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才工作丨 人才队伍助力脱贫攻坚 扶技扶智共育小康之花—— 罗平人才扶贫成果丰硕

人才工作丨 人才队伍助力脱贫攻坚 扶技扶智共育小康之花—— 罗平人才扶贫成果丰硕

人才工作丨 人才队伍助力脱贫攻坚 扶技扶智共育小康之
花—— 罗平人才扶贫成果丰硕

近年来,罗平县高度重视各类人才在脱贫致富、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助推器”作用,探索完善人才工作与扶
贫攻坚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带领群
众迈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共同培育一朵向着小康幸福盛
开的鲜花。 人才培养“供光热”。一是启动本土人才培养工程。
2016年共评选出62名“罗平牌”系列人才,促进扶贫攻坚“就
地取才”。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实用和创业人才培养工程。依托
“两工程”“一计划”,重点对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开展农村实用技
术培训。2016年,开展党员创业、乡村旅游、生态种养殖
等技术培训12期800余人,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7期,
培训600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4200人次,实现了乡土人
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全覆盖。三是大力培养电商人才。
在罗平职校建立电商人才实训基地,培养一支懂工业、懂电
商、善管理、能主动适应互联网+的电商人才充实到扶贫攻
坚的队伍中。 能人带头“教方法”。一是建立九龙街道以洪社
区和鲁布革乡大坡村委会2个人才扶贫示范点。如鲁布革大
坡村委会实行“党员+贫困户”的能人帮困措施推广蜜蜂培育、
蜂箱制作,涌现出了一批以李云才为代表的蜂箱制作能手,
带动6户群众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二是建立专家联系
农村实用人才机制。把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纳入“农村实用
人才”信息库,组建专家服务团13个联系农村实用人才2354
人,辐射带动1.1万多名党员群众创业致富。三是发挥致富
带头人“传帮带”作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带头人+
贫困户”的结对帮困措施,“一对一”、“点对点”提供土法酿酒、
蜜蜂养殖、黄山羊养殖、生猪养殖、土鸡养殖等农业实用技
术培训,帮助无资金、无技术、无致富办法的贫困户增强脱
贫的“造血”功能。全县通过诸如像李云才、熊丽琼、何荣坤
等一批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使贫困村户均1名劳动力学习掌
握1至2项实用技术,实现了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
人有事做。 扶贫人才“带雨露”。一是努力引进省市扶贫人才
进村。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加强精准帮扶。2015年选
派205名“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到贫困村,2016年增派
213名队员,县级先后两次集中培训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调
整充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向贫困乡镇所辖村(社区)、贫困
村各选派一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其余村(社区)选派1-3名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实现贫困村、贫困乡镇的村(社区)驻
村扶贫工作队和非贫困村工作队员全覆盖。二是积极引入扶
贫专家。及时补充调整市委联系专家队伍,去年产生李朝忠、
唐玉生、吴慧等8名市委联系专家人选,通过专家与各责任
单位团结协作,积极开展扶贫调研、支医支教、科技推广、
文化下乡、项目扶助、就业创业指导等扶贫活动,有效帮助
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给贫困村村民带去了甘霖雨露,
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产业融合“拔穷根”。狠抓高原特色农业
产业发展,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才,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
术支撑,带动多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油菜花产业深度开发。
结合罗平“金花”产业优势,成立相海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
聘请专家4名长期驻站研究,建设“年产21000吨油脂加工
建设项目”,获得多个油菜籽精深加工领域技术成果。与湖南
农业大学签署油菜产业科技合作协议,建设院士工作站罗平
分站和中国南方油菜罗平研发中心,就油菜高产高效栽培、
种植加工连接、旅游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二是特
色产业融合发展。鲁布革乡依托罗平作为中国蜜蜂春繁县的
品牌优势、本乡速生丰产林的资源优势,多次邀请国内蜂培
育专家到村培训,指导建立脱贫产业技术培训推广基地,成
立中蜂养殖、蜂箱制作2个协会,促进产业技术就地转化为
经济效益;联合罗平甜园蜜语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把芭蕉箐
村民小组打造为“蜜蜂文化第一村”,生产原生态蜂产品,吸
引游客参观基地、品鉴产品,交流养生知识,体验蜜蜂文化,
带动特色旅游发展。九龙街道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发展模
式,大力扶持油菜种植和布依干酸菜加工,建立九龙瀑布风
景区绿色食品厂生产罗平特色农产品;依托九龙瀑布风景区
的区位优势,在以洪社区培育了一批“看瀑布、赏菜花、吃特
色、住土家”的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竖起休闲旅游农家乐合作
社金字招牌,打开一条生产、加工、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带动
脱贫致富的新路,“小康之花”正在罗平逐渐盛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