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缝隙政府理论

无缝隙政府理论


技术 用于控制,集中各种活动
用于下放各种活动
内部 条块划分的部门和职能,受 完整统一过程的团队,根据顾客需要
组织 到组织内部需要的驱使
提供服务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20
四、无缝隙政府的内容
大规模生产
无缝隙政府
时间敏感 度
低下,按自己的步骤运 很高,对终极顾客和结果的关注,
作时效率最高;对外部 使迅速的反馈成为首要因素,提
二、静悄悄的革命
我坚信我们今天已经处于一个新的综合时代的边缘。 在所有的知识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对大思路、对普遍 理论以及对将零碎的部分重新整合为整体的回归。
——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1980)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11
三、无缝隙政府的产生
1990年,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缺点:过多的管理层级往往会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因而信息的失真度 可能会比较大,这又会增加高层主管与基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增加 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各层主管感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相对渺小,悲观 失望。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9
二、静悄悄的革命
➢ 背景介绍
1840s前,工匠生产 1840s后,从工匠生产到大规模生产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14
三、无缝隙政府的产生
无界限组织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后产生的一种 新的组织。
无界限组织寻求消除传统组织指挥链带来的限制, 让控制幅度无限扩大,并用授权的团队来取代各种 职能部门。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15
三、无缝隙政府的产生
➢ 无界限组织的特点是:
当技术很简单而顾客愿意接受生产商为他们提供的任何东 西时,劳动分工、专业化、自由交换和工作细分才有意义。 当处于顾客对产品的速度、多样性、质量和便利的要求不断 提高而进入高科技经济时代时,陈旧的分工体制并不能满足 这一点。
——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10
➢ 背景介绍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13
三、无缝隙政府的产生
杰克·韦尔奇强调“无边界合作”,一直致力于打破公司内 部的各种障碍,加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跨部门的团队工作 ,改进公司内部的协作以及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关系。因为 ,全世界每天有数十亿美元被浪费在组织间缺乏沟通即互相竞 争上面,而这些组织本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客户创造价 值。我们认为,杰克·韦尔奇所谓的 “无边界合作”,则正是 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扁平化的最好便证。杰克·韦尔奇已经 将扁平化管理从企业组织内部延伸到企业组织的外部了,因此 ,企业的规模、资源、边界等就更为广大无比了。
缺点:过大的管理幅度增加了主管对下属的监督和协调控制难度,同时 ,下属也缺少了更多的提升机会。不能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挥和 监督,上下级协调性差;较多的信息使得难以分清主次信息。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8
二、静悄悄的革命
➢ 背景介绍 锥形式组织结构的评价
优点:每一管理层级上的主管都能对下属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控制;另外 ,层级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密,这有利于工作任务的衔接,同时也为下属 提供了更多的提升机会。
努力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以无缝隙的方式追求零顾客成本 强化政府内部顾客也是“上帝”的观念 加强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 3.以竞争导向以提升服务质量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28
谢谢观赏
无缝隙政府理论
上下级距离 信息纵向沟通速度
信息传递失真度 上下级协调 控制程度 被管理者 管理费用
扁平式结构 短 快 小 难
松散 积极主动

