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网渔业技术
Monday, July 15, 2013
26
准备放网:放网前按先后顺序将网衣连接好; 连接妥当的浮子纲和沉子纲,分别依照先后顺 序盘放。 如在船尾放网,通常将浮、沉子纲分别盘置于 船尾左、右两舷。浮标绳、浮筒绳、带网纲的 长度预先根据放网水层要求调整好。
Monday, July 15, 2013
Monday, July 15, 2013
5
刺网捕鱼的注意事项
刺网作业的渔场环境具有特殊的要求: 水温、水深、底质分布、水色、透明度、光照、 刺网与背景色、底质与背景色的配合等; 水流对刺网的漂流、网形变化、鱼的趋流反应 等都有密切相关。
Monday, July 15, 2013
6
刺网捕鱼的注意事项
35
Monday, July 15, 2013
(三)流网事故处理
(3)卷网 其现象为网衣搭、缠在浮子纲上,或网衣卷成一条龙, 甚至缠成一团。 主要原因如下: (a)沉子纲轻,风浪大,下纲和网衣被浪冲到浮子 纲上面,缠卷在一起。 (b)上下叉纲不够长,上下间距太小,又被拉得紧。 (c)浮子纲和上缘纲,沉子纲和下缘纲用相同捻向 而且捻度又大的绳索制造,作业时退捻缠绕。 (d)在有层流的渔场作业。
27
放网: 先放出系结于网列首端的浮标和浮标 绳,然后横流或偏横流前进,分别投放浮、沉 子纲,依次放出网具。放完最后一片网时,带 网纲受力,船和网随风、流漂移。放网时每隔 数片网系结一浮标,渔场拥挤时应增加浮标数 量,以便于识别。
Monday, July 15, 2013
28
漂流巡网 投网完毕,船带网列随风、流漂移,或 船脱离网列进行巡视。漂流巡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 几点:
8
第二节 刺网分类
根据我国渔具分类标准(GB5147-85),刺 网渔具按结构和作业方式可划分为五个型、 四个式。
Monday, July 15, 2013
9
按网具结构特征分
单片型: 由单片网衣和上、下纲构成。
Monday, July 15, 2013
a
10
双重型: 由二片网目尺寸不同的重合网衣和上、 下纲构成。
第二章
刺网渔业技术
海洋学院专业课程
Monday, July 15, 2013 1
第一节
刺网作业原理和特点
刺网定义:刺网是由若干 块网片连接成的长带形网 具,以网目刺挂或网衣缠 络原理作业的网具。 。 刺网特点:结构简单,操 作方便,对渔船动力要求 不高,生产作业机动灵活, 选择性好。
Monday, July 15, 2013
Monday, July 15, 2013
34
解决措施如下:
(a)合理配备浮力。 (b)使用高度、网材料相同的网片组成网列。 (c)注意风向、风力、流向、流速,放网前要根据当时 渔场上的风流情况,并结合流向变化与风向变化再决定放 网航向。 (d)底流网于放网前要选择底质较好的渔场放网,避免 有沉船、岩石等障碍物的海区。 (e)网列漂流时如发现有折迭等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 拖带等措施,难以调整时要提前起网。
31
Monday, July 15, 2013
(三)流网事故处理
(1)缠网衣或绳索事故 其现象为网片或绳索缠在螺旋桨上,网具损坏影响生产,船只 不能正常航行,这是渔捞生产中最严重的事故。 主要原因如下: (a)航行时网片和浮标等未捆扎好,被浪打入海中。 (b)放网时,船网在一条线上,却网离船舷太近,被流压入 船底,缠在螺旋桨上。 (c)起网时,上网舷压入下风,往外掉头时将网带入船底, 缠在螺旋桨上。 (d)进行起放网操作时,船长未看清网列位置,未听清甲板 上船员叫开车与否便盲目动车;夜间,雾天发生网包船事故, 网未离开便动车;机舱值班人员开错开车停车信号或未及时开、 停车。
29
Monday, July 15, 2013
起网: 船带网列一起漂流时,起网过程从收 取带网纲开始,依次起上浮标、各片网的上、 下纲和网衣,直至网列末端的浮标;网列单独 漂流时,先捞取网列端部浮标,然后依次起上 网具。
Monday, July 15, 2013
30
(二)网具调整
调整的内容有浮力、沉力、浮标绳和带网纲长度。 调整浮、沉力不但可调节网具所在水层和网具阻 力,并且可改变网衣松弛程度。如需增加底层流 刺网的漂流速度,可减小沉力;如需使网衣松弛, 则可同时减少浮、沉力。 浮标绳的长度决定了网列所在水层。当起网发现 捕捞对象罹网位置偏高或偏低时,可伸缩浮标绳 的长度,使网列置于理想的深度。 带网纲的长度取决于作业水层、风力和流速。水 层深、风大、流急时,应增加其长度;反之则应 收短。
Monday, July 15, 2013 7
刺网的缺点
摘取渔获物麻烦,费时又费力,鱼体往往会受 到损伤。 大型中上层流刺网容易捕杀海洋哺乳类动物和 其他海洋生物资源。 刺网占用渔场面积较大,在多种渔具作业的渔 场容易与其他渔具纠缠,从而影响生产。 在航道上放网会影响船舶航行。
