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蚕人工饲料原料质量控制与加工技术

家蚕人工饲料原料质量控制与加工技术

家蚕人工饲料原料质量控制与加工技术张亚平 娄齐年 李化秀 赵德安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烟台 264002 家蚕是寡食性昆虫,食性专一,家蚕人工饲料的组成不仅要满足其营养需求,而且必须适合蚕的食性,并具有适当的物理性状及良好的防腐性。

家蚕的营养需求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物、水分、维生素等,根据家蚕营养需求和生理特点,人工饲料分为稚蚕用饲料、壮蚕用饲料和原蚕用饲料等,人工饲料有粉体饲料、湿体饲料、颗粒饲料等,目前以粉体饲料使用最广泛,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已有成品家蚕稚、壮蚕低成本粉体人工饲料供应市场。

1 人工饲料原料的制备1.1 桑叶粉末的制备桑叶粉质量的好坏,是关系人工饲料质量的关键之一,桑叶粉末在人工饲料中除了给蚕提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等营养成分外,更重要的是桑叶粉中还含有摄食促进物质,对人工饲料营养成分的平衡、物理性状的改善、未知营养的补充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工饲料用桑叶粉的质量要求较高,我们一般采用春叶,在5龄上蔟后全条收获(如春叶不足,可利用晚秋剪梢叶)。

对叶质的要求是无农药和工业污染、肥培管理好的桑园。

桑叶的干燥方法,根据我省气候特点及我们的实际经验采用日晒干燥法成本低廉,桑叶质量稳定。

晒桑叶的场地必须是水泥地,晾晒桑叶前,地面应用水冲洗干净,选连晴天气晾晒。

桑叶如果沾有较多泥土,应用水洗后再晾晒。

晾晒过程要注意勤翻动桑叶,不要堆积过厚,发现有黄叶、发黑的桑叶、树叶及杂物,要随时拣出来。

晒干的桑叶,要及时从枝条上打落下来,剩余的叶柄等另行晾晒。

干燥的桑叶必须尽快粉碎,在粉碎前要再次选拣,拣去除桑叶及叶柄外的一切杂物(所含少量桑椹如已同时晒干,不必拣出,可混同在桑叶里粉碎)。

干燥桑叶的保管可采用经2m m孔径筛网的粉碎机粗粉碎后装塑料袋内封严。

粗粉碎的好处是能大大减少桑叶贮放空间,又不致因粉碎过细而容易氧化变质。

为保证叶质不变,应该存贮在5℃左右、干燥、黑暗的仓库内。

为防止桑叶粉发霉,贮藏前必须测定水份含量要<10%,如含水过高,应复晒一次。

桑叶入库前先抽样做养蚕试验,无异常后才能入库,还必须注明桑叶来源、桑叶品种等。

桑叶粉在配制人工饲料前进行第二次粉碎,细度为40~80目为宜,其中小蚕用饲料宜偏细,壮蚕用饲料可偏粗。

粉碎后的桑叶粉呈新鲜绿色,有桑叶清香味。

在人工饲料配制时,一般掌握稚蚕饲料要用质量最好的桑叶粉,壮蚕可搭配使用部分质量稍次的。

1.2 脱脂大豆粉大豆经压片、溶剂浸提制油后之残渣,称为大豆粕,人工饲料所用脱脂大豆粉是利用上述大豆粕粉碎而成,脱脂大豆粉氨基酸组成与桑叶比较接近,营养丰富,价格又十分低廉,国内外均在人工收稿日期:2001-20-08 项目来源:农业部“948”项目(981052),国家茧丝办项目,山东省科技厅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张亚平,男,52岁,大学,研究员,主任,从事家蚕营养生理和人工饲料研究。

饲料中将脱脂大豆粕粉作为主要蛋白源。

大豆粕的质量因原料及各制油厂家加工工艺和设备的不同,所生产的大豆粕质量会有一定差异。

大豆粕的颜色淡黄色至淡褐色,颜色过深或过浅表明在制油加工中加温过度或不足,整批物料应颜色一致,不可含过多杂质。

大豆粕中蛋白质品质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加热程度是否适当,加热不足不能破坏其生长抑制因子,加热过度,则导致赖氨酸、胱氨酸、蛋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变性而降低使用价值。

