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


• 肯德尔的结论一直困惑着金融经济学家们, 并使他们陷入了窘境。因为,这一结论似 乎暗示着股票市场是由不确定的市场心理 学主宰的,没有任何地逻辑规律可寻。简 而言之,市场的运行毫无理性。
但这个问题不久得到了解决,人们发现股 价的随机变化正好表明了市场是正常运作 或者说是有效的,而非无理性的。
• 股票价格变化所表现的“随机漫步(random walking)”特性,恰恰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效率。 事实上,如果股价变动是可预测的,那将会成为 股市无效性的毁灭性证据,因为预测股价的能力 将表明所有已知信息并非已经完全在股价中反映 出来。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有效市场假说的实 质就是证券的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的可得信 息,市场价格代表着证券的真实价值,人们无法 通过某种既定的分析模式或操作来始终如一 (consistency)地获取超额收益。
• 为了结合实证研究的需要,学术界一般根据证券价格对这 三类不同信息的反映程度,将有效市场区分为三种类型:
1. 弱式(weak form)有效市场
弱式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从证券市场历 史交易数据中得到的信息(即第Ⅲ类信息),如过去的交 易价格、成交量等。弱式有效市场意味着趋势分析等技术 分析手段对于了解证券价格的未来变化是没有帮助的。由 于股票价格和成交量变化等历史数据是公开的,也是绝大 多数投资者可以免费得到的信息,因此广大投资者会充分 利用这些信息并使之迅速完全地反映到证券市场价格中去。 最终,这些信息由于广为人知而失去了价值。因为如果购 买信息需要付费的话,那么这些成本将立刻反映在证券价 格上。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
• 要点提示 1. 有效市场假说 2. 有效市场的分类 3. 证券市场异常现象 4. 行为金融的涵义 5. 套利限制和有限理性
有效市场假说
• 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学家尤金·法玛 (Engene Fama)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对经典金融投资学进行了 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总结。该假说认为,在一个充满 信息交流和信息竞争的社会里,一个特定的信息将能够在 证券市场上立即被投资者知晓,而证券市场的竞争将会驱 使证券价格充分且及时地反映该信息,从而使得投资者根 据该信息所进行的交易不存在任何超额收益,只能赚取风 险调整的平均市场收益率。而当证券市场的价格总是能够 “充分反映”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时,证券的市场价格就 代表着证券的真实价值,而这样的市场就被称为有效市场。
• 第一条假设表明有效市场是理性投资者相互竞争 的均衡结果。当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准确地 将资产价格定为其基本价值(未来现金流的贴现 值)。当投资者获得关于基本价值的任何信息,将 对已经获得的即使是少量信息积极交易。这样一 来,他们把信息迅速融入价格,同时消除了使他 们产生行动的获利机会。如果这种现象与市场无 摩擦、交易无成本的理想条件同时发生,价格必 然反映所有信息,投资者从基于信息的交易中将 不会获得超额收益。
•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推导逻辑性十分强, 也十分全面。当人们是理性时,市场根据 定义是有效的。当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时, 由于大量的交易是随机的,因此他们也不 会对市场形成系统的价格偏差。同时,套 利者的竞争保证了价格即使产生了系统性 的偏差,也会回归基本价值。此外,如果 非理性交易者在非基本价值的价格交易时, 他们的财富将逐渐减少,最终其将不能在 市资者 的理性假设不成立,有效市场假说就不成 立。在许多情况下,即使部分投资者不是 完全理性的,但市场仍然是有效的。这是 因为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是随机的。如果 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资者,而且他们的交 易行为是不相关的,他们的交易很可能相 互抵消。在这样的市场中,非理性投资者 相互交易,交易量即使很大,也不会影响 资产价格。
• 第三个假设是根据投资者之间交易的相关性提出的。第二个假设的前 提条件是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策略之间不具备相关性,但这与实际情 况不吻合,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 EMH理论认为,要使在投 资者的交易策略相关时该理论也成立,必须引出第三个假设:即套利 (arbitrage)会对非理性交易者起抵消作用。例如,假设某股票的价格 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相关购买行为而高于基本价值,理性的投资者一 旦发现这一事实,就会出售甚至卖空该股票而同时买入一个近似的替 代资产来规避风险。可替代资产的存在性和有效市场假设紧密联系, 这对套利十分重要,因为它允许投资者从不同的金融资产中获得相同 的现金流。如果存在替代资产,套利者执行交易,则肯定能获得一个 无风险的利润。这样,套利者的出售结果将使得资产价格回落至基本 价值。如果套利足够迅速和有效,套利者相互竞争以获取利润,资产 价格是不会远离基本价值的,而套利者也不能获得很大的无风险利润。 因此,只要资产之间具有相似的替代关系,即使部分投资者非理性或 者他们的交易具有相关性,套利也可以使资产价格保持在基本价值的 附近。
• 在有效市场假说中,与证券价格有关的“可知” 的信息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概念,其包括三类信息: 第Ⅰ类信息范围最广,既包括有关公司、行业、 国内及世界经济的所有公开可用的信息,也包括
个人、群体所能得到的所有私人的、内部信息; 第Ⅱ类信息是第Ⅰ类信息中已公布的公开可用的 信息;第Ⅲ类信息则是第Ⅱ类信息中从证券市场 历史交易数据中得到的信息。这三类信息是一种 包含关系,我们可用图来表示这种关系。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和分类
• 有效市场假说(EMH)所认为的“价格已经完全 反映所有可得信息,市场价格代表着证券的真实 价值”的论断,其理论基础是由三个逐渐弱化的 假设组成的:第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 投资者可以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第二,即使有 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随机产 生,其交易会相互抵消,而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 格;第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 是具有相关性,他们在市场中将遇到理性的套利 者,后者将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随机漫步与有效市场假说
• 股票价格的高低涨落是否有规律可循始终 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事件之一。莫里斯·肯 德尔(Maurice Kendall)在1953年对这一 命题进行了研究。他惊异地发现,股票价 格的变化似乎是随机的,即在任何一天它 们都有可能上升或下跌,而不论过去的业 绩或价格如何变化。那些过去的数据提供 不了任何方法来预测股票价格的升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