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市场调查
一、苦参碱
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 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其他来源为山豆根及山豆根地上部分,纯品外观为白色粉末。
(一)、苦参碱的用途
1、利尿作用
苦参作为药用植物,在我国据文字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功用具有清热、利尿、杀虫、祛湿等功效,同时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等多种作用。
2、抗病原体作用
煎剂在试管中,高浓度(1:100)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8%),水煎剂在体外对某些常见的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
苦参碱注射于家兔,发现中枢神经麻痹现象,同生痉挛,终由呼吸停止而死。注射于青蛙,初呈兴奋,继则麻痹,呼吸变为缓慢而不规则,最后发生痉挛,以致呼吸停止而死;其痉挛的发作,恐系起因于脊髓反射。
4、氧化苦参素碱的抗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效应
氧化苦参素碱在体外和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对HBV有强有力的抗病毒活性,在人体内同样具有抗HBV作用,已有不少的报道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二)、苦参碱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在农业中使用的苦参碱农药实际上是指从苦参中提取的全部物质,叫苦参提取物或者苦参总碱。近几年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且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主要防治各种松毛虫、茶毛虫、菜青虫等害虫。具有杀虫活性、杀菌活性、调节植物生长功能等多种功能。
(三)、苦参碱作为生物农药的特点
首先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具有特定性、天然性的特点,只对特定的生物产生作用,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其次苦参碱是对有害生物具有活性的植物内源化学物质,成分不是单一的,而是化学结果相近的多组和化学结构不相近的多组的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第三,苦参碱因为多种化学物质共同作用,使其不易导致有害物产生抗药性,能长期使用。
第四,对相应的害虫不会直接完全毒杀,而是控制害虫生物种群数量不会严重影响到该植物种群的生产和繁衍。这种机理和在化学农药防护副作用凸显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综合防治体系中有害生物控制的原则是十分近似的。
综上四点可以说明苦参碱与一般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有着明显区别,是十分绿色、环保的。
二、苦参碱的行业概况
(一)、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在生物农药菌种引进、资源筛选评价、新品种开发、工艺生产、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登记的生物农药活性成分品种达140多种,年产12~13万吨制剂,每年新研制成功和等级注册的生物农药品种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生物农药市场发展还不完善,还有很多方面亟待解决。 1、产业化规模不大
我国目前已经登记的生物农药品种近100种,但是能达到产业化,年产量达到一定标准的品种只有(Bt)制剂、井冈霉素、阿维菌素、赤霉素、苦参碱、印楝素等。其中产业化品种规模最大的是阿维菌素。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井冈霉素、阿维菌素、赤霉素生产国。从综合产业化规模和研究深度上分析,井冈霉素、阿维菌素、赤霉素、苏云金杆菌(简称Bt)4个品种已成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中的拳头产品和领军品种,而农用链霉素、农抗120、苦参碱、多抗霉素和中生菌素等产业化品种已成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中坚力量。我国已有春雷霉素、灭瘟素、多抗霉素、公主岭霉素等生物农药实用化的商品。以上这些品种现有的市场规模已占到生物农药的90%左右,我国生物农药在农药总量中的占有量约为12%左右。
2、生产生物农药的企业数量少
我国现有从事农药生产企业2260家,专门生产生物农药的企业约为260家左右,还在维持生产的仅有100家左右。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产品市场规模已占到生物农药市场的90%左右,市场产品单一,产业化规模和研究深度不够。主要原因在于生物农药本身的缺陷性,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生物农药产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市场推广有难度。
3、推广速度慢
包括苦参碱在内的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基本上是先有技术,后去找市场,产品宣传力度不大导致影响推广速度。
4、市场对生物农药的认识
由于使用生物农药较化学农药单位使用成本高、见效慢,而且农民生产出来的“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虽然国家在逐步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推广力度,但是农民因为不了解农药特性和“绿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小,而导致缺少购买使用生物农药的积极性。
(二)、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1、研发力度不够 研发生物农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其研发和生产都需要高投入和高技术。由于科研投入少,基础研究不够深入,科研单位无力或不愿进行高投入的产品作用机理、毒理学和环境行为学试验、研究。还因体制问题,研发单位只重视学术水平,追求科研文章,研究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不能完全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结果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实验室成果很多,具备商品化条件的品种不多,真正开发成产业化品种或当家品种的更少。
2、科研成果无法转换为生产力
我国大部分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没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机构,只能简单地从事农药制剂的加工、生产和销售。对于半成品,科研单位不愿放弃,生产企业又不愿介入,结果造成技术闲置,无法转化或转化率低。
3、 新型化学农药的冲击
生物农药往往容易被更具潜力的转基因作物或以生物农药的结构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化学农药所取代,因这些新农用化学品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不是人们想象的高毒高残留,符合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苦参碱的市场应用情况
