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创作论复习

小说创作论复习

1 / 9 小说创作论 本书介绍小说的形成发展、基本特征、主要类型;与朋友们商讨切磋,小说的主题、构思、结构、情节、人物、环境、细节和对话,等方面的创作技巧。 一 一个作家,应该学识丰富修养较高 二 一个作家,小说畅销读者最爱 三 一个作家,应该捕捉灵感抓住机会 第一章 简史 一 在我国古代,小说这个词不是文学词语 二 到了明代万历时期,小说的概念成熟了 三 中国古代小说语体,有文言和白话两种 四 中国小说的演变线索 1.上古神话传说、先秦寓言故事影响小说 2.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影响小说 3.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 4.宋元至明初的小说 5.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兴盛 6.白话短篇小说基本概况 7.粗具长篇小说规模的讲史话本 8.現存殘本的讲经小说 9. 讲史话本的思想受到封建时代史学家的严重影响 10.宋元文言小说 11.明代文言短篇小说 12.根据话本再创作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13.《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相近 14.《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作家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 15.清初至清末的小说 16.中国古代小说简史的几点归纳 17.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特色 18.1978年以来中国小说界,万象纷呈多元化 19.新世纪中国小说大众化娱乐化 20.80后文学的创作潮流 21.中国传统主流小说是“说”出来的,欧美传统经典小说是“写”出来的 五 西方小说一瞥 1.讲100个故事的《十日谈》 2.“生死爱情”千古主题,激发歌德的灵感 3.巴尔扎克式的肖像描写 六 小说创作不宜全盘西化 2 / 9

第二章 概观 一 小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二 意识流小说渐渐淡出 三 心理小说融会意识流小说和中国传统小说创作的特点 四 推理小说揭开谜底的并不总是侦探 五 侦探小说用较多的侦查手段 六 科幻小说是最受人欢迎的通俗读物之一 七 武侠小说是通俗旧小说的重要类型 八 港台“新武侠” 九 历史小说忠于历史事实允许适当夸张 十 以内容涵量和篇幅长短为标志分类 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微型小说 第三章 主题 一 着重故事的好看,还是融进自己的思想 二 主题来源于生活 三 主题暴露时代阴暗面,终获诺贝尔文学奖 四 放松写,毋被主题压得激情全无,语言艰涩 第四章 构思 一 某种意义讲,没有构思就没有小说 二 构思中先考虑人物性格还是先编情节 三 小说可缜密构思 四 小说也可放手去写 五 小说还可商业性策划构思 六 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古典美 七 小说的构思凭借激情想象 八 艺术构思方法一二 九 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 十 想象从 “特殊的敏感”开始 十一 小说开头往往定下全篇基调 十二 想象力表现在缀合能力上 十三 写小说不写大纲,边写边想 十四 精心选择好观察点 十五 自如地进入小说创作 十六 教条式的理论,有害初学创作者 第五章 结构 一 构思与结构 二 结构的安排 三 结构的类型 1.单线型结构 2.复线型结构 3.辐射型结构 3 / 9

4.蜘蛛网型结构 5.回环型结构 6.心理型结构 7.板块型结构 8.象征性结构 9.写实型结构 10. “散文”型结构 11.蒙太奇型结构 四 结构的方法 1.由小见大 3.巧用伏笔 4.反差对比 5.隐现相衬 6.虚实搭配 7.设置悬念 8.意外巧合 9.疏密得体 第六章 情节 一 小说就是讲故事 二 情节转为性格 三 性格推动情节 四 情节独创、丰富、多样 五 情节体现思想 六 情节遵循逻辑 七 情节富于诗意 八 情节提炼改造 第七章 人物 一 人物形象是单纯的 二 人物形象是丰富的 三 人物形象是复杂的 四 用各种方法创造人物形象 1.白描勾勒物体 2.细描刻画物体 3.梦境表现人物心理 4.幻觉塑造人物 5.虚实叠印塑造人物 6.内心独白塑造人物 7.自由联想塑造人物 8.侧写虚写塑造人物 9.显中有隐塑造人物 10.先隐后显塑造人物 4 / 9

11.欲抑先扬塑造人物 12.先断后续塑造人物 13.驰张式塑造人物 14.悬念塑造人物 15.动中取静塑造人物 第八章 环境 一 同样的情节,在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效果 二 把景物写“活” 三 形象再现生存环境 四 写景要有时代气息 五 写好社会环境 第九章 细节 一 “见面识高低,听话知远近” 1.集中观察体会 2.遇机会观察记录 3.平时观察加想象 二 细节的价值 三 细节的作用 四 细节的运用 第十章 对话 一 语言有味道,诱导读者读下去二 生活中,听话知远近 1.人们的对话,可以透露出说话人的性别信息 2.人们的对话,还可以透露出说话人的脾气信息 3.人们的对话,还可以透露出说话人的年龄信息 4.人们的对话,还可以透露出说话人的健康状况 5.人们的对话,还可以透露出说话人的教养信息 6.人们的对话,还可以透露出说话人的职业信息 7.人们的对话,还可以透露出说话人的民族信息 8.人们的对话,还可以透露出说话人成长的地域信息 9.人们的对话,还可以透露出说话人彼时心态的信息 10.人们的对话,还可以透露出说话人所处的语境信息等 三 阅读中,从人物语言中把握人物个性 四 描写中,写出有益于塑造人物个性的对话 五 对话与其他描写配合,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 六 警惕重蹈 “经典语言”覆辙 七 要避免类型化,加强学习语言

