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将战争区分为“义”和“不义”,战争观念上存 在“反战”和“主战”之争;“兵者,国之大事,死 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对战争与政治、 经济、地理的关系和制胜因素的认识上,指出国家安 危“在德不在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等。
儒家: “非战”
道家:庄子则否定一切战争。
墨家:非攻 法家:“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兵圣孙武
617
西破强楚 北威齐晋 南服越人
常胜将军---吴起
卫国---母丧不归 鲁国---杀妻求将、小试牛刀 魏国---常胜不败、名声大噪 楚国---变法强国、英雄谢幕
北平陈蔡 南平百越 西伐秦 却三晋
一代战神--陈庆之
“射不穿孔,马非所便”, “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 甚见亲赏。”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4、战俘转化:杀俘一度成为主流。
二、战争理论
1、从最初强调天命的迷信思想发展到重视战 争规律的科学军事理论。
《甘誓》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 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 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 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 戮于社。”
惨重。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梁书·陈庆之列传》
军 5 师 5旅 5卒 4两 5伍
12500人 2500人 500人 100人 25人
5人
2、兵役制度:强制征兵与雇佣自愿并存。
民军制
征兵制 府兵制 世兵制
募兵制
礼、刑
3、军队管理:“齐众以律” “恩威并施”
五刑
墨1000 劓1000 刖500 宫300 大辟300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 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1. 初战涡阳--两万人马不过在一通鼓之间被陈庆之的两千人马击溃败逃; 2. 两年后他带领自己的部属二百,长途奔袭四十里,一夜之内击败了北魏的
先头部队,北魏的大部队全军震恐,行动迟缓,士气大跌。 3. 进军睢阳--七千对七万; 4. 守荥阳--三千对二十万,双方大部是骑兵,全歼北魏二十万援军; 5. 防守洛阳的门户北中郎城--七千人的部队把上百万的尔朱荣部队打得死伤
2、战术思想:“礼信仁义” “兵以诈立”。
兵者,诡道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3、战略思想:“攻守兼备” “以防为主”。
三、群书灿烂、群星璀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司马法》 《尉缭子》 《六韬》 《三略》 《李卫公问对》 《孙子》 《吴子》
司马穰苴 尉缭 姜尚 黄石公 佚名 孙武 吴起
主题二 军事思想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深刻的实践性和高度的指导性
一、军事思想的概念:
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阶级性
二、军事思想的主要特征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明显的继承性和不断的创新性
形态的多样性和一般的共同性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一、军队建设
1、编制建设:单一的人员组合 多编制的复杂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