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在兵改工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王振江
2003年12月3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我们满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兵改工二十周年这个难忘的日子。今天,我们大家集聚在一起,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在此,我代表一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及广大职工,向原师级老领导、退休老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荣获为“企业功臣”的二十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们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而英勇献身的战友们表示深深的怀念!向亲临大会采访的新闻媒体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二十年前的场景油然而生。那就是1984年1月1日,随着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一声令下,我们这支队伍齐刷刷地站在了军旗面前,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极不情愿地摘掉了那心爱的领章和帽徽。接下来,下面的议论声,唉叹声不绝于耳,有的甚至流出了久不轻弹的伤心的泪水,这一切,充分表达了对铁道兵的挚爱,对这支队伍的眷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此情此景,与其说是庄严的场面,还不如说是悲壮的一幕。是啊,当兵少则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军旅生涯结束了,新的征程、新的考验、新的挑战开始了。
同志们,二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属于我们自己心目中的节日的时候,我们便情不自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思绪万千。现在,我以“昨天、今天、明天”为时段划分,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主题,来回顾我们铁道兵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军魂与风采,来展示我们二十年搏击市场风浪的智慧与辉煌,展望我们今后漫漫征程中的奋进与希望。
——回顾昨天,我们倍感光荣和自豪。
诞生于1948年解放战争硝烟中的铁三师,历经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及渡江战役的洗礼,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1951年2月,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嘹亮军歌,奉命担负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在朝鲜整整三十个月坚苦卓绝地战斗和三个月的复旧工程施工中,广大指战员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凭着顽强的斗志和智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与兄弟部队共同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中是这样概括的:“他们的品德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电影《激战无名川》,就是铁三师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生动写照。1953年班师回国后,我们这支队伍身背一顶帐篷,手牵两根钢轨,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充分展现了铁道兵“艰苦奋斗、志在四方、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革命情怀和峥峥风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后参加了鹰厦、漳龙、湘黔、襄渝、京通、嫩林等铁路建设的施工会战,以实际行动谱写出“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动人诗篇。1964年,我们奉命开进祖国北部边陲——大兴安岭,担负着绿色宝库的开发任务。那里无霜期不到100天,最低温度达零下52℃,被人们称为高寒禁区,地方一些队伍三进三出站不住脚,而铁道兵却以“高寒禁区脚下踩,人间奇迹我来创”的顽强毅力,战林海,踏雪原,在大兴安岭20年如一日,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惊天动地的伟业,把铁三师的身影和英名永远刻在了大兴安岭的崇山密林中,使铁道兵的军魂至今仍在大兴安岭的山谷间回荡,如今,当人们一提起大兴安岭就自然联想起铁道兵。这就是我们的光荣,这就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面对今天,我们饱尝成功的喜悦。
今天的十三局一公司,已抖落了夕日的硝烟与征尘,展露出搏击市场风浪的雄风与睿智,跻身于建筑企业的百强行列,走上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之路。兵改工后的二十年中,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市场竞争和生死存亡三大考验;实现了由军队生产型向企业生产经营型、由单一修铁路向多领域施工、由劳务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三大转变。为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制定了“立足大连、竞争广揽、发挥优势、外向发展”的经营策略和“抢抓竞争机遇、坚持科技领先、争创行业一流、奉献精品工程”的经营理念,同时培育出“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和“市场第一、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并确定了“强企富工”的企业宗旨,形成了“说到做到”的企业作风。
