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但在
高职院校本科教育确处于初级阶段。而本科院校现有的办学
经验,无论在模式,架构、课程设置,实验条件等方面都不
适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随着我了经济转型对人才的要求也
发生很大的变化,职业教育的需求也驱动职业教育走向高层
次,建构高等教育人才的“立交桥”。职业教育“高本贯通”人
才培养计划,是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探索,也是十三五创
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为生
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占
较大比例;实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这种人才不仅应
用性强,技术与技能性强,而且职业针对性强。截至2017
年,全国有1388所高等职业院校,已占高等学校的一半。
毕业生就业大都在生产一线,随着国家的经济转型,对这方
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令专科层次的培养遭
遇天花板,好多有能力的高中生都去选择本科教育,有些宁
可复读也要去本科,这使得高职教育的生源和质量都受到影
响,很难满足培养出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技
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以上海地区为例,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
教育的决定》精神,上海市从2010年启动中高职教育贯通
培养模式试点工作;2015年12月,《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与发展规划》和《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发
布,为上海未来15年高教与职教发展指明方向,高职教育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有效层次提升的需求,解决高职毕业
生与应用型本科生的衔接,提供你很好的解决方案。从我校
来看,《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培养周
期较长、社会人才需求旺盛且稳定。以往的毕业生就业后普
遍感到虽然对专业工作非常喜欢,能很快上手,但是工作一
段时间后,发现还欠缺一个层次,如果能再继续深造,会对
岗位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他们有的工作后又选择继续专升
本,离开自己喜爱的工作,。基于这种情况这样我们经过几
年的精心准备,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业合作,向上海市教委申请了这个专业的试点。具体方式为: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学生3年
高职学习后,将前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进行2年的本科学习。试点专业纳入高职院校高考招生
专业目录,通过秋季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招生计划由上海市
教委统筹安排,该专业的学生,今后将获得直接进入本科院
校学习并取得相关证书的“快速通道”。第一次招生从2017
年秋季开始入学,班级共有40位学生,学生的质量很高,
有的学生高考分数已超过本科分数线很多,就是热爱信息安
全管理这个专业,看中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而来的。5年高
本贯通也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有所选择的。学生在进入本科
院校前还要经历两道“考试”。首先在大一结束后,由高职院
校组织考核,未达标的学生,予以转入高职院校平行专业或
相近专业学习,不再进行“高本贯通”培养。另外就是在大三
后,学生修满教学计划所设定的前3年课程、学习成绩合格、
能力水平达到相关要求,先授予高职院校毕业证书,并通过
专升本考试后,才能升入相应的本科院校进行后2年本科专
业学习。最后,在规定期限内修满高本贯通培养计划所有学
分、考试成绩合格,才能获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在“高
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强调了“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
要求,“高本贯通”培养的学生符合相关条件后,可在毕业前
获得由人社部门颁发的行业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个
技师级职业证书相当于中级技术等级,学生在就业时更有优
势。
试点专业范围的继续扩大。职业教育既是将毕业生打造
成工作者,还要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教育价值。我国的高职
院校每年毕业生有200多万,就业率一般都在90%以上,其
企业行业实践适应能力的也远远高于本科生。但是由于缺少
理论和学历方面的功底,影响了他们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
所以仅有几所院校的几个专业进行试点是远远不够的,要在
适合高本贯通的特点中寻找更多的专业参与进来,让更多的
学生成为受益者,让更广泛的企业受益,这是利国利民的大
事,值得推广。师资团队的发展。近年来,我们高职院校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持续的拓展,双师型教师的引进
培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数量仍然不足。既有理论
又懂实践的教师的确实在紧缺。有的老师最多是理论指导下
的实践,做到到教练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只有建立专兼结
合的师资队伍才能满足高本贯通教育的需求。所以,高本贯
通院校一定要做好专业师资队伍的准备,教学资源的优质组
合,形成贯通培养模式的特色团队。分别拥有学校和企业为
主体的框架结构,理论教学由学校教师担任主讲,实践环节
以企业教师主讲,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强强联合。定期派送专
职教师到企业短期实践;吸收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到学校进
行教学方法培训;师资团队对学生的定位与理解;引进企业
专家到学校讲座。与多家相关企业的联合。高本贯通人才培
养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要积极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这种基
于资源依赖性的合作交易是市场调解、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
形式,不仅是高本贯通资源驱动的重要因素,也是高职院校
与企业双方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即校企双方只有预期到合
作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收益,并能确保这种收益的获得,合作
才可能开展和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高职院校与
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建
立校企合作关系的根本动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本质上
是一种交易,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而采取的
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这种合作方式能够提高资产专用性、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在合
作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建立并维持与高校的合作来降低交易
费用。对高职院校来讲,企业在合作中提供的资金、设备、
信息、实践平台,解决学生就业,提供兼职教师、训练机会
等方面,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信息技术企业更多地关
注该专业人才资源供给和技术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在
提高该企业声誉、共享学校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利益。校企合
作是高本贯通工作的资源驱动之一,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
之路,关系其生存和发展,也是企业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占领市场先机、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双方应以更
加积极和主动的姿态来关注双方的利益需求,在共同利益的
基础上建立起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共同落实
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高本贯通的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本贯通的实质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进行的拓展自身发
展的途径,它有别于本科教育,需要在现有的构架下,更大
空间的突破与创新才能促成其发展。
作者:王艳芳 单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刘志选.现代职教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
考[J].教育论坛,2015.
[2]顾坤华.“层次”之痛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
国教育报,2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