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营市推动干部干事创业正向激励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激励全市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凝聚推动
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加快推进美丽幸福新东营建设,结合我市实
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正向激励应当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鲜明导向。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为实干者鼓劲、为改革者撑腰,让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真抓实干、
埋头苦干,扎根基层、倾心为民的干部受尊重、有地位、得实惠。
(二)坚持以人为本。对干部既从严管理又关心爱护,注重政治
上关怀、精神上鼓励、经济上激励、生活上关心,为担当作为、
干事创业的干部加油鼓劲。
(三)坚持客观公正。突出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严格标准、
严格程序,不搞平衡照顾,支持和鼓励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
干成事的干部。
(四)坚持依法依规。严守纪律规矩,严格政策规定,防止把激励
变成“福利”、把爱护变成“庇护”。
第三条 应当给予正向激励的情形:
1.推动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落实,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成
绩显著的;
2.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成
效明显、贡献突出的;
3.在推进党的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脱贫
攻坚、拆违治乱、金融稳定等重点工作中积极作为,取得突出成
绩的;
4.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取得重大突破,产生重大效益和深远影响
的;
5.在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出色完
成任务的;
6.在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任务中取得重大突破、发挥
关键作用、作出重要贡献的;
7.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贡献突出的;
8.在服务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中主动作为,推动企业做优做强
做大、成效显著的;
9.在处置重特大事故、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等工作中,敢
于负责、应对有力、科学处理,有效减免损失、挽回影响的;
10.长期在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工作,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取得突出成绩,群众高度认可的;
11.服务和改善民生,落实民生政策、发展民生事业、推进民生
实事成效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
12.维护群众利益,主动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置侵
害群众利益重大事件,及时挽回群众重大损失的;
13.为干事者负责、为改革者担当,旗帜鲜明地支持干部干事创
业,推动良好政治生态形成、产生积极影响的;
14.坚决同违纪违法行为、不正之风作斗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
15.在争创国家级集体荣誉中勤奋工作、奋力开拓,作出重大贡
献的;
16.获得省委、省政府及以上表彰的;
17.被省委、省政府及以上列为先进典型予以宣传学习的,或探
索的先进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的;
18.单位在全市综合考核或全省专项考核中位次靠前、前移幅
度大,在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19.年度考核连续评定为优秀等次,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成绩
突出的;
20.在其他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
第四条 正向激励的主要措施:
(一)政治关怀
1.对政治过硬、廉洁勤政、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贡献特别大、实绩特别突出的,优先破格
提拔。
2.对勇挑重担、积极作为、表现优秀的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优
先确定为后备干部,优先推荐或安排参加高层次培训,优先推荐到
发达地区、上级部门挂职锻炼。
3.对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机关干部,优化培养路径,优先
安排联系企业、驻村帮扶、担任“第一书记”,到基层或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一线挂职锻炼。
4.对长期在基层一线或从事急难险重工作的干部,经本人申
请、组织同意,可在一定范围内择岗交流,多岗位培养。
5.加大防错容错纠错力度,对在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中出现失
误过错的干部,最大限度给予容错和免责,保护干部的积极性。
6.从严查处诽谤诬陷行为,对受到诽谤、诬告、严重失实举报
的干部,及时澄清事实、为干部正名,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为大
胆负责、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壮胆。
7.积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加大对不担当不作为、不胜任现职
干部调整力度,腾出岗位优先安排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干部特
别是基层一线优秀干部。
(二)精神鼓励
1.对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通报表扬、
嘉奖、记功。
2.分领域、分层次深入挖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典型,对事迹
突出的,予以表扬激励,进行宣传推广,让担当作为者更有尊严、更
有地位。
3.对基层选树的先进典型,优先向省委、省政府及以上推荐作
为表彰人选。
4.每年调剂一定数量的考核“优秀”等次名额,专项激励作出突
出成绩的干部。
(三)经济激励
1.对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中成绩
优异、实绩突出的干部,给予物质激励,由各级财政统筹安排专项
资金。
2.对受到记功奖励,或受到省委、省政府以上表彰的干部,给予
物质激励。
3.工资、奖金、补贴增长以及职称评定等,向基层干部倾斜,优
先予以保障。
4.对公务员奖金、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等,根据年度考核结
果、工作贡献度等,合理确定发放比例;对精神文明奖等,鼓励单位
探索创新发放办法,实行差别化发放,体现奖优罚劣。
(四)生活关心
1.完善谈心谈话制度。落实“双向约谈”制度,领导同志要经常性
与干部“面对面”谈心交流,及时倾听干部诉求。在干部碰到困难、
遇到挫折、受到委屈时,主动谈心谈话,帮助缓解压力、疏导情绪,
保护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2.实行定期走访制度。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个人身患重病
的干部,及时走访慰问,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给予补助或救助。
3.完善健康查体制度。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健康查体,邀请
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和服务。对作出突出贡献、受到重大表彰
的干部,有计划地组织健康疗养。
4.健全带薪休假制度。对因工作原因不能休年假的,安排调休;
确实不能调休的,按规定支付相应报酬。
5.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干部,在配偶工作调配、解决两地分居等
方面优先安排。
第五条 各县区、市直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
施细则,抓好执行落实。
第六条 本办法由市委、市政府负责解释,具体解释工作由市委
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承
担。
第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