1、价格
苦参中生物碱的含量因产地不同而不同,其含量约在1~3%,提取率按60~80%计,质量较好的苦参100kg可提取1~1.5kg。生产1吨苦参总碱需苦参原料70-100吨。苦参原料的收购价一般为2000元/吨,生产1吨苦参总碱原料成本为20万元,加上溶剂消耗、水电、人工费用以及税费计30万元,共计50万元/吨,约合500元/kg,按照含量的不同价格也不同,纯度为99%的苦参碱晶体的平均市场价为1200元/kg,折合120万元/吨。相比化学农药比如95%丙环挫14万元/吨的价格相差太大。
2、市场应用
苦参碱主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在药理学上,另一个就是在农业上。农业上主要作用体现在生物农药的使用。
目前国内的苦参碱农药产品主要以水剂为主,品种较为单一。生产的药品主要以苦参碱制剂原药为主,没有混合型农药。 (四)、苦参碱上游市场
2006年中国医学会肝病分会中把苦参碱从治疗肝病的治疗目录中去除,导致近几年苦参碱医用方面市场需求逐年萎缩。而生物农药的市场需求基本没有大的增长。
1、国内主要生产苦参碱的企业
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内蒙古科发生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北京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生产公司,已通过OFDC有机加工者认证:(P3103-915-177-2002)。
主营产品0.6%清源保(氧苦·内酯)水剂是北京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内几家科研单位联合研究开发的具有自主专利产权的纯植物源杀虫剂,采用传统的中药制备原理并结合了现代生物技术,将野生于内蒙古沙漠边缘的苦参、乌头、藜芦等七种中草药和多种植物表面活性物质,运用食用酒精和纯净水作为溶剂加工成对大多数农作物、蔬菜和茶叶等害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植物药剂。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市场反馈情况,“清源保”系列产品不仅可以有效防治蔬菜、茶园、果树上的蚜虫和鳞翅目害虫,对作物和环境安全,对天敌伤害力小,不易产生抗药性,而且用药后对作物具有一定的促长效果。
天津市恒源伟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恒源伟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系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批准成立的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主要致力于高效、低毒绿色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0.5%、1.3%、2.0%、2.6%苦参碱系列杀虫、杀菌剂。该杀虫、杀菌剂是以野生苦参为主要原料,以先进的萃取技术提取苦参碱,辅以高效助剂,制成苦参碱水剂,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无公害等特点。
(五)、苦参碱下游市场
目前国内部分苦参碱制药企业或企业车间不能满负荷生产,从侧面反映出下游市场的需求量不大或者逐年减小的态势,而国内主要的化学农药品种年产量逐年上升,如草甘膦等化学农药市场需求旺盛,供货紧缺。 三、关于生物农药发展的政策法规
国家通过“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省级通过各地市的发展规划报告等提出对生物农药要大力推广、科学发展,但都只是大方向的政策,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或者规划。
(一)、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和扩大内需紧密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农业生物药物产业重点发展靶标发现和药物分子设计、药物源头的微生物及产物的高通量挖掘、纳米农业生物药物等前沿关键技术,获得发明专利150项,自主知识产权重大产品80个,建立新工艺、新标准100项,50个新药物、新制剂获产品登记。建立农业药物和生物制剂创新的产业化平台和核心基地,打造10个左右龙头企业。
新近出台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开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应用的示范试点、普及以及研究和开发。
(二)、会议精神
2012年6月2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对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在回答严以新委员询问如何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逐步处理和减少上述的污染物,标本兼治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时,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为了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农业部在农药的使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陆续淘汰了666、甲胺磷等33种高毒、高风险的农药。 二是加强农药登记管理。在登记管理方面,从过去比较注重有效性向更加注重安全性转变。我们在登记实验时,凡是试验中表明对生态环境和水环境产生威胁的安全隐患的农药,一律不予登记,同时对已经登记的农药也跟踪动态地进行安全性评估。
三是从2011年开始,我们在八个省市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推广补贴试点,调动农民使用安全高效农药的积极性。
四是实行统防统治、综合防治,尤其是针对农业生产还是以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主,在防病治虫方面比较困难,所以为了提高效果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农业部制定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并加强行政推动,开展专业化的统防统治。到去年底,农业部完成统防统治的面积6.5亿亩次,全国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5%。实践证明,通过统防统治可以削减农药的使用
(三)、湖南省生物农药发展规划
1、现行政策
湖南省现行生物农药发展规划总体上分为4个政策要点:⑴破旧立新,注重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⑵快捷高效,简化生物农药登记程序;⑶产业规模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⑷宣传推广,财政补助生物农药应用项目。
2、农业部专项经费支持生物农药应用项目。
3、湖南省石化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湖南省石化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中专门提到要对生物农药行业进行扶持,政策包括:⑴调整产业组织机构;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⑶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⑷加大生物农药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