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姓 名 张兆瑜 学 号 ****************
专业年级 英语2007级
指导教师 常娟 职 称 讲师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
The Reflection of American Dream in the Literature
2)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文学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现实。美国文学中一个个的文学形象代表了各种各样的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梦就以不同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本文选取《愤怒的葡萄》、《红字》、《穷小子狄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些作品分析了美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美国梦的表现形式,解释了美国梦从兴起走向衰落的原因,剖析了美国梦的本质内涵。而本文则从论述美国文学中美国梦的演变过程入手,以不同时期的美国文学作品为对象,论述了”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的不同表现,旨在对美国文学中体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梦进行分析,使得我们对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American Dream; literature; Reflection;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族裔中,”美国梦”有着不同的表现,它是始终贯穿于美国文学之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奋斗达到成功。文学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现实:有的作品反映美国梦的开拓精神,有的体现美国梦的实现,有的体现了美国梦的幻灭,有的是在解构美国梦。美国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现出不同时期的美国梦,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从产生到当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种变化又是与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研究不同时段美国梦变化的原因以及它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揭示美国梦的本质,从而了解美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
2. 总述美国梦的基本内涵以及历史背景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3 2.1.Definition of American Dream
“美国梦”的定义和内涵
“美国梦”从广义上讲,指作为”民主,平等,自由”国家的理想;从狄义上讲,指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获得成功的梦想。”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聪明,勤奋与坚韧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特征。美国梦本身就是个多元化的概念,就个人而言,它既指物质领域的追求财富,金钱,地位荣誉等,也指精神价值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完善。
美国梦作为美国特有的精神追求,作为美国人民特殊的精神力量,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美国文化、历史、社会、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是贯穿美国文学始终的重要的主题。
2.2. 美国梦的历史时代背景
300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般而言,“美国梦”包含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这些要素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也必须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看。
18~19世纪的欧洲,贵族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等级森严、财富分配不公、宗教歧视严重……孟德斯鸠、笛卡尔等启蒙运动的先驱,开始对美国这块神奇的土地赞颂不已,这也燃起了弱势群体的“美国梦”。
18世纪来到美国的移民都是欧洲的弱势者,当他们来到还是殖民地的美国时,政治平等的要求就格外强烈,也自发地落实了民主。于是,“平等权利”成了“美国梦”的一个内涵。
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开始了工业化。欧洲来的移民更多地进入纽约、芝加哥、底特律等新兴的工业城市。从此,“美国梦”有了新的内涵。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奋斗起家的工商业巨子。比如依靠个人发明而创立通用电气公司的爱迪生,采石油的洛克菲勒,搞银行的摩根,发明汽车生产线的福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4 起家寒微,但通过勤奋终于创立了自己庞大的事业,成为传奇人物。
到了21世纪的信息时代,微软的比尔·盖茨、雅虎的杨致远以及GOOGLE的三个创立者变成了“美国梦”的新偶像。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年纪轻轻就积累了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资产。他们活生生的故事似乎表明,只要有智慧,有天才,在美国就可以成功。
3. 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美国梦
3.1.美国梦中拓荒精神在《愤怒的葡萄》中的表现
美国梦的最原始的精神表现为拓荒精神。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精神主要表现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开拓精神 ,自我实现、自我奋斗的开拓意识 ,求实创新的民族气质。
