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究
【摘 要】高职公共英语作高职教育必修课程的一部分,它的课
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相比,
有明显的不合拍和滞后现象,面对这种现象,高职公共英语的发展
应该在改革教学模式上作出应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突出高
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
【关键词】 高职英语 教学理念 应用能力
引 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时
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在这历史性机遇中壮大
了规模,占据了半壁江山。2009年,高职生在校人数已达到1280万
人(高等教育学生人数为2979万人)。“中国教育迈上由大到强的
新征程”。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教学,改
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重要切入点。”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纲要》)中又强调:“高职教育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
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见,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探索到形成
规模,实际上就是强调高职教育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找准自己的定
位,形成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一种“层次教育”。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英语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虽然也在时代发展
的大环境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和思考,但教学理念依然存在滞后
现象,在课程体系及教学中,高职公共英语还有以下问题:(1)仍
然延续“压缩版”本科的观点,过分看重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完整性、
系统化,认为只要全面掌握系统知识,能力的形成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英语教学上,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全面开花,但在基础
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衔接上很少涉及。高职教育的特色未能在课程教
学中予以体现。(2)教学方法和方式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教学
内容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点的积累,教学的重心偏重对单词、短语、
语法、句子结构分析进行精讲,语言基础和语言理解占主导,教学
任务完成仍以课堂为主。(3)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多数学生都能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证书,有些甚
至还获得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但听力和口语能力普遍较弱,
多数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交际能力差。(4)缺乏把课堂内容转化
为实际生活的实践环节。所学内容仅限依据课本,在课堂进行机械
记忆和重复使用,不会灵活应用,一旦处于真实的环境中,就不知
如何表达。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工具。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
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
力。一个完整的职业人应同时具备专业知识,业务操作能力,处理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实际问题的社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求过
硬的外语能力,学生就可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并能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在本国和外国的区别与差距,以及本专业和
本行业的国际新动向、新发展和新要求。所有这些只需看第一手的
英语资料,不需要等待译本,让学生实现专业和行业知识在国际经
济发展上“零距离”。
立足高等职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语
言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这种工具的能力,
灵活自如应对涉外活动中的口头和笔头沟通能力,使他们能面向社
会,强化能力,同时区别于中职教育和农民工培训的“简单操作” 。
人民网报道“12月3日,‘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时
速达到486.1公里。这是继今年9月28日沪杭高铁试运行创下时
速416.6公里之后,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这则消息意味着中国高铁领先全世界。面对中国科技突飞猛进发展
的今天,高职建筑交通类学生作为中方施工技术人员出国施工已不
再是遥远的梦,同时,中国其他行业高科技向外输出也是指日可待,
拥有英语能力更加突显其重要性。与中职生和农民工相比,职业教
育是他们培训的一个重要部分,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训也是他
们职业培训的核心,而外语能力却是他们最弱的一个技能,高职生
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人才,英语书面和口头交流是必备
的、不可缺少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构想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发展纲要》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学思结合,重知行
统一,因材施教。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
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
的成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说明要提高高职生英语能
力,就应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首先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应该围绕课堂展开,课
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
1.在探究式教学中实现学思结合统一。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就是在
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通过学生自己
主动参与,去发现,去观察,然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外研社高职高专《新视野英语读写教程》第六单元“text a
happy new year”中,课前可提出“1. list out the holidays that
you know in china, in americ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2. do
you know where the holidays originate from?”然后在教师辅
助下学生分成小组,选出组长,明确每一小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
小组的形式来讨论问题和查找资料,一组一个代表陈述本组的讨论
结果,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和补充。这样学生既可主动查找,进行
归纳总结,而且在查找的过程中会涉猎大量关于节日、中西方文化
差异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视野会拓宽,也会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在交际法中实现知行统一。《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中提出:“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
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英语是一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门语言,在高职英语课程建设中,要还原语言本来功能,把英语作
为一种交流工具。贯穿“教学即交际,教学用交际,教学为交际”,
“学以致用,会说会用”,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在基础英语阶段
把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其中,为行业英语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后盾。
在课堂内注重语言能力内化的训练,注重与职业和专业的联系,
强化实践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情景,提供有
用词组和短语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交际能力;
模拟学生工作岗位会碰到的场景。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学习了怎
样表达满意与不满的几种方式。可以假设这样一个情景:甲方对乙
方安全施工管理感到满意,可对工程进度比计划慢很多感到不满,
要求乙方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把所学内容用入情
节中。学生在完成对话的同时就会很自然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既练
习句型的表达,又使用专业的词汇。
3.在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的应用。使用和安装学习软件。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在
教室进行的课堂上,只能依照中等学生的水平,来组织教学内容和
控制教学进度,对差等生和优等生很难做到特别关注和针对性培
养。而计算机软件可以分层分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级别,在软
件学习中找到定位,完成每一层或每一级相应的任务,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软件一对一教,教师进行指导,既使差生建立起英语学
习的自信心,又使优等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实质性的成绩,使不
同水平的学生能力普遍不同程度提高。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4.完善学时内容,健全评估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考核方式会影响教学内容和方式。考核方式中避
免“重知识,重记忆,重理论”的现象,科学合理安排英语口头和
笔头沟通交流的课时,重点看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书面口头表达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
行评价。
结 语
通过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改变传统的注重语言知识能
力变为注重语言应用能力,使英语教学围绕职业教育展开,全面培
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突出高职英语教育的特色,体现高等教育
的优势,才能保持活力,实现健康而有活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