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大对行政的监督的体现

人大对行政的监督的体现


1 4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人大对行政的监督的体现

篇一:浅谈行政监督之人大监督
行政监督之人大监督浅谈
前言:按照习惯,文章开头先写一下自己选择“人大监
督”作为本次行政监督学期末作业的原因。众所周知的的是,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制度则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成为了我们中国的根本政
治制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人大的权力、地位和
作用好像并没有宪法中所赋予的那么高。相应的人大监督的
功能也被大大地弱化了。追其原因,既有来自于政治、经济
及其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又有来自于人大自身运行机
制的直接原因。因此我对人大的功能和权威产生了一些疑问,
下面我就人大及其监督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来理一下相关的概念。简单来说,“政治”是国家
意志的体现,那么“行政”就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再从字面
意思上看“监督”,其有监察和督促两方面内容,即监察非

2 4
法违规行为,并督促其改正。那么再看什么是“人大监督”,
所谓人大监督制度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保障国家
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通过法定方式和程序,对有关国家机关实施监督的一种制度。
人大主要有两项职权:一是立法权;二是监督权。人大监督
制度是基于人大的监督权而产生,并成为我国国家监督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国家的让人大制度正式建立于1954年。1954年9
月通过的《五四宪法》明确规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
督问题。但从1957年下半年起,由于阶级斗争得扩大化一
直到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从而导致了人大监督工作留于
形式,直至完全丧失。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人大监督制度才
得以重新明确,对人大监督的理论研究也才随之起步。近二
十多年来,虽然人大的监督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不可
否认,人大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人大
的监督工作仍是整个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直接影响到
人大的权威地位能否体现,并进而影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和法治建设。
深究其原因,就发现我们国家存在着党政不分,以党代
政的现象。由于体制因素,我国的监督权过分集中于党及其
纪委,从而使人大的监督职能难以有所作为。人大的监督职
能常常受制于党和政府的意志及其相应的政策,人大往往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