可以说美国的历史是一部拓荒史,而几乎每个美国家庭,都可以看作这个历史的缩影,先辈作为开拓者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不断的斗争,把人类的能力和智慧发挥到了极限,而每个个人又可被 看作家庭的缩影,每个美国人从生下来开始,就要面对不断的挑战,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样的独特生存氛围,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文化。用著名历史学家康马杰的话说,美国人从来不知道失败,贫困或压迫,他们培养了这样的信念——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除非绝对胜利否则就绝不甘心,他们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从一个打着赤脚的小孩身上看到未来的总统和亿万富翁。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险怒的葡萄》是一部
充分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被称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由于小说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破产农民大迁移的真实情况,被评论界称为”二一年代大萧条的史诗”。中外学者己对这部巨著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解析,如从作品的语言和结构特色,从作品章节,从生态批评角度以及文中“葡萄”的象征意义进行了阐述,这使得我们对这部作品能获得更深层次的了解,然而始终贯穿美国文学的永恒的主题”美国梦”只被少数学者稍稍带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分析。实际上斯坦贝克通过《险怒的葡萄》既表达了美国梦物质上的幻灭,又充分肯定了美国梦精神上的实现。
最初的美国梦体现为拓荒精神。美国早期作家用札记、游记等形式表现拓荒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5 者在新大陆的开拓探险生活,拓荒精神成为种植园经济时期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库柏的《边稠五部曲》展现了拓荒者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新大陆实现自己的梦想。惠特曼也积极歌颂劳动和普通劳动者,这种拓荒梦表现为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发财的希望,这种乐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险怒的葡萄》里仍然有所表现。
作品的背景是美国经历了黄金二十年的发展之后进入了大萧条时期,广大的农民被迫背井离乡,纷纷西去拓荒谋生。斯坦培克的《愤怒的葡萄》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
小说中约德一家是美国中部俄克拉荷马州的农民,由于经济大萧条和连年的旱灾使他们负债累累,以致他们西去谋求生路。约德家其他成员也和爷爷一样,认为只要能去西部,一家人团结在一起,有足够的劳动力,辛勤劳作,一定会过得幸福的。所以在约德一家人以及破产农民心中,西部加州是福地,于是他们带着开拓新生活的美好梦想,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历经途中艰辛和磨难,即使身心疲惫,依然没有放弃希望。所以当他们一望见远处的加州的果园时,他们无比的幸福,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就劳动,似乎幸福就在眼前,}唾手可得,以致于暂时地抹去爷爷过世带来的哀伤。
诺亚说:”真奇怪……死了爷爷,我井不觉得比以前有什么两样。我不比以前更难过。”
“都是一样,”凯绥说。”爷爷和老家是一回事。”
也许正应了一句话,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木都是异乡,是先人流浪的最后一站。正如当初约德家爷爷为了夺得土地,消灭了印第安人,消灭了蛇。那这次失去故土以后,仍然可以有个新的家乡。美国文化的流动性为个人远走他乡提供了文化上的依据,个人随时可以开始漂泊,在漂泊中寻觅。美国梦里那种拓荒,积极乐观的精神也鼓舞着美国人的流动,所以对于约德一家以及其他破产农民血言,只要通过奋斗就一定会过上快乐和富足的生活。
然血他们的梦想从最初踏上加州土地的那一刻就注定开始逐渐幻灭,因为加州的一切井不像他们想像的那么美好,等待他们的仍然是失业、饥饿和困苦。农场卞利用剩余劳动力压低佃农的工资,以致于许多农民流离失所,根木无法糊曰,各地势利也敲诈勒索和迫害流浪的农民。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6 约德爷爷的梦想也己幻灭,约德爷爷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得土地,希望能在自己的故土上安享晚年,却被无情地驱除出家园。
约德一家尤其是妈妈深信美德加劳动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约德妈妈勤劳善良,是家庭的卞心骨,她努力地维持着家庭的完性,相信家人努力的劳作就能克服困难。可爷爷和奶奶相继去世,诺亚在临近加州边境时离去,接着凯绥和女婿利尼又离开了家庭彻底解体,妈妈最简单的梦想
都无法实现,更别说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所以说,从物质角度上讲,约德一家以及其他破产农民们的美国梦想己彻底的破碎,然血美国梦并不是单一的,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精神上,道德上的提升,以及勤奋与坚忍不拔的乐观精神才是真正美国梦的升华所在。在《险怒的葡萄》中尽竹移民们的物质梦想己被粉碎,但他们从不放弃
希望和努力的精神却早己升华。
3.2.自由梦与民主梦在《红字》中的体现
历史还在继续。美国梦虽然一开始带有强烈的宗教气息,到了19世纪却渐
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色彩。法国人托克维尔关于美国民主的报告把世界的眼光
重新带回到这块一度被遗忘的土地。美国成为人们公认的大实验基地,而美国实
验的重大成果—民主的政治方式,后来真的成为了“山颠之城”,成为了各国政治的范本。而有幸身临其境,投身民主进程的人们,一方面怀着深刻而方向错
误的使命感,骄傲地开拓了美洲荒野;另一方面却又怀着不可告人的挫败感和危
机感,怀疑自己是被上帝抛弃的另一个亚当和夏娃。而正是在这样的人性和神性、使命感和危机感的交织中成就了美国的民主,美国的梦想和美国的文学。
美洲大陆的移民,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移民是为了摆脱本国的封建统治和宗教迫害来到新大陆的,伴随着开拓致富梦的还有自由民主梦,他们准备在这个全
新的世界建立一座“山巅之城”创建人间的天堂!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这一梦想成为不可动摇的神话,而自由与民主成为许多诗人心目中美国的象征。
17世纪清教统治下的新英格兰是一个法官必须从政治的角度审判并无大碍的道德过失.一个宗教和法律几乎等同的社会,因此,当时的新英格兰居民毫无民主自由可肓,任何激情或进步思想都注定受到压制。尽管清教的价值观念与霍
桑时代的价值观念有很大不同.但17世纪中期的新英格兰与19世纪中期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