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作业五

一、《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一)补贴的定义

1、补贴的界定

补贴是一成员的政府或公共机构对产业或企业提供的财政资助,或对企业的收入与价格支持。

2、财政资助包括:

(1)政府提供资金、潜在的资金或债务的直接转移;

(2)政府应征税收的减免;

(3)政府提供除一般基础设施之外的货物或服务,或购买货物。

3、对企业的收入与价格的支持

主要是指符合GATT16条基础上的任何补贴(主要有有利于扩大出口的出口补贴和减少从某些成员国进口的进口竞争补贴),这种支持可能是由法律限定某一产品的最低价格,也可能是为了维持物价的物资储备制度。

4、专向性补贴

属于本协定约束的上述补贴是指符合专向性要求的补贴。专向性补贴是指:

(1)给予某些特定企业的补贴(企业专向性);

(2)给予某些特定产业的补贴(产业的专向性);

(3)给予某些特定地区的补贴(地区的专向性)。

(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1、《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SCM Agreement)简称《反补贴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是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同名协议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的,是对《关贸总协定》第6条、第16条规定的具体化,它由 11个部分32条和7个附件构成.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所允许的各成员方在进口接受补贴产品和进口产品倾销、进口激增等情况下采取的三种贸易补救措施。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包括十一部分32个条款,主要涉及到补贴的定义、禁止性补贴、可诉性补贴、不可诉性补贴、反补贴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2、禁止性补贴

2.1禁止性补贴的范围

除农业协定外,下列的补贴属于禁止性补贴:

(1)以扩大出口为目标而给予的补贴(出口鼓励)。

(2)以是否为国产货为标准而给予的补贴(国产进口竞争品的补贴)。

2.2禁止性补贴的补救措施

(1)磋商的提出。

(2)磋商。

(3)WTO争端解决机制裁决。

(4)争端机构裁决的执行。

3、可诉性补贴

3.1可诉性补贴措施

除农产品之外,任何补贴措施对其他成员造成以下不利影响,则属于可诉性补贴。

(1)损害另一成员的国内产业;

(2)使其他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项下的利益丧失或减损,特别是关税减让约束的利益;(3)严重侵害另一成员的利益。

3.2有可能造成严重侵害的补贴范围

(1)对一产品从价补贴总额超过5%;

(2)用于弥补某一产业承受的经营亏损的补贴;

(3)直接债务免除以及用于偿债的赠款。

3.3严重侵害的界定

如果存在如下情形,则可视为严重侵害:

(1)取代或阻碍补贴成员市场的进入。

(2)取代或阻碍第三国市场的进入。

(3)价格效果。

(4)市场份额变化。

3.4严重侵害的确定者

严重损害由WTO争端解决机构(DSB)设立的专家组确定。

3.5可诉性补贴的救济

(1)磋商

(2)磋商请求的说明

(3)DSB解决

(4)DSB报告的执行

4、不可诉补贴

4.1不可诉补贴的确认

不可诉补贴包括:

(1)不属于专向性的补贴

(2)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

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应符合的条件是:

第一,研发补贴

第二,贫困落后地区补贴

第三,环保补贴

4.2不可诉补贴的通知

不可诉补贴计划在实施之前必须通知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也要通知委员会,以便委员会审议。

4.3磋商和授权的补救

(三)反补贴措施

1、反补贴税的适用

反补贴税是指为了抵消对任何商品在制造、生产或出口阶段给予直接或间接补贴而征收的一种特别税。反补贴税的征收要按照本协定和《农业协定》的规定发起和进行调查。

2、反补贴调查发起的途径

(1)国内产业申请发起。

(2)主管机关自行发起。

3、申请书的内容

(1)补贴、损害和因果关系的证据。

(2)身份和国内产业现状说明。

(3)被控产品说明。

4、调查发起的条件

(1)通过审查确认补贴、损害与因果关系的证据充分准确;

(2)要能够代表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者。

5、调查的期限

调查要在1年内结束,最长不得超过18月。

6、调查的终止

(1)补贴或损害的证据不足。

(2)补贴金额微量。如果补贴不足从价金额的1%,则属于补贴金额微量;