豆粕中含有家蚕摄食阻碍物质,可用90%乙醇或甲醇浸渍24h作洗脱处理,但采用这种方法成本很高,在批量生产中不宜采用。

设备条件先进的大豆油生产厂家,出油率高,可以减轻因脱脂大豆粕中摄食阻碍物质对家蚕的影响,所购大豆粕无需任何处理即可使用。

从市场购进的大豆粕,使用前必须进行养蚕试验,从中筛选最佳豆粕,供长期定点使用。

大豆粕的保存较为简单,一般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即可,在使用前1~2周粉碎至60目以上,存放在塑料袋内待用。

高温多雨季节,大豆粕易受潮发霉,在此季节不宜过多存放,已受潮的大豆粕可择晴天晾晒,如已发霉则不宜再作人工饲料原料。

1.3 桑绿枝粉的制备桑绿枝粉(新梢粉)是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近3~4年经大量试验,在稚、壮蚕人工饲料中成功添加。

桑绿枝粉不仅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粗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含量还有待进一步测定)、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可显著提高蚕儿疏毛率和饲育成绩,为降低饲料成本,充分利用蚕业资源,开创了一条新路。

桑绿枝粉来源主要是春季5龄蚕期,将除沙后丢弃的绿枝除去蚕沙,用水洗净后晒干,在绿枝上的叶柄、残留叶片等一般弃之不用。

另一种是晒制人工饲料用桑叶时所带的绿枝,其叶柄也是人工饲料的很好原料,应全部收集。

利用蚕沙中绿枝必须选择无蚕病发生的,否则易造成污染。

绿枝粉的晒干过程较长,一般需1周时间,充分干燥好的绿枝为便于存放,先用2m m孔径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粗粉碎,绿枝中已木质化部分,不能粉碎,成为较粗的木渣,予以丢弃,粗粉碎的绿枝粉获得率为60%~70%左右。

粗粉碎后,用塑料袋封装好,可贮放在阴凉、干燥、黑暗的库房中,有条件的可与桑叶粉同一条件贮放。

桑绿枝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第二次粉碎,在此粉碎中,绝大部分残留的已木质化绿枝,仍不能通过粉碎机筛网,第二次粉碎的获得率在50%左右(细度在40~60目左右),残余木渣丢弃。

据有关报道,日本曾试用冬桑条及春季发芽前桑条,经加工粉碎后,试替代纤维素粉末在人工饲料中添加。

但据我们试验,可能限于加工条件,利用现有设备,将桑条粉碎至目前的细度是极为困难的,粉碎较粗的桑条粉,在人工饲料中添加后再养蚕效果欠佳,其所含的营养成份也远不如桑绿枝粉。

1.4 豆腐渣豆腐渣是大豆加工豆制品等后的残渣,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一般作为畜用饲料,在稚、壮蚕人工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豆腐渣,饲料保湿时间长,稚、壮蚕对其摄食良好,是日本SS—2515低成本人工饲料配方中主原料之一,可用于生产具有特异品质的高档生丝。

据我们实验,豆腐渣在饲料中添加后,饲料松散易碎,无法采用条育,只能将饲料弄成小块或采用平板状饲育法。

新鲜豆腐渣水分含量高达80%左右,配制人工饲料时,一般采用经烘干粉碎后的豆腐渣粉末,由于批量烘干豆腐渣需一定烘干设备,耗电和投入较多,使本来很廉价的原料增加了许多生产成本,失去了利用价值。

我们试验采用新鲜豆腐渣,按干量的比例在制作人工饲料时直接加入,经充分混合、装袋蒸煮灭菌后喂蚕,获良好的成绩。

稚蚕添加新鲜豆腐渣的适宜比例(折合为干量)为15%左右,壮蚕为10%~20%。

缺点是由于新鲜豆腐渣粗,添加量如超过20%,饲料变的特别松散,蚕儿有拒食现象。

1.5 玉米粉玉米价格便宜,是畜禽饲料中适用性广的能量饲料,其主要特性可归纳为:脂肪含量较高、淀粉消化率高、热能高。

但普通玉米品种蛋白质含量较低,其氨基酸组成很不平衡,作为家蚕人工饲料原料来说,玉米并非优良蛋白源,应与脱脂大豆粉等搭配使用,使营养成分得到互补。

玉米粉中所含的淀粉较多,在饲料中能起到一定的成型作用。

玉米粉中不含有家蚕摄食阻碍物质,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玉米粉,可减少脱脂大豆粉的用量,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蚕成绩有一定的效果。

