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注射液工艺规程***********有限公司鱼腥草注射液工艺规程(一)产品概述产品名称:鱼腥草注射液剂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规格:10ml/支,每1ml相当与原药材2g.。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有鱼腥味。
包装规格:10ml/支×5支/盒×120盒/箱批量:60L批准文号:待批(二)处方和依据1. 处方:原辅料处方量规格每100支量鱼腥草 2.0kg 提取液聚山梨酯80 3g 分析纯氯化钠9g 分析纯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000ml每千支量鱼腥草20kg 提取液聚山梨酯80 30g 分析纯氯化钠90g 分析纯注射用水适量稀释至10000ml每批量鱼腥草120kg 提取液聚山梨酯80 180g 分析纯氯化钠540g 分析纯注射用水适量稀释至60000ml2. 依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二部(四)生产工艺操作过程及条件4.1原辅料的领取根据本工艺处方及生产指令,车间领料员填写领料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后,按“原辅料领用发放规程”到原辅料仓库领取辅料。
领料前,认真核对所领辅料的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用及检验合格报告单和辅料放行单,核对无误后,称取规定量的辅料,需拆零称量的辅料,可以整件领取到车间称量室称量,剩余辅料包装密闭,挂上物料标签,并填上品名、批号、当次称量日期、剩余量,称量人签名。
仓库保管员及车间领料员分别称量及复核,并在领料单上签字,运至中药提取车间,同步填写生产记录,与下工序进行交接。
4.2提取冷凝取药材饮片,置提取罐中,以水浸没药材为度,冷浸1小时,加温至100℃,提取2小时,收集冷凝液,用整洁密闭的容器在洁净取样车内进行提取冷凝液的采集(洁净级别不低于10万级)。
转入小容量注射剂车间,进行注射剂的配制。
4.3 配制4.3.1 配制的洁净级别为10万级洁净区。
配制应检查生产指令内容与生产所用的原辅料进行核对。
取检验合格的鱼腥草蒸馏和辅料聚山梨酯80、氯化钠,清洁后脱去外包,消毒后经传递窗传至配制室,核对生产指令及处方,然后进行称量。
4.3.2 先向浓配罐内加入1/3量的合格的注射用水。
4.3.3 按照原辅料顺序进行投料,搅拌至全溶。
4.3.4用钛棒过滤器过滤至稀配罐。
加注射用水至规定体积。
4.3.5 测试半成品,检验合格后再用钛棒过滤器过滤,进行灌装。
4.3.6 称量前应该对原辅料品名、批号、生产厂家、规格等,应与检验报告单相符。
调换原辅料供应商时应有小样试验合格单或已经经过验证的报告。
4.3.7称重前应先对称量器(定期由计量部门校验)校零,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称量,称量时必须有复核人,操作人和复核人均应在称量原始记录上签名。
处方必须复核按处方量的100%投料。
4.3.8配料前应对配料罐的容量进行验证。
每一个配制罐必须标明配制液的品名、规格批号和配制量。
4.3.9配制时,每一种原辅料的加入和调制,必须由核对人确认并做好记录。
配制过程中的温度调节和配制的最后定量均要有复核人确认,并有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字。
4.3.10药液配制完毕后,须按半成品质量标准(含量、pH等指标)进行检查。
使用的注射用水在80℃以上保温,或65℃以上循环保温。
4.3.11易产生粉尘的原辅料在投料前进行前处理,如用水润湿。
4.3.12滤棒按品种专用,用于同一品种连续生产时要每天清洗消毒。
4.3.13凡接触药液的设备、管道和容器等,应根据品种制定清洗要求,定期用清洁剂进行处理。
更换品种时必须用清洁剂处理,处理后应用注射水洗涤至清洁。
4.3.13药液经含量、pH检验合格后方可精滤,精滤药液经澄明度检查合格后才能灌装。
药液的精滤用孔径为0.22 µm滤膜进行过滤,使用前滤膜用注射用水漂洗或压滤至无异物脱落,并在使用前后做起泡点试验。
精滤药液的盛装容器应封闭,并标明药液的品种、规格、批号。
在精滤过程中,如发现过滤压力突然下降或过滤速度突然加快,则应重新测试滤膜的完好性。
4.3.14药液自配制至灭菌应在24小时内完成。
4.3.15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进行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后方可继续向下工序传递。
4.3.16工艺要点:(1)所领辅料必须有检验合格报告单及物料放行许可证。
(2)领取时,必须逐件检查物料质量,发现不合格时应拒绝领取。
(3)进入称量室的辅料,其外包装必须进行除尘处理,凡与当日生产无关的辅料不得进入称量室。
(4)所领辅料称量前必须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经称量的辅料应装入洁净容器内,并挂上物料标签。
(5)衡器每次使用前应调零校正,并定期由计量部门校验,作好校验记录。
4.4 洗安瓿4..4.1理瓶、粗洗工序的操作在一般生产区;安瓿精洗洁净级别为10万级洁净区。
4.4.2 安瓿用经0.45um微孔滤膜过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注射用水进行洗瓶。
4.4.3洗涤后的瓶子应进行清洁度检查。
洗净的瓶子在存放和传送时,应在万级洁净区。
4.4.4洗净的瓶子应在4小时内灭菌。
4.4.5冲瓶用水管道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并做好有关记录4.4.6生产结束,按设备清洁规程处理设备,按清场管理制度清场。
4.4.7 安瓿干燥灭菌4.4.7.1烘干灭菌洁净级别为10万级洁净区。
4.4.7.2洗涤后的安瓿应进行干燥、灭菌和冷却,在320℃,5分钟对瓶子烘干灭菌。
4.4.7.3灭菌后的安瓿应立即使用或清洁存放。
4.4.7.4 灭菌烘箱的冷却段设在万级洁净区。
干燥灭菌后的瓶子应进行清洁度及澄明度检查。
灭菌后的瓶子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如已超过,则必须重新灭菌或重新洗涤灭菌。
4.5 灌封4.5.1配制完毕后,进入灌封工序。
灌装管道、针头等使用前,用注射用水洗净并煮沸消毒,必要时应干燥灭菌,软管应选用不脱落微粒的药用软管。
灌封的洁净度级别为万级洁净区。
4.5.2开始灌封后,应及时抽取半成品检查装量、澄明度、封口,应严密光滑。