(3)损害可忽略不计。

(4)出口成员政府作出取消或限制补贴的承诺。

(5)出口商作出修改价格的承诺,且调查机关确信补贴的损害性影响已经消除。(6)作出最终裁决。

7、证据的搜集

(1)有关利益相关方提交书面证据。

(2)有关利益相关方的口头信息。

(3)主管机关的调查证据。

(4)从国内消费者或工业用户获得有关信息。

(5)信息阻碍。

8、信息披露、机密信息与公告

(1)反补贴调查发起申请的披露。

(2)发起调查的公告与案情有关信息的披露。

(3)调查信息的披露。

(4)裁决依据信息的披露。

(5)机密信息。

(6)结论的公告。

9、磋商

(1)调查发起前的磋商。

(2)调查期间的磋商。

10、计算补贴的准则

(1)政府投资。

(2)政府贷款。

(3)政府担保。

(4)政府买卖货物与服务。

11、损害的确定

损害的确定要有肯定性的证据,并审查下列的因素:

(1)补贴进口产品的数量。

(2)补贴进口产品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影响。

(3)补贴进口产品对国内同类生产者的影响。

(4)补贴进口产品与国内损害的因果关系。

12、实质性损害威胁的确定

主管机关应考虑以下因素:

(1)所涉一项或几项补贴的性质和因此可能产生的贸易影响。

(2)补贴进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大幅增长率。

(3)出口商可充分自由使用或即将实质增加的能力。

(4)进口产品是否对国内价格产生大幅抑制或压低,是否会增加对更多进口产品的需求。(5)被调查查票的库存情况。

13、临时反补贴措施实施的条件、方式与期限

条件:(1)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公告已经发出60天,且给予有关利益方和成员提交信息和提出意见的充分机会;(2)已作出补贴、损害与因果关系的初步肯定裁决;(3)主管机关判断此类措施对防止在调查期间造成损害是必要的。

方式:反补贴税、保证金或保函。

期限:4个月。

14、最终反补贴税的征收

进口成员在作出肯定性最终裁决之后,如果出口成员不予撤销补贴,则进口成员即可征收反补贴税。反补贴税的征收额可以小于补贴金额,但不得高于补贴金额。在多个成员实施出口补贴的条件下,对已经作出价格承诺或放弃补贴的成员不得再征收反补贴税。

(四)我国可以采取的补贴策略

所有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但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制定的反补贴策略,来制定我国长远发展的补贴与反补贴策略。

1、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补贴规则的研究,完善我国的反补贴立法。

目前,增强我国国内企业面对其他国家起诉的能力迫在眉睫。我国应普及补贴与反补贴知识,大力培养一批懂外语、精通补贴规则的律师和其他法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国国内对补贴诉讼的敏感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技巧、有策略地面对其他国家的反补贴起诉。

2、尽可能的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

充分享受这些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实质意义。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施补贴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计划,调整我国的经济布局,维持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我国应逐步清理和废弃《补贴协议》禁止的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

对于可诉讼的补贴,我们也不是不可以使用,只要它未给其他成员国带来有害后果,它是为《补贴协议》所允许的。我国应特别注意此类补贴的数量界限,应力求将从价补贴率控制在5 %以内。《补贴协议》规定,不可诉补贴有两种:一种是普遍给予、非针对特定企业和特定产业的补贴;一种是用于研究和发展目的的补贴、对贫困地区的补贴、改善环境的补贴。我国在参与谈判达成新的补贴协议时,应积极主张:首先,前一种不可诉补贴应当仅限于发展中国家,后一种不可诉补贴应当继续被列为不可诉补贴,但对发达国家,这种补贴应当被列为可诉性补贴。另外,我国应积极利用《补贴协议》现有的不可诉补贴。

4、对于农业补贴规则。

首先我国应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农业谈判,建立能够约束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新规则和新机制,坚决要求发达国家削减农业补贴,形成公平竞争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其次,抓紧改革中的国内农业补贴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措施。最后,建立应对国外农业高额补贴的应急机制,对那些受到补贴的国外农产品,实行进口限制政策,将发达国家增加农业补贴对中国的冲击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巴西与加拿大关于民用飞机的纠纷