Monday, July 15, 2013
网列尽可能垂直于流向; 船舶随风和流漂移,网列随流漂移,二者速度不一致时应 设法调整; 因风和流的变化而影响网列正常形状时,应予以调整,或 及时起网; 带网纲的张力和形状能反映网列漂流的状况,如遇张力过 大或形状不正常时,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观察周围作业渔船的动态,观测鱼群映像的情况和变化趋 势; 监视他船通过网列上方的情况,进行表层流网作业更应注 意; 如遇雾天应加强对网列的巡视。
13
按作业方式分
定置刺网: 是指利用插杆、打桩、锚、石或 砂石袋等将刺网固定于水域中进行作业。根据 作业水层不同,又可分为浮刺网和底刺网。
Monday, July 15, 2013
14
按作业方式分
漂流刺网: 是随风、流漂移作业的刺网,简 称流刺网或流网。渔获率一般较高。漂流刺网 是刺网渔具中数量最多,使用最广的渔具。
Monday, July 15, 2013
17
第三节 刺网渔具的结构和装配
一、单片刺网的结构和装配 单片刺网由主网片、缘网衣、浮子纲、 沉子纲、缘纲和属具等组成 。
Monday, July 15, 2013
18
(一)网衣
主网衣: 是刺网渔具的主体部分,用来刺挂 和缠络捕捞对象。 刺网主网衣使用的网线材料,要求透明性好, 不易被捕捞对象察觉,光滑,吸水性小。同时 要求网线质地柔软,容易刺缠鱼、虾类。网线 和结节的破裂强度大,耐磨,有弹性。在保证 强度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细的网线。同时 主网衣的颜色应考虑同水背景之间的亮度反差 和色彩反差,以此来提高刺网的渔获性能。
b
Monday, July 15, 2013 11
三重型: 有二片网目网衣中间夹一片小网目网衣和上、 下纲构成。
Monday, July 15, 2013
c
12
无下纲型: 由单片网衣和上纲构成。
框格型: 由单片网衣与细绳结成的若干框格和 上、下纲构成。
Monday, July 15, 2013
Monday, July 15, 2013
23
(三)属具
浮筒和浮标:用于网列两端,也装配于长网列 中间,作为网列的标志,同时使刺网敷设于一 定水层。 浮筒和浮标的使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时只 用浮筒作为浮标,有时只用浮标,也有同时使 用浮筒和浮标。 浮筒和浮标通常用毛竹制成,具备足够的浮力, 现代刺网渔业中使用浮标灯或无线电信号浮标。 为便于识别,浮标上端一般饰布条、棕片等。
2
捕鱼原理:是将网具设置在水域中,依靠沉浮力 使网衣垂直张开,拦截鱼、虾的通道,使其刺入 网目或缠络于网衣上,从而达到捕捞目的。
Monday, July 15, 2013
3
刺网的三种刺入方式
卡挂 刺挂
缠络
Monday, July 15, 2013
4
刺网捕鱼的注意事项
刺网与捕捞对象的行为习性必须非常适应,才 能发挥作用。 例如,捕捞对象的视觉、色觉,鱼体形状和尺 寸,鱼类对于网壁和漂流网列的反应,触网后 鱼的反应。 只有在研究掌握捕捞对象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 进行设计和改进刺网,才能提高渔获率。
19
Monday, July 15, 2013
(一)网衣
缘网衣: 主网衣边缘附加的一条粗线大网目 网片。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减少主网衣与纲索之 间的摩擦,增加主网衣的强度。
Monday, July 15, 2013
20
(二)纲索
上纲: 装配于刺网网衣的上缘,承受横向拉 力,保持网具作业中的形状。一般由上缘纲和 浮子纲两根纲索组成。 下纲: 装配于刺网网衣的下缘,承受横向拉 力,保持网具作业中的形状。结构形式有双下 纲式、下缘纲和沉子纲式。 侧纲: 装配于刺网网衣侧缘,承受垂向张力, 同时使网衣形成一定的垂直缩结,以利于网目 张开成所需的形状。
Monday, July 15, 2013
33
(三)流网事故处理
(2)闭网事故 其现象为网列的一端有若干片网挤在一起或网列弯曲,没有伸 开,严重时多达几十片网折迭或拥挤在一起,影响生产,有时 甚至损坏网衣。 原因一般如下: (a)网列由浮沉力不同的网片或高度和浮沉力均不同的网片 组成,因受力不同,致使网列中的一些网片不同步漂流。 (b)网头的浮力过大,浮标受风大。 (c)放网时网列不直,上下纲拉得不紧。 (d)在强流无风天气里作业,由于航向不当,在换流时造成。 (e)风、流变化造成 :顺风放网,后来风向转变;放网时正 当流向转换之际;在逆转流海区下网时,风大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