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犯罪现场手印分析
骆会祥
[摘 要]: 犯罪现场手印是案犯作案时常留在犯罪现场的主要痕迹之一,它反映了案犯在现场作案时,以何种方式接触过哪些客体,形成什么类型手印,以及案犯手部的活动范围和生理特性等。对现场手印认真观察研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可为确定案件性质、缩小侦查范围、快速查阅档案以及进行手印鉴定提供有力的线索和依据。准确的现场手印分析可为确定案件性质、缩小侦查范围、快速查阅档案以及进行手印鉴定提供有力的线索和依据。本文从指纹应用角度就如何正确分析现场手印是否案犯所留,手印遗留为何部位,能否根据现场手印确定案犯的身高、体态、年龄及案犯活动过程和职业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痕迹物证;作案现场;手印;分析
Crime scene fingerprints analysis
Luo huixiang
[Abstract]: Crime scene fingerprints are crimes often left at the crime scene is the main one
of the traces, it reflects the criminal at the scene of crime,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contact which object,
forming what types of fingerprints, and criminal hand activities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site observation of hand-print seriously, make the correct analysis and judgment, and find the useful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case, narrowing the scope of investigation, rapid access to
archives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o provide strong clues and basis.Accurate scene fingerprint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case, narrowing the scope of investigation, rapid access to
archives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o provide strong clues and bas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fingerprint
application perspective on how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whether the criminal scene fingerprints left
fingerprints left, why part, can according to the scene fingerprint identifying criminal height, body, age
and criminal activities and the occup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race evidence; The scene of the crime; Fingerprint; Analysis
- 2 -
第一章、引言
犯罪现场手印是案犯作案时常遗留在犯罪现场的主要痕迹之一,它反映了案犯在现场作案时,以何种方式接触过哪些客体,形成什么类型的手印,以及案犯手部的活动范围和生理特征等。对现场手印认真观察研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可为确定案件性质、缩小侦查范围、快速查阅档案以及进行手印鉴定提供有力的线索和依据。
一、研究背景
现阶段,国外手印的分析已经进入现代化、自动化时期, 手印的分析、存储、查对,以及检验鉴定都进入了程序化、智能化阶段,电子计算机和激光等高科技的的成就,为手印快速、准确地进行个人识别和发现、提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从我国情况看,六十年代起,各省市已着手培训重点县的刑事技术人员,并建立重点县的技术点,随之手印工作在许多县公安机关开展起来。文化大革命中,刑事技术工作蒙受损失,使多年建立起来的质问档案工作陷入瘫痪,现场手印的发现、提取和鉴定工作亦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拨乱反正之后,刑事技术工作得到了新生,尤其近几年来,刑事技术工作的发展加快了步伐,速度是空前的。各省市刑事技术机构已经扩大了队伍,省地县已形成了不同等级的技术点建制,充实了近代设备,不仅有了庞大的坚持日常勘验、鉴定的技术队伍,而且从事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和科研的队伍亦已具规模。全国县级公安机关已有专人从事刑事技术工作,对现场手印能够进行发现、采取和固定,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检验工作。七十年代以后,刑事技术领域创刊了杂志,报导和出版了许多有关论著和资料,为我们的的指纹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的指纹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
目前,指纹的应用已相当广泛,除了传统的民间契约和证言材料仍沿用签署和质押的方式,其他学科和部门也研究和应用指纹。指纹应用发展到今天,已被许多学科和部门列为研究和利用的对象。归纳起来,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凭证,用于民间契约合同、证言材料和各种证件上,已证明某些客观事实或身份;二是作为一种罪证,用于公安司法部门揭露犯罪和证实犯罪;三是作为一种病症,用于诊断某些遗传性疾病。本文主要研究指纹作为一种罪证在司法活动中的运用。
- 3 -
二、研究方案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与案件有关的手印进行勘验、检查、鉴别、查证遗留手印的人,从而协助确定某些事实,为侦察破案、起诉和审判提供资料和证据,从而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服务。
研究的方法、思路:本文主要是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确定了基本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框架后,本人主要通过查阅各类相关报刊书籍,利用网络媒体来收集了大量的写作素材,结合一线侦查工作实际来开展的。本文从手印应用角度就如何正确分析现场手印是否案犯所留,手印遗留为何部位,能否根据现场手印确定案犯的身高、体态、年龄及案犯活动过程和职业爱好特点等,进行了系统阐述。
