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学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医学美学产生的必然性 (一)医学美学产生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 1.医学模式的转变扩大了医学本身的内涵,更新了人们的健康观念。 2.现代医学模式促进了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美学、美容医学等一批新兴交叉性学科、综合性学科的产生。 (二)医学发展的艺术化趋势 1.临床医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三)美学发展的应用化趋势 (四)美学与医学的渗透 1.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个传统学科已打破原来学科的界限、范围和束缚,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交叉、渗透和综合,高度综合交替进行,从而导致了交叉学科的繁荣。 2.科学与艺术并行不悖。科学的理性向艺术的感性渗透,极大地提高了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向科学领域渗透,会科学注入新的创造力和活力。 二、美与健康的关系 (一)美与健康 1.健康的含义:健康是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 2.健康是美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健康基础上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失去了健康的人体不可能美。 3.人体的美丑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美与心理健康 1.体验生命意识,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审美体验激发自我体验,从生命体验的肯定增强自我认识,到感情的自由和释放,最终推动自我功能的调节。 2.激励个性进取,塑造完善人格品质 3.丰富感情空间,协调人际关系 4.调整心理定势,消除心理疾病 (三)美容应坚持健康优先的原则 作为一个美容师应遵循的原则是: 1.要做到任何美容手术都无损健康,凡有损健康的手术都应拒绝。 2.所有美容手术,也应和其他医疗手术一样,认真实行知情同意原则。 3.对某些效果不明或,或没有远期效果观测依据的美容手术不应草率实行。 4.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更不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做有损健康的手术。 三、医学美学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朴素医学美学思想与医学技艺的萌发 (二)国外现代美容医学技术发展概述 (三)我国当代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的兴起与发展 (四)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是社会文明的产物
第二节 医学美学的对象、任务和作用 一、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 1.医学美学是一门以医学和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再塑人体美的新兴学科。 2.医学美学是应用美学的一般原理来研究医学人体美,医学审美、医学美感和在医学审美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切医学美学现象及其规律的人文科学。 3.把美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之中,探索其中美的规律,运用没得因素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影响来解决医疗卫生和医学科学发展中的某些问题。 二、医学美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医学美学的任务 1、为维护和增进当代人类的健美素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2、为健美医学提供理论支持。 3、为医学审美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二)医学美学的作用 1、医学美学理论对我国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2、医学美学理论对美容医学中得各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医学美学理论为美容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学习医学美学的意义 (一)学习医学美学是落实党和政府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需要。 (二)学习医学美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完美人格的有效途径。 1、树立创新理念 2、培养审美创造力。 3、创新精神是个人全部知识。 4、开发医学生和医务人员智力。 (三)可以满足医学生、医学工作者医学审美的迫切需要 1、医学审美是一种对人体美的直觉 2、不断提高医学审美技能的水准 3、在临床审美实践中贯彻整体性的原则 4、审美具有极强的社会特性 (四)学习医学美学对满足人们,特别是美容求美者的审美需求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五)学习医学美学对医学美的创造有着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六)医学美学是美容医学专科医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 美与医学美 第一节 什么是美 一、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重要观点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本质 1、美是理式:柏拉图认为现实中一切事物的美都源于美的理式,及美本身。它是使一切事物成为美的那个品质。 2、美只能是主观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是不涉及利害和概念的纯形式。 3、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的精神,而可感的外在世界不过是理念的产物,是理念的客观体现。 (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 1、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产生于事物的大小和秩序,体现了他美是和谐的美学观。 2、美来源于比例和谐:达芬奇认为美并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 3、美是关系:狄德罗认为一切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 (三)从社会生活来源来探索美的根源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包含了三个命题:第一,美是生活;第二,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理解应当如此生活的就是美的;第三,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二、中国美学史上对美本质的探索 (一)将美本质与善相结合 1、美与善同一说:美即到得规范性的善。 2、美善统一却不同义说:认为美和善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有不同的地方。 (二)联系艺术美探索美的本质 1、美在于意境:意境是艺术家们主观感情和生活图画的惯通交融,是境与意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2、美是质与文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从现实中寻找美的本质 三、美根源于人的自由创造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这是对美产生的总结。美是在劳动中、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结果。 第二节 什么是医学美 一、医学美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一)人的本质与医学美的本质 1、人的本质:人具有人的感性特征的自然性及其独有的社会性和意识性。 2、医学美的本质:医学美是指医学领域诸多美的总和。 (二)医学美的基本特征 1、医学美的形象性:医学美与所有美的事物一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具体的,可感知的具有能引人注目,即可观赏价值的形象。 2、医学美的感染性:医学美具有感染性,是因为医学美是具体可感的形象,它是人的情感的展现,而不是人的理智反应。 3、医学美的功利性:包含两个意思:意识就美感对人生意义来说;二是就美的原因。 4、医学美的社会性:医学美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5、医学美的客观性:医学美是基于人们对客观美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创造,是受历史的社会实践经验影响的,同时又发挥了医学美的自身创意从而产生美的形象。 二、美的基本形态 1、社会美:之社会生活中的美。不仅源于生活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社会美首先表现在作为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社会美主要以内容取胜。美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没事这种产物最为直接的存在形式。 2、自然美:是存在于自然领域中的美,可以分为天然自然美和人工自然美。 3、形式美: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组合。形式美法则体现了人类审美经验的历史发展。 4、生活美:指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美,包括劳动美、行为美、环境美等。 5、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三、医学美的基本形态 (一)医学现实美 1、医学社会美 (1)医学人体美:即人体健康之美,这是医学美的核心,属现实形态美,具有自然美和社会美两重属性的特征。 (2)医学实践美:医学美的存在是社会实践,特别是医学实践的产物。 2、医学自然美:包括天然医学美和人工医学自然美。 3、医学科学美:科学是审美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理性认知活动及其成果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形式,是一种纯粹的抽象或净化的理性形式。 4、医学生活美:表现在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符合卫生管理标准以及住院人员,疗养人员的生活美的要求。 (二)医学艺术美 医学艺术美不仅体现为医疗建筑物的外部造型和内部结构装饰美、医疗服务美等,还体现在艺术治疗上,即结合艺术的欣赏达到治疗目的。 第二章 美与医学美 第三节 医学美的特征 一、医学美的客观存在性与主观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客观存在性与主观性 医学美的客观性表现在其对象的客观存在性,医学美也是现实美的反应,但它是经过医务人员审美心理这一中介,而后又经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转化为美的客观存在的,是医务人员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审美理想的物化形式。 (二)医学美中主客观的关系 医学美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统一,体现医学美的对象既有客观现实的影子,同时又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认识,情感和理想追求,从而使医学对象的形象具有不同的特征。 二、自然性与社会性及其在医学美中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性与社会性 (二)医学美中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医学美必须坚持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三、多样性与统一性及其在医学没种的结合 (一)多样性与统一性:这是人类两个最基本的矛盾方向。 (二)医学美中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四、相对性与绝对性及医学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一)相对性与绝对性 (二)医学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五、形象性与具体性及医学美中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形象性与具体性:通常所说的可感可知和可触 (二)医学美中形象性与具体性的关系 1、在医学美的对象中具体性和形象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医学美中的具体性决定形象性,形象性的价值存在于表现具体的内容。 (1)内容是探索形式的依据 (2)内容的变化决定形式的选择 (3)形象的价值在于表现具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