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心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冠心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赵玺睿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各种方法均有各自优缺点,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症状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次数,保证用药安全性。

本文就近年有关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关键词】冠心病;药物治疗;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4-0279-02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1】。

目前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死亡例数居各疾病之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2】。

本文将结合既往冠心病的诊断治疗策略和国内外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和相关指南,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对冠心病的治疗用药策略进行总结,进而降低我国冠心病的死亡率。

1 冠心病的现状
根据WHO冠心病分型可以分为五型: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国际上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是工业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已成为欧美国家最多见的病种。

在我国【3】,心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和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最新的文献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約为
100.86/10万,农村居民为98.68/10万,与2012年(分别为93.17/10万,68.62/10万)相比明显提高。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现了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血压,血清等,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研究发现更多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有关成分、代谢相关因子、炎症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和心理因素【4】。

2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5-7】
2.1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拮抗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