据我们试验,玉米粉的添加比例稚蚕为10%,壮蚕为20%左右为宜。

1.6 其他蛋白原料据有关资料报道,脱毒棉籽蛋白、石油酵母、小球藻、菜籽饼粕、屠宰血粉、米粉等也可在人工饲料中适量添加,对上述原料我们尚未做过试验。

我们采用天津产饲料级脱毒蓖麻籽粕粉(粗蛋白含量>40%),试验作为人工饲料部分蛋白源,在稚、壮蚕人工饲料中少量添加后,蚕儿有拒食现象,饲育成绩并不理想。

因此,除广食性蚕品种用人工饲料外,我们认为:目前上述原料非人工饲料主流原料。

使用前应充分考虑上述原料的来源、价格及对蚕的适口性、饲育成绩等方面的综合因素。

1.7 纤维素纤维素粉末是人工饲料中一个重要成分,除桑叶和豆粕中含有一定量粗纤维外,日本在大部分稚蚕人工饲料配方中,添加了10%~15%纤维素粉末,在稚蚕饲料中添加纤维素粉末,能促进家蚕摄食和消化吸收,显著提高饲育成绩。

家蚕的消化系统中缺少纤维素酶,对饲料中纤维素不能分解和消化吸收。

纤维素的主要作用是,使人工饲料有一定物理性状,有利家蚕摄食并促进消化管中内容物的移动及消化液对食物的浸透。

国内市售精制纤维素粉末为进口试剂级产品,价格昂贵,大规模生产中无法添加。

据报道有小区试验采用过纸浆,代替纤维素粉末,但大批量生产人工饲料时,纸浆质量和来源如何保证,还有待探讨,桑绿枝粉粗纤维含量在29%左右,替代效果较理想。

1.8 成型剂为使饲料中含有的水分和保持一定的物理性状,便于饲喂和家蚕摄食,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成型剂,人工饲料中最常用的成型剂有琼脂粉、卡拉胶及淀粉等。

琼脂成型性好,饲料含水率可达75%左右,与桑叶接近,适合大批量人工饲料工厂化共育时采用机械切条饲蚕,给饵劳动工效很高,养蚕成绩好,但价格昂贵。

添加琼脂后,饲料成本将上升一倍多。

卡拉胶价格比琼脂略便宜,饲料成型性好,但卡拉胶的饲料存在冷凝太快、易碎的缺点。

生产低成本人工饲料,不采用琼脂和卡拉胶,主要采用玉米淀粉和薯类淀粉作成型剂,特别是玉米淀粉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价格便宜,但成型效果较差、饲料粘度大、饲料加水的宽容度小、饲料含水率只能在63%左右,如在饲料制作中加水量稍多,对蚁蚕危害最大,必须严格掌握适宜的加水比例。

用淀粉做成型剂的饲料,在给饵时无法采用机械方式切条,均采用手工摆放,是人工饲料养蚕中耗费劳力最多的工作,必须研制适合上述人工饲料的给饵机械,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养蚕的规模。

另外,淀粉是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较复杂多糖,和桑叶、脱脂大豆粉等所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蚕能源的主要来源。

1.9 人工饲料其他原料1.9.1 防腐剂:引起人工饲料腐败的主要细菌、酵母和霉菌等,家蚕人工饲料虽然经过高温灭菌,在饲育过程中还会受到污染,因此,在人工饲料中必须添加一定剂量的防腐剂,抑制霉菌等的生长。

防腐剂主要采用市售食品级山梨酸或山梨酸钾、丙酸钙、苯甲酸钠等,由于山梨酸、丙酸等防腐剂PH值在4.5~5左右时防腐效果最好,困此,饲料中必须添加柠檬酸来调节PH值。

为提高防腐效果,采用两种防腐剂同时添加,可起到增效作用。

饲料上滴有水滴、汗珠或饲育盒带水等,由于水分的稀释作用,防腐剂就会局部失效,饲料会长出霉点并逐渐扩散。

在高温多雨季节,蚕座如湿度太大,饲料很容易发霉变质,造成养蚕失败。

因此,在饲育中必须注意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1.9.2 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在食品中广泛用作酸味剂和螯合剂,在浓度为0.1%~3%时,可作为抗氧化剂或作为其他抗氧剂的增效剂,在人工饲料中一般添加2.5%左右,柠檬酸质量比较稳定,可采用市售食品级产品。

1.9.3 抗生素:人工饲料中使用的抗生素主要用氯霉素,氯霉素抑菌谱广,作用稳定,并有一定成长促进效果,但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可更换其他抗生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