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风PPT课件

中风PPT课件


-
29
辨证要点——闭证
-
30
辨证要点——闭证
-
31
辨证要点——闭证与脱证
脱证:阳气外脱 主证:三开一冷(目合口开,手撒肢软,
二便自遗,汗出肢冷)伴鼻鼾息微,脉微 细欲绝。
-
32
辨证要点——脱证
-
33
辨证要点——脱证
-
34
辨证要点——病势顺逆
中经络转化为中脏腑病势为逆 中脏腑向中经络转化病势为顺 中脏腑恶化:中脏腑神昏渐重,瞳神大小
脾虚湿聚生痰 痰 肝旺克土生痰 痰郁化热动风--中风
肝旺炼液成痰
-
12
病因-瘀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瘀 气逆血瘀 久病致瘀
脑脉瘀阻,脑失濡养—中风
-
13
病因-气
素体阴亏,水不涵木

气逆
情志所伤,肝阳骤亢
-
14
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 其病机不外虚(阴虚、气虚)、风(肝风)、 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痰 热)、瘀(血瘀)、气(气逆)六端。病性 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 在本为肝肾阴虚, 气血衰弱; 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逆 血瘀。而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为 基本病机。
中风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肖俊锋
-
1
定义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 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 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 遂,口舌喎斜;或不经昏仆,仅以 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 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
2
历史沿革
《内经》称之仆击、大厥、薄厥、 偏枯、偏风、痱、痱风、喎斜。
-
3
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首创“中风 ”之名, 确立“内虚邪中”论,依据病情 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 脏。
-
4
历史沿革
唐·宋时期 1. 刘 河 间 力 主 “ 心 火 暴 盛 , 水 不 制 火”。 2.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3.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4.王履从病因学将中风分为“真中 风”与“类中风”
-
23
鉴别诊断
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 久不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病证。临床 以双下肢痿软无力 多见,发病缓慢,病程 长。
-
24
辨证要点——结合辨病
-
25
项目
脑血栓
脑栓塞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年龄 常见病因
起病状态
起病速度 意识障碍 头痛呕吐 偏瘫 颈强直 头颅CT
60岁以上多见 动脉粥样硬化
-
5
历史沿革
明清以后 明·张景岳提出“非风论”,强调 “内伤积损”是中风的根源。 李中梓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证和脱证 叶天士创立肝阳化风之说 王清任以气虚血瘀立论,并制定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
-
6
历史沿革
中风理论源于《内经》,形成 于《金匮要略》,发展与金元 时期,成熟于明清。
-
7
西医学范畴
多于安静时
较缓:小时、天 多无 少有 明显 无 脑内低密度灶
青壮年多见 心脏病、 瓣膜病 不定
最急:秒分 常有 少有 明显 无 脑内低密度 灶
50-60岁多见 高血压及动脉粥 样化
活动、情绪激动 时 急:分、小时 常有进行性加重 常有 多有
常有 脑内高密度灶
不定 动脉瘤、血管畸形
活动、激动时
急:分 明显 剧烈 多无 明显 蛛网膜下腔高密度 影
不等,甚至呕吐、项强,或见呃逆频,或 四肢抽搐不已,为正虚而邪气深入,病势 为逆;若见呕血证、戴阳证,或见背腹骤 热而四肢厥逆者,为病向脱证发展,病势 为逆,病情危重,预后极差
中风与急性脑血管病相类似
-
8
病因-虚
气虚,血行不畅,脑脉瘀阻——中风 虚
阴血虚,阴虚阳亢,内风动越——中风
-
9
病因-风
血虚生风 肝阳化风 风
痰热生风
郁火生风
风火相煽,气血逆乱,上冲范脑
-
10
病因-火
气郁化火 火 阴虚火旺
心火爆盛
风火相煽,气血上逆,上扰 元神,神明失用——中风
-
11
病因——痰
言语蹇涩或不语 轻证仅讲话时吐词欠清或欠流利 重则不能言语,也有答非所问
-
19
面神经核 核上瘫
锥体束 损伤症状
舌下神经核 核上瘫
口 角 歪 向 患 侧
舌 尖 歪 向 健 侧
面神经核 核下瘫
-
20
鉴别诊断
痫病 :也有卒然昏仆之证候,但痫病为一 发作性疾病,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口 中异样怪叫是其特征,醒后如常人,无半 身不遂,口舌歪斜。
厥证:昏仆时间短,多伴有面色苍白,四 肢厥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 口遂,口舌歪斜,失语等后遗证。
-
21
鉴别诊断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急,甚至角弓 反张为特征,或见昏迷,但无口歪斜,半 身不遂,言语不利等证。
-
22
鉴别诊断
口僻:以口眼喎斜,口角流涎,言语不清 为主症,常伴外感表证或耳背疼痛,多由 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所致, 并无半身不遂,口舌喎斜之证。
-
15
诊断
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发病急骤,病前多有先兆 有或无诱发因素 五大主证: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
偏身麻木、神昏(神志恍惚、迷蒙、昏愦) 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
16
五大主证
神昏 轻:嗜睡、昏睡。 重:恍惚、躁扰不宁、谵妄、昏迷 半身不遂 轻:肢体力弱,但能抬举、行走欠稳 重:肢体不能动,肌肉弛缓。 此外:也有单瘫的。
脑脊液 DSA
多正常
可见阻塞的血 管
多正常
正常或血性
可见阻塞 可见破裂的血管
的血管 -
均匀血性
可见动静脉畸形或 动脉瘤
26
辨证要点——中风分期
急性期,一般为半月以内(中脏腑为一月)。 恢复期,半月至半年。 后期症,半年以上。
-
27
辨证要点—又分中腑及中脏 中腑者神志欠清 中脏者昏仆,不省人事,甚至肢体拘急。
-
17
五大主证
偏身麻木不 不少偏身麻木合伴半身不遂 麻木是一种主观感觉,轻的仅感麻木不
适,重的偏身失去知觉 如为单个肢体麻木要注意与痹证相鉴别 麻木发生在四肢末梢的,不是中风
-
18
五大主证
口舌歪斜 口舌歪斜往往与半身不遂同时存在 口舌歪斜与半身不遂同在一侧 口舌歪斜与半身不遂相交叉 仅有口歪斜的应于口僻鉴别
-
28
辨证要点——闭证与脱证
中脏腑有闭证、脱证之分 闭证共有症:三闭(牙关紧闭、两手握固、
大小便闭),一痉(肢体强痉)。 阳闭:上述三闭一痉加一热(即身热)同
时伴有面赤气粗、口臭、 躁扰不宁、舌苔 黄腻、脉弦滑而数。 阴闭:三闭一痉加一冷(即四肢不温)伴 有口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 盛,舌苔白腻,脉沉滑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