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三重解读1与时俱进是一个以时代特征为基础的动态概念,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要求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在实践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要求她在领导国家各项事业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要求党员和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
与时俱进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贡献。
从不同视角观察,与时俱进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具有广阔外延和丰富内涵的科学范畴。
一、与时俱进外延视角的四个工具理性范畴从工具实用性视角看,与时俱进是多向度的方法手段和科学范畴。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2针对不同的“关系”,与时俱进具有多重的相互关联而又有所不同的层次指向,至少有四层涵义。
第一,它是解决新问题的新的工作方法。
江泽民明确指出:“推进改革也好,促进发展也好,维护稳定也好,都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发展新的思想理论观念,找到新的方式方法,掌握新的领导本领。
”3理论发展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我们的新认识、新思想、新观点,一定要落实到更好地指导实践上来,落实到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这是我们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推进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
”4由此可见,与时俱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方法。
开创工作新局面,必须创新工作方法。
在质的规定性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新、旧两类。
所谓旧方法,就是解决以往问题中使用过的方法;所谓新方法,就是以往没有使用过的创新性的方法。
有些旧方法解决旧问题有效,解决新问题同样有效,但是,也有些旧方法面对新问题则束手无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需要回答和解决各种各样的新课题,因而需要有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实行新的工作方法。
邓小平指出:“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
”江泽民也说:“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
我们必须与1 作者李焕云,河南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63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63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5在过去的方法不灵的情况下,必须采取能够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
总结实践新经验,同样需要创新工作方法。
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新形势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而总结新经验,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
要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现象中抓住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善于从那些适合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经验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把那些具体的实践和做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经验更具有条理性、综合性、典型性、指导性,发挥出更大的指导作用。
第二,它是分析新情况的新的思维方式。
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决定个人成就和生活方式,也决定着一个单位的成绩和一个地区的生存方式。
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任务,就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有全新的思维方式。
江泽民反复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6与时俱进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新形势,观察、分析、解决新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创新时代需要创新的思维。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
”7这说明,其一,任何思维方式都是历史的、具体的。
其二,任何思维方式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是时代的产物。
其三,任何思维方式的变化都将对社会实践、个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背景下,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都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能力。
创新思维方式的根本目的,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
创新思维就是综合运用正确概念或通过形象思维,在解决理论、实践、生活问题时在人们大脑活动中出现的一种有价值的新思想和心理取向,就是要从某些事实中更深一步地探索新关系、寻找新答案。
在加入WTO 后,江泽民用了一个双赢的理念,就是与时俱进思维方式解决重大问题的典范。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我们进行艰苦的努力,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第三,它是昂扬向上的新的精神状态。
江泽民在“5.31”重要讲话中,明确地号召人们“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他在党的十六大上又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显然,与时俱进就是一种精神状态。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就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
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要坚持马克思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63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63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站在时代前列,站在实践前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就要有敢闯敢冒的勇气。
江泽民说:“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8邓小平也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在不平坦的前进道路上,惟有敢闯敢干的精神,才能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到达目的地。
当然,敢闯敢冒都是基于科学分析和规律把握上的,决不是盲目蛮干。
第四,它是实事求是的新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一脉相承性和不断发展性。
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是解放思想,本质和基础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振聋发聩地高呼:“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9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江泽民强调:“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10与时俱进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解放思想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拓展和升华。
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是简单地脱离实际地求新、求进;实事求是也不是简单地无原则地就事论事。
与时俱进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本质要求,真正的创新绝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想和标新立异,必须尊重实践,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内涵一致、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解放思想侧重于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侧重于客观实在性,与时俱进则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发展性,从赋予了党的思想路线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与时俱进内涵视角的三个基本价值理性要求从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看,与时俱进是具有多重追求和丰富内涵的科学范畴。
党的十六大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就要求我们,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一,体现时代性。
体现时代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必须体现其赖以产生的8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39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4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时代背景的基本特征,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充满时代气息,代表时代趋势,不断进行创造性工作。
首先,具有时代眼光。
江泽民强调:“要大力拓宽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
”11具有时代眼光,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时代意识,学会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把中国的问题放在回答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中研究,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其次,紧跟时代步伐。
新的世纪,正处在一个大变动、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与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情况已大不相同。
中国的基本国情与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社会、与诞生列宁主义的俄国的情况也大不相同。
现在的中国与50多年前、20多年前的中国也大不相同。
这就要求我们自觉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站在时代前列,研究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开创工作新局面。
体现时代性,根本在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强调“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就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各项工作。
第二,把握规律性。
把握规律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应当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固有规律的科学反映。
只有善于总结新的实践、新的经验,从中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使之上升为理论和原则,才能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
把握规律性的核心问题,是把握“三大规律”。
一是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是认清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把我们党建设好。
邓小平在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时,特别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为了把党建设好,江泽民多次要求深入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