锥式结构 长 慢 大
容易 严密 消极被动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7
二、静悄悄的革命பைடு நூலகம்
➢ 背景介绍 扁平式组织结构的评价
优点: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信息的失真度也比较低,同时, 上级主管对下属的控制也不会太呆板,这有利于发挥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管理费用低;改变了层层上报,层层审批,提高了效率;做到了 统一指挥;为各方面人才提供了一个发挥作用和能力的空间
5. 无缝隙政府强调以通才取代专才。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19
四、无缝隙政府的内容
大规模生产
无缝隙政府
工作
狭隘,条块分割,很难控制 工作的过程和决策的制定
广泛,具有多种技能的团队;通才能 够较好地掌握工作程序和做出决策
测评
建立在投入与活动、员工与 预算规模的基础上
建立在结果、顾客满意的基础上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24
四、无缝隙政府的内容
➢ 2. 竞争导向
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政府间的竞争以及政府内部的竞争也日趋 激烈,因此,以无缝隙政府来再造政府部门机能,不仅仅是简单的 机构精简和人员重组问题,还需要改变官僚体制的独占性,并在更 多层面上对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变革。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以竞争为导向,引进公共服务的市场 竞争机制,转变“政府是不可替代的实体”这一根深蒂固的有害的 观念,改变对公共服务的垄断甚至独占的做法,允许和鼓励民间参 与和提供服务,使公共机构与民营机构之间、公共机构之间,民营 机构和民营机构之间彼此开展竞争,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优 胜劣汰。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25
四、无缝隙政府的内容
➢ 3. 结果导向
过去工作内容是以职能为导向而不是以过程和结果为导向,对自 己的角色和对整个机构可以发挥哪些更多作用以及对什么样的结果 负有责任所知甚少,更无法控制自己工作的结果,以至整体绩效不 彰。
无缝隙政府以结果为导向,通过顾客和过程,强调积极的目标、 具体的结果与产出,强调工作的实际结果,让每一个人都直接面对 顾客,同时开展工作、当政府机关围绕结果运作,通才取代专才, 工作人员就具有了获取相应成果的工具、权利和责任感,最终提高 政府竞争力。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3
二、静悄悄的革命
➢ 背景介绍 什么是官僚制?
官僚制也称科层制,是一种分级、分部门、分职责的组织管理制度。这 种模式在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保证社会有序 发展的重要工具。
官僚制的利是稳定、科学、高效,职责明确、是绝大部分组织采取的 组织方式,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形,弊是机械、僵化、制约成员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效率低下,机构臃肿,信息传达缓慢。解决方式一般利用现代信 息技术是走扁平化的道路,或者流程再造,缩小层级。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4
二、静悄悄的革命
➢ 背景介绍 什么是官僚制?
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密切相关。管理层级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直 接影响,它与组织规模成正比,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
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的互动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
扁平式组织结构形态
锥形式组织结构形态
2020/3/13
需求和机会反应迟钝
供快捷及时的服务
角色的明 很高;内部分工;组织、 低;由跨职能的团队进行组织;
确性和清 顾客与供应商之间区别 供应商和顾客共同承担以前由公
晰度
对待
司执行的任务
产品或服 务的性质
标准化,以组织生产最
简便化为导向,缺乏变 顾客导向性,致力于顾客的需求,
化性,高投入,几乎没
灵活多变,高投入
1. 通过建立跨级层小组、决策参与制和全方位业绩评价体系等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组织纵向结构上的界限。 2. 用跨职能小级代替职能部门,以及实现不同职能领域之间的 人员横向转移和轮换,来减少组织横向结构上的界限。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16
三、无缝隙政府的产生
➢ 无界限组织的特点是:
3. 突破地理距离带来的家庭所在地与工作地点之间的隔绝,实 行家中上班制度。 4. 通过战略联盟和组织,建立顾客之间的联系渠道等,尽力打 破组织与组织环境之间的界限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26
五、无缝隙政府服务趋向
➢ 1. 政府机构内部“柏林墙”的倒塌 ➢ 2.发展政府机构与顾客及供应商之间的同盟关系
建立伙伴关系 社区政策 科学技术 ➢ 3.强调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速度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27
五、政府再造的战略选择
➢ 1.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模式 ➢ 2.以顾客为导向,建立以 “民本位”的服务型政府
创造了“无界限组织”——让
通用电气成为一个没有界限的
公司。“拆毁所有阻碍内部信
息上下沟通的每一个部门,以
及我们和客户之间的高耸围墙
。“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12
三、无缝隙政府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后期,杰克·韦尔奇被称为“全球第一 CEO”。1981年,当他执掌GE时,公司机构臃肿、等级森严 、反应迟钝,正走下坡路。杰克·韦尔奇对企业内部的扁平化改 造,从管理层级上是将管理层次从24层精简到6层。在薪酬体 系改造上,将工资层级从29个级别调整到5个组线条的级别, 这也是扁平化的改革;当然,砍掉25%的企业,削减了10多万 份工作,将60个管理部门裁减合并成12个,则更是大手笔的 企业扁平化的改造。
2020/3/13
无缝隙政府理论
22
四、无缝隙政府的内容
➢ 1. 顾客导向 努力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如果公共产品和服务
的功能不能满足顾客需求,其价值下降为零,而成为多余 的功能。 以无缝隙的方式追求零顾客成本,尽力为顾客提供各种 方便,使购买和使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尽量简单、快 速,以减少顾客在这一过程中金钱、时间、体力等消耗, 提高顾客满意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