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管理
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氮 质血症,常伴有少尿、无尿和尿比重降 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升高。
并发症6
体外循环后脑部并发症
临床表现依病灶的部位、性质和病 变程度不同而不同。
主要有:意识的改变;
感觉及运动功能异常;ຫໍສະໝຸດ 病理反射阳性。出血气栓
血栓
体外循环的意义和面临 的挑战
❖ 为心脏外科手术提供了一个相对无血和静止的手术视 野
❖ 5.其他用物准备:胃管、胃肠减压器、绑口 带、约束带、电极片、吸氧瓶、吸氧管、面 罩、简易呼吸器、加压面罩、吸痰器、注射 泵、输液分装袋、石蜡油、记录单、注射器 。
❖ 6.药物准备:肝素、地塞米松、鱼精蛋白、 氯化钾、速尿、极化液、止血药(维生素K1 、葡萄糖酸钙、止血敏、邦亭)
(二)呼吸机参数设定
护理宗旨
❖ 监测、发现术后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保 证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 根据不同病种、不同年龄病人的病理生理心 理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
❖ 保持病人术后的心理健康 ❖ 帮助病人掌握预防保健知识,做到主动寻求
健康并维持健康
(一)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完成各种检查项目(在病房完 成)
❖ 体外循环为非生理状态,对机体构成了一个 异常强大的刺激,激发机体释放大量炎性介 质。 ☆血液恒流 ☆血液稀释 ☆体外氧合 ☆低 温 ☆心脏停止跳动 ☆手术本身的创伤
2
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
❖ 体外循环可导致心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 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低,舒张功能减 退。 ☆产生的炎性介质可直接损伤心脏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手术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并发症1
体外循环后心律失常
☆炎性介质可直接损伤心肌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手术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各种心律 失常 很多见
并发症2
体外循环后急性呼吸功 能衰竭
❖低氧血症(PO2<60mmHg)或伴高碳酸 血症(PCO2>50mmHg)
❖呼吸困难 ❖紫 绀 ❖循环系统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 ❖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体外循环下 心脏手术的管理
ICU
2014.09.04
主要内容
体外循环概述 体外循环基本概念 体外循环基本原理 体外循环基本方法 体外循环的设备装置 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
体外循环术后常见并发症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护理
一体外循环概述
(一)体外循环基本概念
体外循环的概念
将人体内的静脉血,经导管引出或 抽吸到体外,经过氧合后使静脉血转变 为动脉血,然后再经导管将其输入到人 的动脉系统内,完成血液循环。这种人
体外循环的设备装置
监测系统 心电图 动脉血压 脉搏血氧饱和度 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左房压、
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心排血量、外周血 管阻力、肺循环阻力等
体温 尿量 血气及电解质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70-120S) INR(1.5-2.2)
(五)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 响
1
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
血液回收系统 吸引术中失血重回循环系统,避免循环血量 迅速大量减少而使心肺转流难以长时间维持。 是体外循环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装置之一。
血液过滤系统 过滤掉血液中的微小栓子,防止微栓塞
体外循环的设备装置
热交换系统
----用于血流降温。 变温器—直接与血液接触而执行变温功能 变温水箱—为变温器提供冷、热水源
❖ 近年来,体外循环在理论、实践、材料等方面都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
❖ 微创手术,特别是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的开展,使体 外循环在本世纪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但非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只是心脏手术中的一小部分
❖ 如何减少体外循环的并发症,减轻异物表面所致的炎 性反应,是研究的热点。
三体外循环下心脏 手术的护理
❖ 1、氧浓度:首先调节80%,5分钟后查血气根 据结果调节到40%-50%.
❖ 2.模式:VCV-SIMV ❖ 3.呼吸频率:成人12-16次/分、儿童16-20次
/分、婴幼儿20-30次/分. ❖ 潮气量:6-8ml/kg ❖ Peep:成人0-5cmh2O、儿童0-3cmh2O ❖PSV10cmh2O
❖术前宣教(自理模式训练和访视) ❖术前常规准备工作
术前常规准备
❖ 1.床的准备 ❖ 2.吸痰盘:NS500ml,吸痰管数根 ❖ 3.心电监护:(1)心电导线1根(2)压力导
线2根(3)氧饱和度导线1根(4)体温导线1 根(5)袖带1根 ❖ 4.呼吸机准备:呼吸机做好检测,处于备用 状态。
术前常规准备
的血液不经过心和肺而在体外进行气体
交换和循环的方法,称为体外循环。
(二)体外循环的基本原理
人工 心脏
(三)体外循环基本方法
❖常温,不停跳 ❖常温,停跳
❖浅低温,停跳 ❖低温,停跳
❖深低温,低流量,停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脑灌注 ❖上、下分别灌注
(四)体外循环的设备装置
体外循环的设备装置
血泵—是体外循环的动力部分。主要作用:代 替心室的搏出功能和术中失血的回吸;用于 心脏停搏液的灌注。
3
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
❖ 体外循环过程中,机体由搏动性血流改变成 为近乎恒流状态,对一些敏感器官会有一定 影响。
❖ 心脏手术后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瞬间改 变与心血管系统的缓慢适应过程的矛盾;先 心病术后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流量重新分布。
二体外循环术后常见并 发症
❖ 心律失常 ❖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 出血 ❖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感染
氧合器—将进入的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排除, 使氧分压升高而成为动脉血的一种人工装置。 可在心肺循环阻断后替代人体肺的功能。
体外循环的插管 动脉插管—常规采用升主动脉插管。 静脉插管—常规采用经右房耳和右心房壁分 别插入上、下腔静脉管。
体外循环的设备装置
体外循环的管道 最基本的包括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泵 管、排气管、给氧管、连接管等。 管道应以安全、简单为原则。
并发症3
体外循环后低心排综合 征
成人心排血指数下降至3L/(min·m2) 以下时,出现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周围 血管收缩、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现象, 称为低心排综合征。
并发症4
体外循环后出血
体外循环后合并出血并不少 见,但如果处理及时、得当,往 往对病人损害不大。
并发症5
体外循环后急性肾功能 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