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jl农村与社会发展园地
宁国市科技富民强县毫I页行
潘 勇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宣传中心)
宁国市拥有丰富的山核桃资源.但山核桃产量不稳 定、品种老化、农药残留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一直制约 着山核桃产业的发展。自2009年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 行动计划以来,宁国市大力推进山核桃品种选育与推广、 栽培管理新技术集成应用、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加 强市场营销与信息网络、技术培训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山核桃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林 农收入得到大幅提高。 一、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1.山核桃产业快速发展 宁国市山核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6万亩.产量由 2008年的9418吨增加到2010年的10257吨。山核桃加 工企业现有43家,增加11家,其中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 企业15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9家25个产品;加 工总产值从2008年的5.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7.3亿 元。为宁国市地方税收增加2500余万元,参与农民人均 新增收入1420元。宁国市南山食品产业园被农业部认定 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宁国山核桃”获得中国地 理标志认证。2011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 估课题组评估,“宁国山核桃”品牌价值为12.17亿元。 2.科技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建立了宁国山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质量检测中 心,组建了“省级山核桃产业创新联盟”。设立了2家国家 网络森林医院服务点,建成了高标准的林农科技培训基 地,在市林业部门及重点乡镇建立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 全市建立了110名山核桃科技示范户.宁国科技信息网 开通了山核桃栽培加工技术共享平台。目前,宁国市已经 初步构建“职能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果农”的多 层次联动的科技服务体系。 3.生态修复能力明显提升 建设生态经营示范基地5个.山核桃规范化种植 (GAP)基地1000亩,幼林生态经营示范基地2个,有机 山核桃生态经营示范基地4个,建有2个万亩生态经营 示范区,在生态脆弱区域设立市级生态
在山核桃产区禁用除草剂,推广割灌机
类化学除草剂使用量数万吨;.目前通:
菜、白三叶等各种生物措施实施生态镌
已达到1.3万亩。2010年示范园每亩
产15公斤以上。
4.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山核桃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
实施,共取得省级科技成果5项。获得j
项,获得专利授权98项,吸收农民参
次。人才培训方面 弓I进人才42人,建
基层合作组织方面.建立行业协会3个
织6个。科技推广方面,引进新品种3
万亩,推广新技术9项。信息服务平台
基地8个,信息平台3个。农产品交易
二、强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
1.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有效政策保
一
是成立高规格的领导组。宁国11
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
公室设在科技局。研究解决了工作推杰
难和问题。项目承担企业和有关乡(镇)
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二是制定政舞
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意见》、《“十二五”
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
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
极乡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实施方案》等有
产业发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手
产业成绩突出的乡镇、村、龙头企业和
奖励。三是全面部署。制订了项目实施
先后召开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
案专家论证会和年度工作会议.对科主
案进行了分解,细化为6、大项14个小:
位和责任人,与市直有关单位、4个重
标责任书,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2.加强与院所机构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先后与安徽农业大学、浙
江林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进行产学研合作,开
展宁国市山核桃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围绕苗木优
质化,组织开展了山核桃组培技术研究,注重引进新品种,
开展早产丰产技术应用,山核桃育苗成活率从75%提高到
9O%,挂果提前2-3年。围绕加工工艺自动化,成功研发了
手剥山核桃破壳机和烘干机,列入安徽省和浙江省201 1
年《国家农业机械产品推广目录》;手剥山核桃自动化加工
成套设备成果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围绕产
品系列化,研制出山核桃油低温压榨、精炼生产技术,并建
设年产50吨山核桃精油的生产线1条,获安徽省科学技
术厅成果鉴定。同时,山核桃果仁保鲜技术、山核桃油、山
核桃乳等精深加工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3.加快行业协会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作用
近几年来。该市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和建立高效
的科技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山核桃产业的良性发展。同
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牵头制定《山核桃矮化技
术规程》、《山核桃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山核桃优质
苗木繁育技术规程》、《山核桃栽培区生态重建技术规
程》,完成《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安徽省地方标准修
订工作。通过制定统一的宁国山核桃行业标准,控制山核
桃的质量,制定山核桃产业行规,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会
员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理顺企业和农户的产供销关系。
提升宁国山核桃的资源品牌。
4.加强农户培训.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水平
人才培训和人力资本积累已经成为县域依靠科技实
现“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技术培训和技术指
导,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培训对象为从事山核桃产业
各个环节的人员。包括种植、加工、贩运、信息和服务等方
面的技术工作者、经纪人、农民、个体商贩等。在培训内容
上。紧紧围绕山核桃产业和科技富民强县主题,实行“三
个一”培训模式。即“一张培训卡、一份技术资料、每个培
训点一张生产技术光盘”。培训采用集中培训、现场指导 等多种形式,技术人员经常深入村、组,到农户的田间山 头、生产车间、交易市场,先后培训农民达10万人次。 5.培育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的带动增值作用 目前,宁国市山核桃产业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省级以上名 牌产品和著名商标'1o余个。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千家万 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了有效对接。詹氏 公司是宁国市最大的山核桃龙头企业。不断加强与安徽 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合作,成立了省级山核桃综 农村与社会发展园地l 霍邱县科技特派员 工作坝状与思考 贾东娅 (霍邱县科学技术局) 2006年以来,按照六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 展科技特派员活动的意见》要求,霍邱县委、县政府坚持 把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推进基层科技服务创新。解 决当前农村科技力量不足和科技服务“缺位”的主要措 施,成立领导小组,设立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制定出台多 个文件,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深人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切 实把科技工作同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促进科技 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把机关、事业单位有技术特长的科 技人员下派到农村一线工作,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 需要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把广大农民渴求的实用技术 导入农村。达到了让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村经济特续快 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工作基本情况及成效 几年来,霍邱县共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73人,其中 高级职称51人。科技特派员中有l0人来自大学和科研 院所,6人来自政府部门,22人来自县直事业单位,31 人来自企业,4人为乡土人才。据统计,围绕实体创业这 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开发山核桃精油等深加 工产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同类产品的
价格差异化。与此同时,詹氏公司为进一步拓展山核桃销
售渠道,成立了安徽壳壳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壳壳果坚
果网店与淘宝网进行各项深度合作,借助淘宝网站的影
响力打造新时代坚果新品牌,拓展全国坚果市场。目前,
詹氏子品牌壳壳果在淘宝网已具备了较强的品牌影响
力。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山核桃原材料的
价格稳步提升,近年来,宁国市山核桃原材料价格每年均
保持12%左右增长,林农收入相应也得到了提高。
责任编辑:孙刚
…・J・一 日 ・・‘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