巴西政府从1991年6月1日开始实行“资助出口计划”(Program of Financing Expoa,简称PRO—EX)。该计划由设在巴西财政部内的出口信贷委员会管理,计划的日常运作由巴西银行负责。根据这一计划,巴西政府对巴西出口商的销售提供利率平衡补贴。贷款银行为交易收取的正常利率来自两个方面:买方和巴西政府。在总的利率支付中,政府支付3.8%,剩余的由买方支付。这样,该项目降低了买方的融资成本,因而也就降低了购买飞机的买方的总的费用。该计划的实际操作程序为:飞机制造商向“资助出口计划”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享受“资助出口计划”补贴。“资助出口计划”委员会在批准申请后,签发承诺函。如果飞机制造商在申请被批准之后9O天内与购买者达成交易,巴西政府保证通过“资助出口计划”给予补贴,一般在l5年内每半年支付一次,按平均连续分30次支付,第一次补贴的钱在飞机交货6个月内予以支付,但必须是在飞机已经实际出口,购买者已经支付飞机的价款后。具体补贴方式是政府向金融机构提供债券。

1996年6月19日,加拿大根据《SCM协定》第4条和《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简称DSU)第4条要求与巴西进行磋商,内容涉及巴西政府根据“资助出口计划”向其国内飞机出口商及购买者进行补贴。1996年7月22日至25日,双方进行了磋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1998年7月1O日,加拿大第三次请求成立专家组。7月23日,WTO争端解决机构(简称DSB)决定成立专家组。美国和欧共体保留作为第三方介入本案的权利。1999年2月25日,双方向专家组提出书面评论。3月12日专家组做出的最终报告认为该项目的利率平衡补贴是《SCM协定》第1条含义上的补贴,并以第3条第1款(a)项规定的出口为条件;该项目的利率平衡支付根据《SCM协定》附件1中的出口补贴清单(K)款是不允许的,同时巴西也没有遵循《SCM协定》第27条第4款的条件。专家组建议DSB要求巴西根据《SCM 协定》第4条第7款在9O天内取消补贴。1999年5月3日和18日,巴西和加拿大分别提出上诉。1999年8月2日,上诉机构做出报告。l999年8月20日,DSB通过了上诉机构报告和经过修改的专家组报告。

1999年l1月19日,巴西通知说它已经在90天内修改了争议中涉及的出口资助计划,履行了DSB的裁决和建议。11月23日,加拿大要求根据DSU第21条第5款成立专家组,确认巴西并未执行DSB的裁决和建议。1999年l2月9日,DSB根据DSU第2l条第5款决定由原专家组对这一问题作出结论。澳大利亚、欧共体和美国保留第三方权利。2000年5月2日,专家组(第21条第5款)确认,巴西宣称符合DSB的裁决和建议的措施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仍不符合《SCM协定》的要求。5月22日,巴西对复审专家组提出的某些法律或法律解释问题提出上诉。7月21日,上诉机构维持了专家组的裁决。8月4日,DSB通过了上诉机构的报告和经上诉机构修改的专家组报告。

