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1、骨筋膜容积剧减
A敷料包扎过紧:四肢损伤或骨折应用绷带 石膏或小夹板后,随着患肢创伤性水肿的 发展,使原松紧适宜的包扎物变得过紧而 形成压迫。
B严重的局部压迫:在地震或建筑物倒塌, 肢体长时间被重物挤压,或者昏迷、安眠 药过量、酗酒等原因致肢体长时间被压在 身下。
2、骨筋膜室的内容物体积剧增 A任何原因致肌肉缺血后,发生缺血、水肿
1、改善血循环:如解除所有外固定及其敷料。
2.切开减压:此为最有效的方法。在时间上,越早效果
越好,越晚效果越差。目的是解除间隔区内高压,打断缺 血-水肿恶性循环链,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加大动静脉的 压差,恢复动脉的血运,消除缺血状态。
3、防治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4、中医中药治疗:如服用四物汤、复元活血汤、 理筋手法、练功疗法
1、尽量彻底清除坏死组 织,消灭感染灶;
2、切口不可加压包扎;
3、换药时切口创面可用 凡士林纱布、生理盐水 纱布覆盖;
4、严格无菌操作,预防 破伤风及气性坏疽;
5、注意观察伤口分泌物 颜色,及时送检和选用 合适的抗生素。
1、护理目标 2、护理措施 3、护理评价 4、健康教育
2、缺血性挛缩
较短时间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 后大部分肌肉坏死,由纤维组织修复,因瘢痕挛 缩而形成特有的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如: 爪形手、爪形足。
3、缺血坏死严重(坏疽)
时间长、大范围的组织缺血,使大量肌肉 坏死或肢体坏疽而无法修复,导致截肢, 伸直进一步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而危及生命。
的恶性循环。
B挫伤、挤压伤等损伤性室内肌肉严重水肿。 C小腿的剧烈运动和过渡疲劳的长途跋涉。 D有凝血机制障碍或严重骨折移位,引起的
骨筋膜室内大血肿。
E毒蛇、毒虫咬伤而引起的严重水肿。
3、供血障碍
大血管受压损伤痉挛梗塞血栓形成。如伸 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肱动静脉损伤,断 肢再植或血管术后血流不畅,止血带使用 时间过长等造成组织缺血——渗血——水肿 恶性循环而发生本征。
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筋膜下血肿 肌肉组织水肿
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增加
肢体挤压伤 外包扎过紧
骨筋膜室内容积减少
水肿
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
静脉被压
动脉痉挛 休克 抬高患肢
渗出增加
毛细血管压上升
小动脉压下降 小动脉壁内外压力差下降
组织灌注压下降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组织灌注减少
小动脉关闭
(早期大动脉搏动仍可存在)
1、维持正常的组织灌注,皮肤温度和颜色 保持正常,末梢动脉搏动有力。
2、病人疼痛逐渐减轻直至消失,感觉舒适。
3、病人未发生骨或软组织感染。
4、病人能独立行走或借助助行器行走,能 自我护理并掌握功能锻炼和康复知识。
1、促进神经循环功能的恢复
(1)预防和纠正休克:如输液、输血。
(2)保暖:特别是室温和躯体保暖。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伸 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 的早期表现。
3.患肢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 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但应 特别注意,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上升到一定 程度:前臂8.66kPa(65mmHg)、小腿 7.33kPa(55mmHg),就能使供给肌血运的 小动脉关闭,但此压力远远低于病人的收
肌肉及神经组织进行性坏死
肌球蛋白尿
大量渗出液
酸中毒 高钾血症
肾功能衰竭
休克
心律不齐
演变过程
各种原因使骨筋膜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 (前臂8·7KPa,小腿7·3Kpa)都可使肌肉的小 动脉关闭,一般神经组织缺血2~4小时即发 生感觉异常或过敏,完全缺血8~12小时发 生不可逆损害。如果不及时有效解除室内 压力,病情将迅速恶化。安缺血程度和时 间可产生下列演变过程。
定义 病因 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临床治疗 临床护理
一、 定义
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 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 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又称急性筋膜 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 膜所构成。
常见于前臂和小腿。如不及时诊断、处理, 可迅速发展为坏死和坏疽,造成肢体残废, 甚至危及生命。
缩血压,因此还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 的血流。
上述临床表现(局部观察要点)可归纳为 “5P”症:无痛(Painless)、苍白 (Pallor)、感觉异常(Parethesia)、肌肉 瘫痪(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
原则:早诊早治、减压彻底、减少伤残率、避免 并发症。
全身症状:发热、口渴、心烦、尿黄、脉
搏增快、血压下降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 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是骨筋 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神经 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 早,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诊断和 处理。至晚期,当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 失后,感觉即消失,即无疼痛。
缺血时间 神经
肌肉 肢体
30min 2h 4h
6h 12h
功能异常
不完全坏死 永久性功能
丧失
功能改变 肌红蛋白尿
部分坏死
永久性功能 丧失
感觉 异常
主动 无力
被动 疼痛永ຫໍສະໝຸດ 性功 能丧 失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
缺血早期,肌肉出现小量点状坏死和间质 纤维化,如能迅速及时抢救,适当处理缺 血局部能较快恢复血液循环,对肢体功能 无影响。
(3)取合适体位 :以促进静脉回流,减 轻水肿和组织压力。
(4)加强观察:如意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末梢循环、皮肤色泽、感觉 及运动功能。
1、病史:伤者有肢体骨折、脱位或较严重 的软组织损伤史;伤后处理不当或延误治 疗;
2、理学检查:如组织压测定;
3、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多普勒检查循环是 否受阻;
4、实验室检查:肌肉坏死时白细胞总数和 分类均升高、血沉加快;严重尿中可出现 肌红蛋白、高钾低钠等。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 主。只在肌肉缺血较久,已发生广泛坏死 时,才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脉率 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 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