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 提纲

1. 小说背景

该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镇,当时该地还是非常闭塞并且保守。故事描写了中产阶级家庭班内特一家的女儿们对待婚姻选择结婚对象的不同态度。

2. 介绍小说中的四段婚姻

(1)莉迪亚与威克姆的婚姻(激情狂热型)

莉迪亚.班内特是班内特先生家的最小的女儿,排行第五,个性天真而鲁莽,年幼无知,为人轻薄,头脑简单,品味低级,但是遗传了班内特太太的美貌。威克姆是个外表英俊的花花公子,此人比较奸诈,对感情也不认真。两人草率私奔,在达西的大力帮助下两人才得以结婚。他们的婚姻最终是个悲剧。

(2)夏洛蒂与科林斯的婚姻(世俗利益型)

夏洛蒂.卢卡斯是伊丽莎白的好朋友,也是邻近地主的女儿,她没有财产,长得也不漂亮,但是很精明,属于大龄剩女,27岁还没有人向她求婚。科林斯是班内特家里的近亲,他古板、平庸又善

2 于奉承,依靠权势当上了牧师。由于班内特家中无子,而当时法律规定只有男性可以继承财产,因此班内特家中的财产将由科林斯继承。他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马上就向夏洛蒂求婚。夏洛蒂结婚只为获得物质条件,科林斯只想找个人结婚完成任务,两人的婚姻是互惠互利的。

(3)简与宾利的婚姻 (才子佳人型)

简.班内特是家中的大女儿,知性优雅,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常常自怨自艾。宾利是达西的好友,外表英俊,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两人在一次派对上一见钟情,后来几经波折,最终美满的结婚在一起。

(4)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相知相通型)

伊丽莎白.班内特在家中排行第二,聪明机智,有胆识有远见,自尊心很强,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达西仪表堂堂,为人骄傲,内向,导致很多人对他有偏见。两人的爱情曲折,富有戏剧性,最终解除误会,相爱结婚。

3. 当今婚姻状况

上述四种婚姻类型在当今世界也是屡见不

3 鲜,有人因为冲动结婚,有人因为物质利益结婚,有人因为一见钟情结婚,有人因为彼此相爱相知结婚。也有人裸婚,闪婚,闪离。

4. 启示

爱情是一种珍贵的东西,是一种单纯的情感。结婚却很复杂,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更多时候会和金钱联系在一起。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可怕的,是虚无的。但只有爱情却没有物质作为养料的婚姻是很难长久维持的。所以,美满的婚姻是一定物质基础上并且有爱情的结合。 4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Discuss on views of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院系名称 外国语学院

专业名称 英语

年 级

准考证号 ▁▁▁

姓 名 EVE

指导教师

5 二O一四 年 九 月 十 日

6 目录

摘要................................................................................................................................1

一、引言........................................................................................................................2

二、小说中的四段婚姻................................................................................................2

(一)莉迪亚与威克姆的婚姻(激情狂热型)............................................................2

(二)夏洛蒂与科林斯的婚姻(世俗利益型)............................................................3

(三)简与宾利的婚姻(才子佳人型).........................................................................4

(四)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相知相通型)..............................................................5

三、当今社会的婚姻状况.............................................................................................6

四、从几种婚姻观中得到的启示..................................................................................6

参考文献........................................................................................................................7

7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Discussion on views of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摘要】: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小说通过表现出几种不同的婚姻价值观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它提醒世人,美满的婚姻必须以真爱为基础,同时金钱也是美好婚姻的重要部分。

【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爱情、婚姻观

Abstract: Pride and Prejudice is written by English writer Jane Austen. Its material is based on

the daily life. It reflects the conservative and occlusive state of British town life and the way of the

world vividly from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to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he novel reflects the

social life at that time by showing different marriage values. It reminds us that a good marriage

must be based on true love, and money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marriage.

Key words: Pride and Prejudice, Jane Austen, love, views of marriage

1

8

一、引言

《傲慢与偏见》主要讲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镇中产阶级班内特家几个女儿们对待婚姻及选择结婚对象的不同态度。当时英国的乡镇还是非常闭塞并且很保守的。那个年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不高,法律规定女性不能继承家庭财产,如果一个女人很大年纪还没有结婚,整个家里都会被人耻笑,女性要独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种种条件看来,只有嫁一位有钱有势的如意郎君才是女性唯一的出路,这就让婚姻和金钱牵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小说中的四段婚姻