二十年中,我们发扬铁道兵的优良传统,迎着困难上,顶着风浪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施工能力越来越强,承揽任务越来越多,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企业的经营领域和地域越来越宽。2003年,我公司承揽工程已突破14亿大关,为改工初期的140倍,为2000年的3.7倍;完成施工产值10多亿元,为改工初期100倍;专业技术干部已达800名,其中,高级专业人才44名,已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施工领域从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扩大到机场、码头、水电、核电、高层建筑。同时,在桥梁领域又攻克了钢管拱桥、钢栈桥、斜拉桥、悬索桥等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施工项目。施工地域以沈阳公司、西北公司、道桥公司为先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根据地业已形成,其他公司星罗棋布,遍布全国12个省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从大兴安岭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从辽东半岛到黄河两岸,从长江三角洲到乌江天险,从黄土高坡到戈壁沙滩,到处都展示出我们这支队伍的风采,到处都闪耀着我们铁军塑造的丰碑灿烂。
这里,我仅采拮一组镜头,请大家回味:
1985年5月,我们首次中标承建的大连市富丽华大酒店基础工程,提前工期88天,被评定为优质工程。
1985年10月,我们在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会战中,以劈开南关岭、韩家岭、转头山、玛子山、那屯山,筑路26公里的佳绩,在辽东半岛留下了“善打硬仗的筑路铁军”的美名,并被国家评定为优质工程,被辽宁省政府授予“施工先进单位”和“省级先进企业”称号。
1987年5月,我们参与施工的大连市香炉礁高架立交桥工程,被评定为省级优质工程,并获国家银质奖章。
1989年6月,在沈大高速公路重中之重的难点工程——普兰店海湾大桥建设中,荣获交通部优质工程奖牌,并被大连市政府授予“施工先进单位”。
1991年7月,我们在铁岭发电厂取水头部工程施工中,在柴河水库50多米的深水建成双钢壳沉井取水塔,创出“亚洲之最”,并被中铁建总公司评定为优质工程。 1990年10月以来,我们挺进西北,先后在宁夏建成了宝中铁路中卫黄河特大桥、灵武铁路黄河特大桥、包兰铁路复线三盛公黄河特大桥、石中高速公路吴忠黄河特大桥。在四跨黄河中,首次采用的桥梁架设多点顶推新技术一举成功,打破了桥梁界“十顶九裂”的断言,填补了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页空白。成功地实施了连续梁多点顶推新技术,利用移动支架造桥机架设简支梁和悬臂挂篮灌注桥梁新工艺,获得国家级工法,并获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
在辽宁,可以这样讲,有高速公路修建,就有我们的队伍参战,我们先后在沈大、沈本、丹本、沈山、海盘、锦朝、锦阜高速公路建设中,专啃硬骨头,被誉为“善打硬仗的筑路铁军”,总经理关兴华被辽宁省政府授予“筑路功臣”,我公司被省政府授予“先进施工单位”。
在宁夏,我们在古王、银古、中宁等高速公路施工中,以施工速度快,质量精良闻名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盛赞我们为宁夏交通事业和西北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副总经理张日洲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授予“筑路功臣”称号。
1990年以来,我们在宝中、灵武、丰准、梅坎、包兰、西康、内昆、神延、达万、京九、横南、秦沈、渝怀、宣杭等十多条铁路建设中大显身手,连获殊荣,彰显了企业的雄厚实力。其中,京九铁路赣南段工程被评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和“首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秦沈客运专线辽河特大桥采用ZQJ800型移动支架造桥机架梁,该项科技成果被评为“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渝怀铁路黄草乌江特大桥,堪称“中国铁路第一跨”,我们攻克了正线大跨度,大直径桩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灌注的技术难关,使我公司的桥梁施工技术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十年来,我们一公司不但在国家铁路、公路、水电等重点工程建设会战中屡建奇功,而且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也崭露锋芒。
大连市疏港路、东北路、振兴路、旅顺南路、大连新港,北良港、大连快轨、天津轻轨及武汉绕城公路、太原滨河路、内蒙呼和浩特机场路、沈阳桃仙机场、银川河东机场、浙江金华义乌江自铆式悬索桥、浙江余饶兰墅大桥等市政工程建设中,也留下了我们“铁军”的美名。
二十年来,我公司取得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1顶,优秀工法32项,获局级以上优秀工程60项。并已成为“辽宁省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誉单位”、“AAA级信用企业”和“百强企业”。公司领导班子被集团公司评为“好班子”和“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二十年风雨兼程,我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二十年耕耘收获,我们共同分享着成功的快乐。回首二十年,真可谓是一路坎坷一路搏,一路建设一路歌;真可谓是前进的二十年!创业的二十年!胜利的二十年!在这里,我代表公司党委向二十年来为企业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望明天,我们充满信心与希望。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的时候,国际国内形势发生许多新变化。我们企业既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加入WTO,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我们推上了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这与兵改工相比,所不同的是挑战和考验将更加严峻,生存和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但是,我们坚信,我们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拼搏,能征善战的铁道兵的优良传统,有20年来积累起来的企业经济、物质、文化基础,有在全国建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建桥名片,有一大批效忠企业的技术、管理人才,有广大职工追求小康渴望发展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有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坚强领导班子,我们就一定能够把企业做优做强,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广大职工带向全面小康,我们企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回溯源头,传承使命,朝着“实力雄厚、信誉卓著、效益一流、强企富工”的现代优秀施工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各位老领导身体健康,晚年幸福!天天有个好心情!祝广大职工及家属新年快乐,事事如意!一年更比一年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