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有效途径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是运动训练中十 分引人注意的问题。“没有疲劳就没有 训练,而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 通过多项生化指标的测定和综合分析, 可正确诊断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和机体恢 复情况,对防治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有 积极的作用。
4、大运动量训练阶段Hb的变化规律—初期 下降,然后逐渐回升。 原因: (1)训练初期身体平衡被打破,红细胞 破坏加速,释放出的Hb被用于壮大 肌肉 的蛋白质合成和新生红细胞合成的原料。 (2)阶段训练后期Hb回升是机体适应运 动量、机能能力改善和提高的表现。
5、Hb与训练状态 (1)Hb下降10%,大多数比赛成绩不佳。 (2)Hb下降20%,运动成绩明显下降。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本讲要点: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 概念、实用意义及评定运动员身体机 能常用的生化方法。
一、机能评定的概况
(一)机能评定的概念
机能:指运动员机体潜在的和实际 的工作能力。 ●评定:即判断或评价。运动员身体机 能的好坏可从多方面进行 评定。 ●机能评定:指对运动员机体潜在的和 实际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 本讲主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讨论运 动员的身体机能。
(五)尿蛋白
1、安静时尿蛋白含量 (1)正常人:2mg%;<150mg/日。 (2)运动员:与常人相同。但我国游泳 运动员安静时为3.9mg%。 2、运动性尿蛋白 (1)定义 由体育运动引起尿中蛋白质增多的现 象称运动性尿蛋白。与病理性尿蛋白不同, 运动性尿蛋白在运动后能自然消失。
(2)含量 激烈运动后70~80%的运动员尿蛋白排泄量增多。 运动后尿蛋白排泄量比安静时可增加100多倍。因 尿蛋白浓度受尿 量的影响较大,所以,目前都用每 分排泄量表示:30~100微克~5毫克/分。 ● 特点: 差异大、几乎无阈值。因受多种因 素的影响。 ● 原因: 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分 泌 ↑ ,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缺 血、缺氧。最终导致肾小球膜通透性增加。
(三)有氧代谢能力的评定
1、乳酸阈评定法 对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训练 阶 段进行 无氧阈强 度测定 ,若血 HL 在 4mM/L 时的无氧阈强度提高,说明有氧 代谢能力提高。
2、12分钟跑评定法 ●方法 →12分钟全力跑,记录跑的距离; →测定安静、运动后 3 、5 、10 、15分钟血 HL值。 ●评定:用跑距和血HL值综合评定。 →跑距长、跑后血HL消除快——有氧代谢 能力好 → 跑距短、跑后血 HL 消除慢 —— 有氧代 谢能力差
(二)糖酵解代谢能力的评定 1、30秒最大负荷测试法(实验室测试法) 2、60秒最大负荷测试法(运动场测试法) (1)不同受试者之间的比较 ●方法:一次性全力跑400米或其它方式1分 钟最大强度运动,测定跑后3~5分钟的血HL。 ●评定 →血HL<10mM/L——糖酵解能力(差) →血HL10~14mM/L——糖酵解能力(一般) →血HL14~18mM/L——糖酵解能力(好)
3、运动对血尿素的影响 (1)短时间(30分钟内)运动:血尿素 浓度变化不大。 (2)长时间激烈运动:血尿素浓度可增 加10~100%。
4、血尿素与身体机能评定 (1)评定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课 ●方法:训练前、训练后、次日晨各 取末梢血测血尿素。 ●评定: → 训练后合适浓度: ★ 成人:8.4mM/L左右。 ★ 儿少:<7.5mM/L。 → 次日晨:恢复至安静水平或较运 动后低,说明机体对运动负荷比较适应。
(3)原因 ● 血液稀释:这是相对性的、暂时的。 如耐力运动后血容 量增加。 ●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主要是缺铁。 →铁摄入减少,例如降体重时; →铁吸收下降; →铁需要量高于一般人 ; →铁排出↑:例如消化道出 血(50mg/gHb)、汗、 尿、月经。 →蛋白质消耗增多; →蛋白质补充不足。
RBC破坏增多 正常情况下,每天1/120的 RBC破坏, 运动时RBC破坏增加。其原因: → 运动时RBC膜脆性↑ →运动时血流速度加快,RBC与血管壁 的摩擦力↑,RBC破坏↑ → 脾脏释放溶血因子(溶血卵磷脂)↑, RBC破坏↑
(4) 症状 ● 呼吸、循环:运动时心慌气短。 ● 神经系统:头晕。 ● 内分泌:紊乱,如月经失调等。 ● 体征:心脏杂音、浮肿等。 ● 其它:头发枯黄;指甲:反甲、薄、 脆;皮肤、粘膜苍白。
(5)预防和治疗原则 ●膳食平衡。 ●合理安排运动量。 ●经常测定:一般1次/周。 ●治疗 →富铁食物(轻者)、补铁(重者)。 补铁时不要同时喝茶。 →调整运动强度
3、运动性贫血 (1)概念: 由运动引起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 ( RBC ) 数 、 血 红 蛋 白 浓 度 、 红 细 胞 压 积 (比积)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现象。 (2)标准 Hb: 男<12克%; 女<11克% RBC: 男<400万/mm3;女<350万/mm3 RBC比积正常值:男<40%;女<35% RBC比积兴奋剂标准:男>50%;女>48%
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中 的含铁蛋白质,约占红细胞干重的 97% 左右(湿重的32%)。 1、血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 (1)运输O2 (2)运输CO2 (3)调节酸碱平衡:Hb+H+→HH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