这部小说主展示了四段不同的婚姻,每一段婚姻都有它鲜明的特点。地球上大部分人都会结婚,婚姻生活几乎占据了大部分人类一生中80%的时间,一段好的婚姻会提升生活的质量,会增加生活的幸福感。因此,拥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 每个人的择偶标准和结婚动机都不尽相同,有人因为一时激情而结婚,有人为了金钱而结婚,有人因为年纪到了而结婚,有人因为双方互相吸引而结婚,也有人为了爱情而结婚......那么,什么样的婚姻才算是幸福的婚姻呢?作者通过《傲慢与偏见》向我们传达了她对婚姻的想法与倾向,我们也可以借鉴与思考。

(一)莉迪亚与威克姆的婚姻(激情狂热型)

在《傲慢与偏见》中,莉迪亚与威克姆的婚姻可以说是非常草率、荒唐并且不靠谱的。 莉迪亚•班内特是班内特先生家的最小的女儿,排行第五,个性天真而鲁莽,年幼无知,为人轻薄,头脑简单,品味低级,但是遗传了班内特太太的美貌。莉迪亚习惯沉醉在男人的追捧中,而且一向用清不专,“只要受到人家的勾引,对谁都会上钩”。她对人的好恶,选择男人的标准,只是看对方的脸蛋漂不漂亮。当有英俊的男人出现时,她的注意力马上就会集中过去。至于自己是不是爱上对方,她一点也不在乎,也更不会在乎对方是否真的爱她。威克姆是个军官,外表英俊的花花公子,此人比较奸诈,对感情也不认真。他之前为了

9 金钱而追求过达西小姐和金小姐。莉迪亚和威克姆从私奔到结婚,莉迪亚不仅不觉得丢人,反而以她是家里最早结婚的女儿而感到自豪。威克姆和莉迪亚在一起不久就变心了,对莉迪亚冷漠起来,后来他之所以同意与莉迪亚结婚,金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全莉迪亚的名声,最终还是达西先生出面,替威克姆偿还了债务,并在莉迪亚名下的钱之外,又给了她一千英镑,并给威克姆买了个官职,最终换来了威克姆和莉迪亚的婚姻。作者对他们的婚姻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莉迪亚的轻浮、鲁莽和无知即使在小说的结尾也没有改变,威克姆的狡诈、野心和肤浅也使人感到厌恶。这段婚姻是读者批判最多的,这种为了金钱和情欲的婚姻是不会长久的,也是不会幸福的。

(二)夏洛蒂与科林斯的婚姻(世俗利益型)

夏洛蒂.卢卡斯是伊丽莎白的好朋友,也是邻近地主的女儿,她没有财产,长得也不漂亮,但是很精明,可以说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她属于大龄剩女,27岁还没有人向她求婚,这使她有了很大的压力。科林斯是班内特家里的近亲,他古板、平庸又善于奉承,不懂得如何去爱和经营婚姻,看上去有些笨拙可笑,缺少男子汉气概但又很自负,依靠权势当上了牧师。当夏洛蒂第一次遇见科林斯的时候,她就见识了他的愚蠢,而且当他向她求婚时,她也清楚地知道“科林斯肯定不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也不叫人喜欢”。但是她还是立刻答应了,因为“婚姻一直是她的目标,至于找什么样的男人,婚后生活怎样,则不太看重,对于受过良好教育但财产不多的年轻女子来说,嫁人是唯一的一条体面的路,而且尽管能否得到幸福毫无把握,嫁人也一定是她们最惬意的可以免于贫困的避难所”。在18 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时代,男女不平等,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法律规定,女性不拥有财产继承权,家庭生活被认为是最适合妇女的天地。那时英国贵族“婚姻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私人结合,而是一种确保家庭和其财产永存的制度性策略。”夏洛特为了金钱而结婚,通过婚姻她仅仅得到一个富有的人,从而有了经济上的安全感。夏洛特是个聪明的女子,她早就看出了科林斯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欢,同他相处实在令人厌烦,而且他对她的爱也不会是长久的。但是她还是选择了他做丈夫,因为夏洛特选择的这种婚姻,能确保她不至于挨冻受饥,也不用担心丈夫变心,至于婚姻幸福与否则就要放到次要位置了。所以在伊丽莎白拜访朋友的时,发现“柯林斯先生有时说些让夏洛特实在难为情的话”“夏洛特一般总是明智地装作没听见”。而且夏洛特也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单独带妹妹和伊丽莎白参观住宅,而且她也非常高兴。似乎如果科林斯不存在,就真有一种舒适的气氛。科林斯选择夏洛特做自己的妻子,显然不是因为爱上她,在科林斯向伊丽莎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