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摘要:在本文中,探讨了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的现状与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来完善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关键词:企业的管理 全面预算 实践与探讨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
资金和业务的整合以及适度的分权、授权、业绩评价等,实
现合理配置资源、有效贯彻战略、持续改善经营、价值稳步
增加的目标。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绩效
管理的实践性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企业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不够重视预算的管理
目前,实际上预算只是形同虚设的一个存在,过程过度
形式化,上报资料是预算的主要目的,如此一来,预算就没
有发挥其对经营管理中的预期作用。同时,职工个体也缺乏
预算的观念,没有预算的意识。针对此情况,企业的管理层
应当予以积极引导,动员每个职工建立预算意识和参与预算
的制定与实现,更好的执行预算计划和发挥预算的管理作
用。
(二)绩效信息缺乏全面性与客观性
现今,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没有把企业的战略计划
作为基础,忽略了长期的目标,只重视短期的情况,导致企
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短期的绩效考核不一致。同时,很多企
业尚未改变传统的核算标准,没有制定新的绩效考核指标,
更多的指标是以过去的活动和历史的记录数据为基础,缺乏
长期性、科学性、客观性、实际性、全面性。
(三)激励机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绩效考核制度的条例并未得到职
工的一致认同与接受,其认为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存在
不合理之处。绩效考核与企业各个部门的绩效奖金核算结果
息息相关,与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对于提高其
积极性具有极大的意义。由此,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制
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是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关键之
所在。
(四)责任机制不够完善缺乏
如今的企业预算大多停留在重大的项目方面,缺乏其他
项目的预算,由此导致了企业的预算管理范围存在一定的漏
洞,降低了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权威性,从而难
以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一切功能,难以实行预算绩效的考
核。
二、完善企业预算全面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
第一点,在全面预算的基本原则方面的管理上,不仅必
须统一由集团负责组织,有预算管理的委员会集中进行决
策,同时让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分及编制与落实,而且企业的
各个经营活动都要进入预算的管理范围中进行管理,明确目
标来落实预算计划。除此之外,一切的企业支出应当经过严
格的审批制度与流程,以控制支出没有超出预算的范围。第
二点,目前的企业预算管理系统比较偏重于生产销售的费用
预算,而没有重视对资本支出方面的预算以及财务预算。为
了改变这个问题,可以将预算管理的控制权放置给财务总
裁,由他直接负责企业财务的预算管理部门,由此实现了预
算管理部门与企业上层财务管理层的直接交流。在新设立的
下属财务管理中心其财务管理这可以直接向企业上层的财
务管理层报告。通过上移权利与职责,来增强了企业内部的
财务监管力度,从而强化了预算控制的效果。
(二)注重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
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为预算控制提供基础与保
证,可以通过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决策机构,
主要负责指导、审核、平衡以及制定预算方案,并且同时对
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核。另一方面,健全高效的预算编制
机构为编制预算提供基础。当完成预算,也就完成一份完整
的财务新规定,其中包括预算执行由始至终的控制与分析。
在预算之中对定额消耗额度有所限定,而超额部分必须经过
审核以及申报,可以体现了预算的权威性与灵活性。
(三)健全预算监督与考评制度
全面预算指标是不能与课时目标责任制度相分离的,为
了更好地结合二者,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包括:健全
预算监督制度。为了避免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必须定期检查
执行的进度,及时纠正执行中的差错,并适时想上级领导通
报执行的考核结果。设置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以服务
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
激励制度,这是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重心所在。在预算绩效
考评的过程中,企业各个部门应当明确责任,分析执行过程
中的风险、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增加职工的责任感,促进管
理层与员工共同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确立合理科学有效的分
配制度。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以效益评价为手段,以质量
控制为依据,这是科学的绩效分配制度。在操作的过程中,
可以把考核和奖金进行挂钩,使预算执行控制的结果体现于
成本控制结果,落实评价与考核预算的奖惩措施。绩效分系
统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励员工,与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系统相
辅相成。
三、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优化与配
置,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与效率,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益,并
且有效控制企业运行的风险,通过对现代新型网络信息科学
技术的运用,统一管理与实现企业的融资预算、财务预算、
资本预算以及薪酬预算等等各个方面。解决企业缺乏全面控
制管理的问题是实现企业财务控制一体化的前提。企业内部
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全面预算控制系统方可解决企业内部各
个部门控制不协调的问题,以及为实现财务控制提供有力的
保障。
参考文献:
[1]阎大香.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析[J].财会通讯,2009
(05)
[2]丁敏.进一步推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问题[J].经
济论坛,2004
[3]铁素玉.谈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的应用[J].林业财务与
会计,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