2001年1月22日,加拿大根据DSU第21条第5款,再次请求DSB把问题提交原专家组确认巴西并未执行DSB的裁决和建议。2月16日,DSB把问题提交给了原专家组。澳大利亚、欧共体和朝鲜保留第三方权利。7月26日,专家组分发了其报告。专家组裁决:不能确立PROEX III与《SCM协定》第3条第1款(a)项不一致;根据《SCM协定》附件一关于出口补贴的例示清单的(K)款二项,PROEX III是合法的;但上述例示清单的(K)款一项不能证明PROEX III是合法的。8月23日,DSB通过了专家组对加拿大再次求助DSU第21条第5款作出的报告。巴西飞机案终于圆满解决。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的专向性标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的专向性标准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专向性标准是补贴与反补贴制度中的重要概念,是采取反补贴措施的前提条件。《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CMA)是第一部将专向性标准纳入到国际规范中的法律文件,这对于规范和引导国际补贴与反补贴实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深入研究SCMA中的专向性标准问题,既对我国补贴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我国充分发挥补贴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对我国反补贴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为我国未来可能采取的反补贴措施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 补贴与反补贴专向性标准是判断一项补贴是否由成员方政府向其管辖下的某个或某些企业或产业或特殊地区提供,这类优惠是否是其它企业或产业或地区不能获得的或高于其它企业或产业或地区所享受的待遇,并且,是否因此具有了特定性而给予了特定产业以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对经济产生了扭曲影响的准则。同时,按照这一标准的成立与否决定是否采取反补贴措施。专向性标准是SCMA 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判断补贴是否应受反补贴措施制裁的前提条件,在国际补贴与反补贴实践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SCMA中专向性标准的确立对国际补贴与反补贴实践意义重大。一方面,既承认了补贴在成员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通过这一标准将那些具有经济扭曲效应的补贴予以排除,避免成员国补贴措施的滥用。另一方面,通过这一标准,SCMA对成员国的反补贴行为做出合理规制,只允许针对具有专向性特征的补贴采取反补贴措施,避免作为贸易救济措施之一的反补贴行为沦为新的贸易保护工具,对促进公正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本文提出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SCMA中专向性标准还存在某些不足,在补贴与反补贴实践中还可能引起争议,这需要WTO在今后的实践中予以完善。对我国而言,应该比照SCMA 中专向性标准的相关规定,对我国补贴制度中的补贴予以调整,放弃或改变那些

15.《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将专向性补贴分为(,)类别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15.《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将专向性 补贴分为(,)类别 篇一:根据我国的《反补贴条例》进行调查、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东财《wto法律制度》在线作业总题库 东财《wto法律制度》在线作业总题库 备注:由于试题是随机的,所以考生必须下载此题库。再通过word的搜索功能,根据关键词,才能查询到试题的答案。 1、在乌拉圭回合货物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主要是美欧之间)之间谈判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是 a、农产品问题 b、纺织品与服装问题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一总则 第一条补贴的定义 1.在本协议中,以下情况应被认为存在补贴: a.(1)在某一成员方的领土内由某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在本协议中称作“政府”)提供财政资助,即: (Ⅰ)涉及资金直接转移的政府行为(如赠予、贷款、投股),资金或债务潜在的直接转移(如贷款担保); (Ⅱ)政府本应征收的收入的豁免或未予征收(如税额减免之类的财政鼓励);(根据GATT1994第十六条(参见该条)及本协协议附录一至三,免除出口产品的关税或作为内销时征收的国内税,或实行不超过实际征收数额的出口退税,不应认为是一种补贴。) (Ⅲ)政府不是提供一般基础设施或购买货物而是提供商品或服务; (Ⅳ)政府通过向基金机构支付,或向私人机构担保或指示后者行使上述(Ⅰ)至(Ⅲ)所列举的一种或多种通常应由政府执行的功能,这种行为与通常由政府从事的行为没有实质性差别。 (2)存在GATT1994第十六条所涉及的任何形式的收入支持或价格支持。 b.由此而授予的某种优惠。 2.上述第1款所作的补贴定义应遵守第二部分条款的规定,如果根据第二条款补贴是属于专向性的,还应遵守第三部分或第五部分的规定。 第二条专向性 1.判断上述第一条第1款所作的补贴定义是否属于由当局专向性地授予管辖范围内的某个企业、产业、企业集团或多个产业(在本协议中均称“特定企业”),应适用以下原则: (a)如果补贴授予当局或该当局据以行动的立法,将补贴的获得明确限于特定企业,则这种补贴即具有专向性。 (b)如果补贴授予当局或该当局据以行动的立法对获得补贴的资格和数额规定了客观的标准或条件,(这里所说的客观标准或条件是指中性的标准或条件,即不特殊优惠特定的企业,并且是纯经济性的和平等地实行的,比如按雇用员工人数或以企业规模大小为标准或条件。)如能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和条件,并且一旦符合便能自动获得补贴,该补贴即不具有专向性,有关的标准或条件必须在法律、规章或其他官方文件中明确写明,以便能够对其加

