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60例

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60例

第21卷第11期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11月 2011 胆道镜治疗肝内 ̄b Jl_n管残余结石60例 司文军,李统虎,王峰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 目的:探讨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作用。方法:对2005一O1~2010—05 应用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60例病例进行分析,并对胆道镜取石、胆管狭窄、T管脱出处理及彗星征定律的重要临 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应用胆道镜取石的60例中,58例患者治愈,取石成功率98.3%,结石取净率96.7%。 结论:①较其他疗法疗效确实,全部取石在明视下进行,取净率高;②可鉴别结石、气泡、血块、息肉、蛔虫及粘膜 病变,对可疑组织做活检;③安全、痛苦少、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纤维胆道镜;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 doi:10.3969/j.issn.1005—9334.2010.11.O44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B 胆道结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胆道结石经手 术治疗后残余结石的发生屡见不鲜,术后残余结石的处理 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常需多次手术。随着胆道镜技 术的发展,开辟了治疗上述结石的较理想方法。我科自 2005—01—2010—05用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60 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0l~2010—05期间在我院住院治 疗的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 例,年龄23~83岁,平均年龄55.8岁。单纯胆总管结石21 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27例,肝内外胆管均有结石12例, 其中伴有肝内胆管狭窄2例,结石嵌顿者5例。所有患者 均放置T管。 1.2仪器设备Pentax—ECN一1530胆道镜及其成像系 统、取石篮、活检钳、冲洗管、胆道扩张气囊、碎石网蓝等。 1.3治疗方法取石前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并仔细阅读x 片或CT以及T管造影检查情况,以确定胆道残余结石部 位、大小及数量,并了解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为手术提供 准确的信息。术前8 h禁食禁水,以防止术中出现恶心及呕 吐,导致吸人性肺炎及窒息。术前10 rain使用镇痛及解痉 药物肌注。患者放置T管至少6~8周。术时患者平卧,腰 部垫高,拔除T管,窦道口周围消毒、铺巾,在直视下沿窦 道缓缓向前插入电子胆道镜,遵循“循腔进镜”的原则,先 检查肝内胆管,后检查胆总管,最后为十二指肠乳头部。 操作过程中用生理盐水(每500 mL ̄Jt1人庆大霉素8万u)持 续滴入以确保视野清晰。对于较小结石直接用网篮取出, 对于较大结石可用活检钳咬碎或碎石后取出。对于大量 结石宜分次取出。合并胆管狭窄可用气囊扩张或用胆道 镜镜身扩张,结束取石前,应尽量取净胆总管结石,防止胆 总管梗阻,无法夹闭T管。术后以直行引流管放人窦道防 治窦道闭合,以便术后冲洗及下一次检查与治疗。对于一 次未能取干净的,隔3~5 d后再取。术后常规予以补液、 抗炎治疗。 1.4效果判断通过胆道镜、B超、T管造影对治疗效果 测定。 2结果 2.1疗效根据文献资料,以胆道镜及T管造影未发现 结石为治愈,结石部分取出为好转,未取出结石为失败为 判断标准。60例患者中,5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96.7%, 有54例1次取净结石,1次取净率90%,合并肝内胆管结 石中有4例患者因取石时间过长,分两次治疗取净。有1 例为胆总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为单纯肝内胆管结石, 均因肝内胆管过于狭窄,胆道镜无法进入而致肝内胆管结 石取出失败。 分有麝香、木鳖子、乳香(制)、没药(制)、地龙、当归等,具 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对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 推之能动的结节有效 2者合用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提高疗效,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药物。 综上所述,小金丸与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 可以有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治愈率,是治疗结节性 甲状腺肿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学明,邓星城,石润杰.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在治疗 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2004,24 (6):216. 2 阴慧清,卢东晖,詹晓蓉,等.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纯性 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J].2001,20(2):211. 3秦树光,孔繁荣,杨宝良.小金丸联合甲状腺素片治疗 甲状腺肿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 l4(8):1081. (收稿日期:2010一¨一01)

 2012 Vo1.21 No.1 1 Aerospace Medicine NOV 20lO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1 56例分析 李百成 (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黑龙江省医 院骨科2004—04~2009—10间行前路手术的156例进行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采用 Odom.s法进行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CSM具有减压较彻底! 植骨牢靠融合率高!术后颈椎即刻稳定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5—9334.2010.1 1.045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totin myelopathy,CSM) 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颈椎间盘退变为基础,并 进一步继发相邻骨与软组织结构的退变,最终导致脊髓损 害,造成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目 前,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加椎间植骨融合术依然是颈椎病 外科治疗的“金标准”,我院自2004—04~2009—10间采 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CSM156 例,报告如下。 l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56例,男性96例,女性6o例,年龄 (51.34±10.45)岁(35~76岁);病程5~56个月,平均l3 个月;全部病例均呈慢性发病,进行性加重,其临床症状和 体征主要表现为:①颈部无力、软弱和酸痛135例;②上肢 麻木感,手部活动不灵活、握力下降142例;③行走不稳,双 下肢踩棉花感等l14例;④上肢感觉减退98例,其中单侧 76例,双侧22例;⑤手握力减退134例,下肢肌力减退113 2.2并发症其中有l0例在取石过程中感右上腹轻度胀 痛。1例胆管轻度出血,灌注含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 后出血停止,未见腹膜炎、胆道大出血、消化道穿孔等严重 并发症。 3讨论 目前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术后 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很高,多达30.36%…。由于残余结石 的存在,常需多次手术,而多次手术因为粘连严重,手术操 作复杂,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经济上的负担,而 且并发症多。随着胆道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降低了胆道 术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同时也为术后残余结石的治疗提 供了较为理想的方法与途径。据,我们收治60例术后残余 结石患者,应用胆道镜取石,取石成功率98.3%,结石取净 率96.7%,与文献报道的结石取净率为98.98% 基本一 致,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操作技巧:我们所有患者均在术后8周后经T管窦道 行胆道镜取石。对于小于窦道的非嵌顿结石可直接用网 篮网住结石或用活检钳夹住结石,随胆道镜一起退出即 可;对于大于窦道的非嵌顿结石,用碎石网篮网住结石,进 行碎石后予以分次取出,或用活检钳将结石咬碎再分次取 出;对嵌顿结石,用活检钳咬取结石的边缘,使嵌顿结石与 胆管壁之间的间隙增大,取石网篮通过扩大的间隙插入近 侧的胆管并反复牵拉可使嵌顿结石松动,变为非嵌顿结 石,直接用网篮取出或碎石后取出;对胆管狭窄的可用胆 道扩张气囊扩张,对膜性狭窄或轻度狭窄的用胆道镜身扩 张,或活检钳撕破后胆道镜再进入取石。 T管放置要求:为方便取石,建议手术医师手术放置T 管时:①T管要粗,>20F;②T管要求与胆总管垂直,不能 弯曲;③T管应从腹直肌垂直引出腹腔;④放置T管病人一 定嘱其妥善保护,一旦脱落,立即就医,可经窦道重新置 入。 预防并发症的手段与方法:拔T管及胆道镜操作时一 定要轻柔,切不可动作粗暴,导致瘘道或胆管损伤引起胆 汁性腹膜炎、胆道出血?、十二指肠穿孔。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胆道镜治疗术后残余结石有如下优点:①较其他疗法 疗效确实,全部取石在明视下进行,取净率高;②可鉴别结 石、气泡、血块、息肉、蛔虫及黏膜病变,对可疑组织做活 检;③安全、痛苦少、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 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昊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85. 2邵青龙,冯秋实.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管残余 结石490例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1):86 ~87.90. (收稿日期:2010—07—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