第二章、概述
一、犯罪现场手印的分析的概念
犯罪现场手印的分析是研究遗留在犯罪现场的手印,根据手的印痕对个人进行同一认定的一门应用技术。
二、犯罪现场手印的分析的研究对象
(一)手指、手掌的乳突花纹
(二)手指、手掌的屈肌褶纹和皱纹及其痕迹
(三)手指、手掌上由于生理、病理所引起的各种斑纹及其痕迹
三、犯罪现场手印的分析的研究内容
(一)手的掌面各种花纹的形态结构和特征,及其变化因素和表现
(二)形成各种印痕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变化因素和表现
(三)寻找发现手印的规则、方法和手段
(四)分析、识别犯罪现场手印,缩小侦查、取样范围的原理和方法
(五)收取手印样本的策略、原则和方法
(六)指纹、掌纹登记、管理、查对鉴定的技术和方法手段
四、犯罪现场手印的分析的任务
主要任务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方法,对与某种有关的手印进行勘验、分析、检验、鉴定,查证遗留犯罪手印的人,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 4 -
第三章、犯罪现场手印的分析
一、案犯手印分析
(一)分析留有手印的物体与作案行为的关系
仔细了解研究现场有关物体的一些情况,有助于分析手印与作案行为的关系。为了弄清楚这种关系,须对如下情况深入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作案时的来往通道和进出口周围的物体,破坏目的物及周围陈设物等,是否必须攀扶、拿摸、翻动、搬移,而留有手印的位置是否正好处于这些动作所能触及的部位。通过这些分析,从中找到手印与作案的内在联系[1]。
1、现场物品的现状与事主对该物品原来位置和状态的进行比较分析
现场物品在案发前的摆布,事主是可以进行回忆的;案发后这些物体的位置和状态是否和原来的一致,只要把确实的回忆和现有的状况相对照,即可推断该物品是否被移动过。勘验物件的外围痕迹,判断留有手印的物体是否被拿动过,通过临场实验判断现场留有手印的物体是否被接触过。了解事主和其他人在案发前后接触现场的情况,现场手印的来源之一,是事主或其他平常可能来往案发地点的人。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无意留下一些手印,容易与案犯遗留手印相混淆。因此,在分析现场手印与作案关系之前,一定要对事主、平常来往人员和勘察人员在案发前和案发后接触现场的情况了解清楚,详细地询问他们接触了现场哪些物品,接触次数、部位和方式等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把各种情况了解透彻,可以准确进行查档、鉴定,从而使技术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迅速破案[2]。
在调查了解时,要多做好思想工作。对于有些群众由于对公安工作不够了解,精神紧张的,应多做解释,打消其思想顾虑,实事求是谈出真是情况,以免案后触动过现场物品而不敢承认,贻误工作。对由于一时慌乱,家里出了事,精神受到刺激而记不清的人,要多劝说,让本人冷静下来,引导他好好回忆,谈出实况,便于开展工作。
2、了解现场留有手印物品的来源、使用和保管情况
调查了解留有手印的物体的物体来源、使用和保管情况,可以固定接触该物的人员范围,从而有助于查明手印的来源和价值。所谓“来源”,是指该物原为本家的还是临时借来的或新买进来的。所谓“使用”情况,是指平常和案发前都有谁使用接触过留有手印的物体,近期是否修理过,或某人刚借用过等情况。目的亦在于核对、排除这些于案件无关人员的手印,准确抓住作案人所留的手印。所谓“保管”情况,是指现场留有手印的物件存放在什么地方保管,保管人几个,都有谁,有什么保管制度、制度是否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等情况。了解这些情况,借以区分平时哪些人可能接触,哪些人不可能接触留有手印的物品,从而判断手印是否作案人所留。
(二)分析现场手印与作案行为动作的关系
- 5 - 作案过程是特殊心理支配下,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某种行为活动。作案分子进行这种活动中的一举一动,不可能完全与正常人们的活动一模一样,因而会留下与正常人不同情况的手印。经过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这些手印遗留的不同情况,总是可以抓住反映作案人的一些特殊动作所留下的手印,从而借以鉴别现场手印是否案犯所留。
1、分析判断手印与作案的关系
手印所处的位置和指尖的朝向,反映接触的动作,表明当时的举动。再和其他的痕迹综合分析,就能刻划出该人当时所处的位置和姿势。比较正常活动与作案人的位置、姿势和举动的差异,即可从中区别是否作案时所留的手印。对于手印所在位置和方向的分析,常常要考虑现场环境有无特殊情况,注意识别非一般条件下的特殊姿势所形成的手印。现场手印形成物质的性状和特点,往往与作案过程的接触活动有着内在地联系。例如加层手印中,除了汗垢手印外,其他成分如血液、粉末、墨水、污油垢等物质形成的手印,大多不是事主平时接触现场物体时所有,而是作案人在作案前或实施犯罪过程中接触一定物体时,临时粘附物质所形成。因而研究形成手印的这些物质成分对于判断是否案犯手印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手印所在位置和方向的分析,常常还要考虑现场环境有无特殊情况,注意识别非一般条件下的特殊姿势所形成的手印。在研究手印的物质成分时,通常只用肉眼观察判断即可,必要时亦可以借助现代分析仪器进行各种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除了研究手印物质成分外,还要注意调查物质的来源进行综合分析。其来源除体内分泌的汗液之外,不外有五种情况:一是作案人从他处带进现场的;二是由现场外围带到现场中心的;三是中心现场上先接触了甲物所粘附的物质留在中心乙物上的;四是作案过程中产生的;五是本身就是作案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物质。
2、研究现场遗留物上的手印与作案的关系
现场遗留物是指作案人在作案时所使用的或其身上本身就有的物品,在离开现场时没有带走而遗落在现场上,被勘察人员发现并提取的某些实物。这些遗留物可能就是作案工具、杀人凶器,亦可能是身上携带的纸片,吸烟过程中的烟头等等。由于这些物品与作案人进入现场的活动有直接联系,在其上面发现手印的价值较大[3]。
手印的新鲜程度对于判定手印是否正好在实施作案这个期间内所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一是纹线清晰、连贯程度;二是吸附能内的强弱;三是被灰尘覆盖的程度;四是位置在下层还是上层;五是血手印的颜色的变化。
3、不同案件现场手印的相互对比、甄别无关人员的手印
实际工作中常常碰到一些惯犯、流窜犯在一些地区或几地连续作案未被抓获。勘察现场时可发现,这些案件的作案目标、作案手段往往是比较一致的。为了查明几起案件是否同一人或同一伙人所为,并获得揭露犯罪的可靠证据,可将几起现场的手印进行相互比对,如发现有同一人所留的手印,即证明此手印是案犯所留,案件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