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选修三_越南战争ok

高中历史选修三_越南战争ok


2.日内瓦会议

1954年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奠边府 战役中赢得对法国国防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 民主共和国。根据瑞士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 越南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越南共 产党执政,越南南方在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的统治之 下。
3.美国卷入


巴格达条约组织:
在杜鲁门时期,美国虽然重视中东, 但是并未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美 国曾试图会同英国和法国,阿拉伯国 家建立中东防御区,但是遭到以埃及 为代表的阿拉伯民族国家的反对。到 艾森豪威尔政府,杜勒斯下了功夫要 建立中东同盟体系。
1955年2月24日签订。为了与苏在中近东展开争夺, 在美国积极推动下,英国、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建 立的军事集团。 巴格达条约组织建立后,中东分成 了两大阵营,一是北方得到美国财政和军事支持的巴 格达条约组织国家,另一方是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 家,这使中东形势更为复杂,留下了冲突的种子。
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市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 (南越)。瑞士日内瓦会议(1954年)规定,统一 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 没有举行。
东南亚条约组织:
旨在镇压东南亚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军 事政治集团 。1954年9月8日美国、英国、 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 和巴基斯坦,在马尼拉签订东南亚集体防 御条约,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美国是这 个组织的积极推动者。 其目的是威胁中国和越南,干涉东南亚 国家的内政,镇压该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战火中的越南儿童
北越: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33万人失踪。 南越:死亡13万人,受伤50万人。
1966年,美军A-1攻击机 使用白磷弹攻击北越村庄
战争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苍夷的土地和88万孤儿, 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 。
橙色剂是一种有毒化学落叶剂,含有剧毒有机化 合物二恶英。美军越南战争期间在越南丛林喷洒橙色 剂以破坏植被,旨在摧毁越南军队地面掩护。 越南方面说,100万至400万越南人可能遭受由橙 色剂中毒引发的严重疾病。 美联社报道,美越2006年着手举行年度会议,商 讨清理受美军喷洒橙色剂污染的地区。 双方眼下主要致力于清理位于岘港的一座机场。 美军越战期间使用这座机场作为空军基地。美军曾在 这里配制橙色剂并把它们用飞机运往目标地区喷洒。 美越研究人员发现,岘港地区土壤二恶英含量高出国 际标准300倍至400倍。 越南政府估计,清理岘港和其他两个橙色剂污染 严重地区将花费5800万美元。美国现阶段仅筹集800万 美元。
越南战争中越南人民胜利的原因 越南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越南军民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越南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得 到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大力支援 美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美国 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越南战争的影响
美国:时间最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价最大,消耗大量人
力、物力、财力,给美国社会造成深远的 影响,美国政府内外交困,不得不调整其 外交政策,从越”脱身”,与中改善,对 苏”缓和” 越南战争结束。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共向 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远超过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战场投弹量的总和, 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美国自己的损 失也非常惨重,超过5.8万人丧生,30多 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死亡1,446人,受伤4,200人
中国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于地
缘政治的考虑,也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 给予了越南超过二百亿人民币的援助,客观上 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负担。 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友,出于 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柬埔寨极端政治势力和中国 的损害他倒向了苏联。在1979年,因为越南入 侵柬埔寨,破坏了地区均势,中国出兵越南, 导致中越战争。
越战时期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
第一阶段: 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廷艳担任 总理,建立亲美民主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艳集团 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北越共产党。

胡志明
吴廷艳
第二阶段: 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 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军队,以游击战对付北越的游 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 “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北越之间的联系。越南北 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 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 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廷艳, 随后杨文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1965年,美机在西宁省 配合地面部队搜查越军
第四阶段: 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 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由于国内压力和 出于人道主义,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 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 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 1973年1月27日,美国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为 时12年的侵越战争到此结束。

第三阶段: 1965—1968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 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 1965年,约翰逊下令采取“滚雷行动” ,在南越不再局 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迅速增 加,达到50万人。1968年初,越南北方军队与南方人民 武装联合发动了“春季攻势”,向西贡、顺化、岘港等64 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同年3月, 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巴 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 至此,“局部战争”结束。
越南战争
印度支那,简
称印支,亦称中 南半岛或中印半 岛,指东南亚半 岛,东临南海, 西濒印度洋,因 位于印度—中 国之间,而被近 代欧洲人方便记 忆式命名。
印度支那问题
越法战争: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 盟(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方 城市河内市建立越南民主共和 国。法国则支持越南末代皇帝 保大皇帝在越南南方城市西贡 市建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国的 主权,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法国 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1945 年—1955年国际社会称为第一 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称为抗 法救国战争,中国称为援越抗 法战争。
1980年7月1日,美国国会批准,在靠近林肯纪念堂的宪法公园尽头建造越
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又称越南战争纪念碑、越战将士纪念碑、越战阵亡将士纪念 碑、越战墙等,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 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邻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该纪念碑由用黑色 花岗岩砌成,用于纪念越战时期服役于越南期间战死的美国士兵和将官。

第五阶段: 1973—1975年。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 绍政权十分孤立。 1975年越南人发动总进攻,打垮南越政权,解放了西贡, 完成了南北统一。


在美军执行“常风行动”的同时,大量南越空军的飞机为 了逃亡也径自飞往美国舰队要求降落避难。为了腾出甲板 起降飞机,美军不得不先后将46架飞机推入大海。除此之 外,大量南越平民甚至驾着各类大小船只乃至舢舨驶往美 舰队所在水域,数量超过4万人。

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8月,芝加 哥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 年5月,为了抗议美国入侵柬埔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 国学生总罢课爆发,10多万学生涌入华盛顿进行抗议。 上千的年轻美国男人选择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 征召的风险。

越南:捍卫了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结束了分 裂局面,实现了统一;但战争也给人民带来深 重灾难
思考:美国干涉越南问题的真正目的是
什么?与其对朝鲜的侵略有什么关系?
无论是侵略朝鲜还是侵略越南,都是二战 后美国在全球推行遏制共产主义,实行霸权政 策的表现。这是越战发生的深刻的国际背景。 中国已经成为共产主义国家,不能再让 越南成为共产主义国家。 ——美国越战纪念 碑
越南战争背景:
1、二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在全球 实行争夺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 2、《日内瓦协定》签订后,越南出现南北对立 的政权,为统一问题,南北斗争激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