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Page 229 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Members hereby agree as follows: PART I: GENERAL PROVISIONS A rticle 1 Definition of a Subsidy 1.1For the purpose of this Agreement, a subsidy shall be deemed to exist if: (a)(1)there is a financial contribution by a government or any public body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a Member (referred to in this Agreement as "government"), i.e. where: (i) a government practice involves a direct transfer of funds (e.g. grants, loans, and equity infusion), potential direct transfers of funds or liabilities (e.g. loan guarantees); (ii)government revenue that is otherwise due is foregone or not collected (e.g. fiscal incentives such as tax credits)1; (iii) a government provides goods or services other than general infrastructure, or purchases goods; (iv) a government makes payments to a funding mechanism, or entrusts or directs a private body to carry out one or more of the type of functions illustrated in (i) to (iii) above which would normally be vested i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ractice, in no real sense, differs from practices normally followed by governments; or (a)(2)there is any form of income or price support in the sense of Article XVI of GATT 1994; and (b) a benefit is thereby conferred. 1.2 A subsidy as defined in paragraph 1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Part II or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Part III or V only if such a subsidy is specific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2. 1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XVI of GATT 1994 (Note to Article XVI) and the provisions of Annexes I through III of this Agreement, the exemption of an exported product from duties or taxes borne by the like product when destined for domestic consumption, or the remission of such duties or taxes in amounts not in excess of those which have accrued, shall not be deemed to be a subsidy.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992267 梅园 一、协议产生的背景 为了扩大出口,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对出口实行补贴,而进口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 产业的发展,以反补贴措施拒之。其结果,国际贸易中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影响了国际贸易的 健康发展,扭曲或损害了贸易各国的利益,故需要予以规范。二次战后,在筹建国际贸易组织 的《哈瓦那宪章》第四章第三部分以9个条款,专门就补贴作了规定。在1947年10月30 日签署的“关贸总协定”中,在第六条、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三条中对之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它 们未能有效地制约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滥用。为了竞争,国际贸易中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 实施范围不断扩大,措施的种类不断增加,成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措施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 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把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列为重点议题之一,并达成 了一项较为详细的协议,即“关于解释和运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第十六条和第二十 三条的协议”,亦称“补贴与反补贴守则”。但由于该守则在结构上不够严谨,文字上含混, 对日趋复杂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仍不能有效地予以制约,故仍需进一步修正与充实。 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经过艰苦的谈判,达成了较“守则”更为 明确、更易操作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从而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确立了更为完善的补 贴与反补贴措施的约束机制。 二、协议的构成及主要内容 (一)构成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由 11个部分 32个条款和 7个附录构成。 第一部分为“总则”,包括第一条和第二条,它们分别是“补贴的定义”和“专向性”。第 二部分为“禁止的补贴”,包括第三条和第四条,它们分别是“禁止”和“补救”。第三部分 为“可申诉的补贴”,由第五条、第六条和第七条组成,它们分别为“不利的影响”、“严重 侵害”和“补救”。第四部分为“不可申诉的补贴”,由第八条、第九条构成,它们分别是“不可申诉补贴的定义”和“磋商与授权补救”。第五部分为“反补贴措施”,包括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它们分别是“1994年关贸 总协定第六条的使用”、“调查的发起和后续”、“证据”、“磋商”、“按接受补贴者利 益计算补贴量”、“损害的确认”、“国内产业的定义”、“临时措施”、“承诺”、“反 补贴税的施加与征收”、“追溯”、“反补贴税和承诺的期限与审查”、“公告和裁定的解释”、“司法审查”。第六部分为“机构”,由第二十四条构成,即“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 会和附属机构”。第七部分为“通知与监督”,由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构成,分别是“通知”和“监督”。 第八部分为“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由第二十七条构成,即“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的特殊和 差别待遇”。第九部分为“过渡性安排”,由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构成,即“现有的计划”和“向市场经济转变”。第十一部分为“最后条款”,由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构成, 分别为“临时适用”与“其他最后条款”。 七个附录分别为“出口补贴说明表”、“生产过程投人物消费的准则”、“退税作为出口 补贴制度替代的认定准则”、“从价补贴总量的计算”、“收集有关严重侵害情况的程序”、“第十二条第6款的现场调查程序”、“第二十七条2(a)款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方”。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作业五 一、《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一)补贴的定义 1、补贴的界定 补贴是一成员的政府或公共机构对产业或企业提供的财政资助,或对企业的收入与价格支持。 2、财政资助包括: (1)政府提供资金、潜在的资金或债务的直接转移; (2)政府应征税收的减免; (3)政府提供除一般基础设施之外的货物或服务,或购买货物。 3、对企业的收入与价格的支持 主要是指符合GATT16条基础上的任何补贴(主要有有利于扩大出口的出口补贴和减少从某些成员国进口的进口竞争补贴),这种支持可能是由法律限定某一产品的最低价格,也可能是为了维持物价的物资储备制度。 4、专向性补贴 属于本协定约束的上述补贴是指符合专向性要求的补贴。专向性补贴是指: (1)给予某些特定企业的补贴(企业专向性); (2)给予某些特定产业的补贴(产业的专向性); (3)给予某些特定地区的补贴(地区的专向性)。 (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1、《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SCM Agreement)简称《反补贴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是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同名协议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的,是对《关贸总协定》第6条、第16条规定的具体化,它由 11个部分32条和7个附件构成.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所允许的各成员方在进口接受补贴产品和进口产品倾销、进口激增等情况下采取的三种贸易补救措施。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包括十一部分32个条款,主要涉及到补贴的定义、禁止性补贴、可诉性补贴、不可诉性补贴、反补贴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2、禁止性补贴 2.1禁止性补贴的范围 除农业协定外,下列的补贴属于禁止性补贴: (1)以扩大出口为目标而给予的补贴(出口鼓励)。 (2)以是否为国产货为标准而给予的补贴(国产进口竞争品的补贴)。 2.2禁止性补贴的补救措施 (1)磋商的提出。 (2)磋商。 (3)WTO争端解决机制裁决。 (4)争端机构裁决的执行。 3、可诉性补贴