随时查看灌药情况,每隔2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
为了保证注射液剂量,灌装时应将瓶壁粘附量计算在装量内,按《中国兽药典》规定的注射液增加装量标准,增加规定量。
装量为10.0ml~10.5ml/支。
4.5.3灌封的半成品应在4小时内灭菌。
4.5.4生产结束,按设备清洁规程处理设备,按清场管理制度清场。
4.5.5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4.6灭菌检漏。
4.6.1灭菌检漏在一般生产区进行。
4.6.2 按照灭菌柜(采用双扉式)操作规程进行灭菌,温度为115℃,灭菌30分钟。
4.6.3 升压与降压不可过快,以防药品受热不均会爆瓶。
灭菌柜应定期再验证,定期校验温度计、压力表,测定柜内温度的分布均一性。
4.6.4每批灭菌前,应核对品名、批号、数量等。
4.6.5灭菌时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密切注意温度、压力、时间,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6.8 灭菌后的产品应进行检漏。
检漏的真空度必须在﹣8kPa以上。
4.6.6灭菌结束后出料后,仔细清除灭菌柜中遗漏的半成品,以防混入下一批。
生产结束,按灭菌柜设备清洁规程清洁设备,按清场管理制度清场。
4.6.7配制、灌封、灭菌的过程应24小时内完成。
4.7 灯检4.7.1 灯检操作在一般生产区进行。
4.7.2 按岗位操作法进行灯检。
逐支目检,一次只能抓起3支,并在15秒钟内完成。
4.7.3 单个灯检人员连续灯检时间不宜过长,每工作2小时眼睛休息10分钟。
4.7.3 灯检操作人员的视力应在0.9以上,每年检查一次。
4.7.4 检查后的半成品应标明检查者的姓名或标记,由质量管理部生产现场质监员随时抽检,不符合要求者要返工重检。
4.7.5 合格品、待验品、不合格品应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4.7.6 灯检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分类记录,标明品名、规格、代号、批号、置于盛器内移交专人处理。
4.7.7 每批结束后,按清场要求清场。
4.7.8 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
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4.8印字和包装4.8.1印字和包装操作在一般生产区进行。
4.8.2 操作前应该对半成品名称、规格、批号及数量是否与领用的包装材料、说明书、标签一致。
4.8.3 打印的批号应与生产指令一致,其编制方法应符合相关要求。
4.8.4装盒、装箱后应有复核员核对数量,无误后方可贴封口签、封箱。
4.8.5包装结束后认真清点标签的领用数、实用数、剩余数和损坏数,剩余包装材料应及时退回仓库。
已打印批号的剩余包装材料和损坏的包装材料清点数量后,由质监员监督销毁,并做好记录和签名。
4.9 更换品种时,必须将顶棚、墙面、地板用消毒剂擦拭干净。
接触药物的容器、器件洗涤干净后灭菌。
工具、台板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消毒剂擦洗;10 洁净室不得安排三班生产,每天必须有足够时间用于消毒,更换品种时也必须至少有6小时的间歇。
11 工艺质量监控要点:工艺质量监控要点12 所执行质量监控的操作规程:(五)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5.1原辅料卫生5.1.1原辅料进入车间前,必须在脱包间去除外包装或对外包装清洁灭菌后,经传递窗进入车间。
5.2称量、配料必须在称量间,配料间进行,以防在称量配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的污染。
5.3设备容器具卫生。
5.3.1凡与兽药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耐腐蚀,不与兽药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作用。
5.3.2设备的传动部件和管道要密封良好,要防止润滑油对兽药的污染。
5.3.3严格按照设备清洁规程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接触兽药部位应进行消毒。
5.3.4生产所用器具按其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并进行消毒,按规定存放、领取、使用。
5.4生产介质卫生:5.4.1空气净化:整个车间密封,进入洁净车间的空气经三级过滤净化,洁净级别达到相应标准,温度18℃~26℃,相对湿度30%~65%,并按规定对空气定期进行消毒。
5.4.2工艺用压缩空气经过滤器过滤,并定期检查。
5.4.3纯化水和注射用水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
5.4.4饮用水按《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规定定期检测。
5.5工艺卫生5.5.1中间产品应放在洁净容器内,以防止污染。
5.5.2各生产操作间应洁净,每天上班前用臭氧灭菌30分钟、局部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
5.6各关键工序的卫生:5.6.1物料程序: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单向顺流,无往返运动)。
5.6.2配料工序工艺用水为注射用水,清洁设备和容器的最后一遍洗涤用水必须是注射用水。
5.7人员卫生:5.7.1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在工作期间,每年体检一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及皮肤病患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不得直接从事兽药生产。
5.7.2人员净化程序:a、进入一般生产区:人员→门厅→更拖鞋→换工作鞋→脱外衣→穿一般工作服→在缓冲间洗手→进入一般生产区b、进入万级、10万级洁净区:人员→门厅→更拖鞋→换工作鞋→脱外衣→穿一般工作服→在缓冲间洗手→换洁净工作鞋→脱一般工作服→穿无菌服→在缓冲间洗手、消毒→万级(10万级)洁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