5 / 9

绪 论 学习小说创作,既要 “行万里路”体验生活,还要“读万卷书”汲取名著的营养;既要不断练笔,也要提高学识修养。如果是准备从事某类特殊体裁的小说,如侦探、科幻、历史等类小说的创作,作者还应特别钻研该方面的专门知识。呕心沥血的创作成果,未必一鸣惊人;成名之作,或许是捕捉灵感一挥而就的。可见,每个作家的的创作经历自有其个性化的特点,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小说除了它的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以外,作为广义的文章之一种,它也具有广义的文章所具有的普通要素,如“主题、材料、构思、结构”等。 一 一个作家,应该学识丰富修养较高 学习小说创作,没有一套祖传秘方。 学识丰富、修养较高,要“读万卷书”。第一,要研读优秀文章。第二,那些准备专门从事某项小说创作,如推理、侦探、科幻、历史等类小说的作者,还特别应钻研某方面的专门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内行,甚至专家。当然,这一切自然也离不开“写”。 三 一个作家,应该捕捉灵感抓住机会 成为小说名家,有时需要一点天才和机遇。比如古今中外许多小说作者,耗费了大量心血,旷日持久的创作成果,未必能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样一鸣惊人;相反,许多成名之作,恰恰是小说作者一时心血来潮一挥而就的,所谓可遇而不可求。

第一章 简 史 我国古代 “小说”这个词,开始只是一个目录学上的术语,而不是作为文学词语出现的。明代万历时期的谢肇淛,他的叙事文学 “小说”的概念,就完全成熟了。上古神话传说、先秦寓言、先秦两汉历史散文等,是培育小说产生的土壤。通过中国小说的演变线索与“西方小说一瞥”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主流小说是“说”出来的,欧美传统经典小说是“写”出来的。 二 到了明代万历时期,小说的概念成熟了 明代万历时期的谢肇淛,他对于叙事文学的“小说”的概念,就完全成熟了。他说: 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 谢肇淛针对传统观念而发。完全杜撰的不是好小说。好的小说必然隐含着真人、真事。谢肇淛明确指出小说和戏曲一样,都是杜撰之词,划清了小说与史传的界限。谢肇淛的小说观念,切近叙事文学的小说的创作实际。他的观念,可以视为小说家的代表。这里,“虚实相半”中的“相半”,并非确是各一半的量化,而仅指亦真亦假,“方为游戏三昧之笔”,强调了小说的趣味性,可读性;“亦要情景造极而止”,可理解为情节设计、环境描写发挥想象到很高的程度;“不必问其有无也”,创作小说不必拘泥于是否已有其事。 三 中国古代小说语体,有文言和白话两种 小说诞生得比诗歌、散文晚。我国小说自魏晋志人志怪算起,至少有1500 6 / 9

年历史。 文言小说的形成是离不开两个现实因素的:一是因为当时传播媒体成本太高;二是由于作者和读者学习读写汉字的难度较大。 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文体界限消失,合二为一,意味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到来。 14.《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世情小说,它不是写帝王将相,不是写英雄传奇,取材现代社会,写平常人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员中,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李逵、史进等,形象鲜明自不必说;而地煞星七十二员中,地理星九尾龟陶宗旺、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等,就涉嫌滥竽充数了,他们的形象甚至连栾廷玉、扈成等的立体感也没有。 16.中国古代小说简史的几点归纳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在我国古代,小说这个词不是文学词语;到了明代万历时期,由口头文学转变为书面文学,具备了作为散文体叙事文学的小说概念的内涵。 第二、中国古代小说语体,有文言和白话两种。 第三、阅读中国传统主流小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时其效果超于历史真实的作用,如武圣人关公、岳飞,其文学形象远大于他们的历史形象。 五 西方小说一瞥 西文小说,比中国的小说(主要指唐代的传奇)差不多晚了四五百年。 当13世纪,西方盛行骑士传奇之时,在此以前的四百多年间,中国的唐传奇,以文言短篇的形式,多以爱情和豪侠为主题,内容渐从鬼神的天地转向现实的世界,其故事已经达到了有头有尾的境地。 西方小说的起步稍晚,但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后来居上”了。 第二章 概 观

[本章导引] 我国大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小说,多数是作为记叙文的范文出现的。一般是简单地讲一下小说的基本特征和它的三大要素。讲到小说的分类,主要讲以内容涵量和篇幅长短为标志,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也称微型小说、袖珍小说)。在本书里,我们则进行更多角度的分类,如以表现形式的特征为标志分类,以小说内容的特点为标志分类。其中,着重举例讲了小小说,以便于短时间内练笔。

一 小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传统小说的一般特征,是以叙事为主要方式,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安排和具体的典型环境的描写,以刻画典型人物形象为中心,具体地、形象地、多方面地反映现实生活。 以内容涵量和篇幅长短为标志,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也称微型小说、袖珍小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