WTO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补贴的定义 1、为本协议之目的,以下情况应视为存在补贴: (a)(1)在某一成员的领土内由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在本协议中统称“政府”提供的财政资助,即: (i)涉及资金直接转移的政府行为(如赠予、贷款、投股)、资金或债务潜在的转移(如贷款担保); (ii)政府本应征收收入的豁免或未予征收(如税额减免之类的财政鼓励); (iii)政府不是提供一般基础设施而是提供商品或服务,或收购产品; (iv)政府通过向基金机构支付或向私人机构担保或指示后者行使上述所列举的一种或多种通常应由政府执行的功能,这种行为与通常的政府从事的行为没有实质性差别,或 (2)存在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十六条规定所定义的任何形式的收支或价格支持,和 (b)由此而给予的某种利益。 2、上述第1款所定义的补贴应遵守第二部分条款的规定,如果该项补贴根据第二条规定是属于专向性的,则仅遵守第3部分或第5部分规定。 第二条专向性 1、判定上述第一条第1款所定义的补贴是否属于授予当局专向性地给予管辖范围内的某个企业、产业、企业集团或多个产业(在本协议中均称“特定企业”)的专向往,应适用以下原则: (a)如果补贴授予当局或该当局以执行的立法将补贴的获得明确限于特定企业,这种补贴即具有专向性。 (b)如果补贴授予当局据已执行的立法对获得补贴的资格和数额规定了客观的标准或条件,如能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和条件,并且一旦符合资格便能自动获得补贴,该补贴即不具有专向性。有关的标准或条件必须在法律、规章或其官方文件中明确写明,以便能够对其加以核实。 (c)如果虽按上述(a)项和(a)项规定的原则而表现为非专向性,但有理由使人相信其在实际上具有专向性,则应考虑其他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由数量有限的特定企业使用的补贴计划,主要由特定企业支配使用的补贴,向特定企业提供按比例说是过分大的补贴,补贴授予当局以任意的方式做出授予补贴的决定。在引用本项规定时应考虑到补贴授予当局管辖范围内经济活动多样化的程序,以及已在实施的补贴计划的时间跨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