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2012

年12

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Dec.2012

第29

卷第12

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Vol.29No.12

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张琳1

徐昕然2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报编辑部,

广东佛山528000;2.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

广州510521)

摘要: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

构建这一体系的重要性是由廉洁文化的自然属性所决

定,

也是提升高校管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关键点在于建立健全高校廉

洁文化的制度机制、

监督机制、

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渗透机制,

为此才能真正增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

关键词:

高校;

廉洁文化;

建设;

机制;

构建

收稿日期:2012-09-0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2)12-0052-03

作者简介:

张琳(1966-),

女,

广东丰顺人,

编审,

研究方向为新闻学、

编辑学、

文化学。

近年来,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已成为加强廉政建设

的一项重大举措,

并取得新成效,

特别是在教育制度建

设、

依法行政、

政务公开、

政风行风建设、

领导干部廉洁

从政监督管理等方面卓有成效。

但从2011

年召开的

广东省教育系统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会暨省监察学会教

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有关数据显示,

近五年高校经

济犯罪案件82%

集中在基建、

采购、

财务、

招生、

后勤

服务等部位环节[1]

特别是基建领域建设规模大、

金投入多,

工程建设制度不完善,

已经成为高校腐败的

重灾区,

近几年落马的许多高校干部如武汉大学原常

务副书记龙小乐、

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

湛江师范学院

院长郭泽深等问题都出在基建工程上[2]

高校的学

术腐败现象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主要表现形式有,

在学

术论文、

著作的撰写、

发表、

出版过程中,

抄袭剽窃、

虚作假、

伪造实验数据;

在职称晋升、

科研立项以及科

研成果鉴定、

评奖中,

虚构材料、

骗取课题、

虚假炒作

等。

因此,

今天重提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十分必要。

校廉洁文化建设应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必须建立健全

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使之步入更为科学化、

制度

化、

长期化的轨道,

以期筑牢反腐倡廉建设的根基,

高反腐倡廉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

廉洁文化概述

在现代汉语中,“

廉洁”

通常有二义:

一指不损公

肥私;

二指不贪污。[3]

因此,

廉洁既涉及到个人在生活

与工作中的自我修养问题,

也涉及到在个人利益与他

人利益、

集体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状态和举止行为。

廉洁的反面是腐败,

即权力私化、

政不廉、

腐化堕落。

廉洁与腐败互相对立、

互不兼容,

搞廉洁文化就必须反对腐败。

一般来说,“

廉洁”

是一

个社会所提倡和认可的行为,

而廉洁文化则是指在社会群体中,

由政府倡导的、

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价值

观、

道德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

具体来说,

就是在经

济、

政治、

文化与社会生活中,

遵守公认的社会规范,

社会群体中逐渐被认同、

被普遍化的以廉洁为导向的

认知模式与行为模式。

就整个社会层面来说廉洁文化

以一种泛文化的形式出现,

比如有廉洁的职业文化、

洁的家庭文化、

廉洁的企业文化、

廉洁的行为文化、

洁的校园文化等[4]

2005

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

建立健全教育、

度、

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的具

体意见》

中明确指出:“

认真抓好廉政文化进校园工

作,

促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学校干部队伍、

教师队伍

反腐倡廉教育融合互动。”[5]

2007

年3

月,

教育部制定

下发了《

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

提出了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重要内容,

标志着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洁教育已纳入我国反腐倡廉教

育格局。

本研究认为建立健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自然重要,

但关键点在于抓好制度建设机制、

监督建设

机制、

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渗透机制,

唯此,

才能真

正遏制腐败行为。

二、

廉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

高校廉洁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没有明文的

规章制度,

只能起到软性约束的作用。

制度具有根本

性、

全面性、

稳定性和长期性特点,

要建立廉洁文化建

设的长效机制,

必须从制度上进行规范,

做到硬约束与

软约束有机结合,

才能保证廉洁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25·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必须以廉洁制度文化建设为

保证。

这就要求高校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时,

必须坚

持“

用制度管权、

按制度办事,

靠制度管人”[6]

坚持制

度性预防、

程序性预防为前提,

以制度创新构建多层

次、

宽领域、

全方位的廉洁制度体系,

积极有效地预防

职务违规,

切实推进学校廉洁制度建设。

必须高度重

视制度的贯彻落实,

要探索确保制度执行的机制。

必须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推进制度创

新,

开展调查研究,

切实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管理制

度、

行政管理制度、

权力制约机制,

落实党内监督条例,

加强民主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特别是要紧紧抓住

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

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

把手”

的监督。

必须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

序、

干部人事管理和改革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招生收

费制度以及基建工程、

大宗物资和图书采购招投标、

务公开、

校务公开、

院务公开,

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

制度办事,

靠制度管人。

在制定制度时,

一是注意突出廉洁制度的政治性、

科学性和文化性,

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先进的政治文化、

法治文化;

二是注意制度建设的群众基础,

在制度建立

之前,

充分听取和吸收高校管理者、

教师和学生的意

见,

把大家的智慧凝聚在制度建设之中,

体现出校园人

的主人翁意识;

三是制度建立以后,

把制度意义、

执行

要求向校园人广泛宣传,

提高校园人参与制度建设的

热情和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通过制度规范、

监督、

制约

等方式,

造成一种相应的舆论导向和情绪氛围上的诱

导,

以启迪校园人的思想觉悟,

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三、

廉洁文化建设的监督机制

2003

年至2011

年间,

门树廷利用自己负责学校

后勤和基建的职务之便,

索取和收受他人贿赂939

余元。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门树廷无期

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没收财产100

万元。

门树

廷一案并非个案。

这几年频频有高校领导,

尤其是主

管后勤和基建的领导,

被曝贪污,

随后牵出一系列相关

部门的人员。“

高校腐败窝”

一度成为流行词。

高校

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

清水衙门”[7]

随着高校

招生和基建规模不断扩大,

经费来源多元化,

加之其自

主决策权扩大、

更广泛地参与市场经济等因素,

高校的

经费大幅增加,

但是原有的高校监督机制相对落后,

不上经费增长的步伐。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因此,

必须加强对

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一是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立健全决策权、

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

调的权力机构和运行机制。

二是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

例,

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加强

对权力运行关键环节、

重点领域的监督制约,

提高监督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对工程建设、

物资(

备)

采购、

财务管理、

选人用人、

学术风气、

收入分配等六个重大问题的监督管理。

四是不断拓宽监督渠道,

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

专门机关和群众监督结合起

来,

建立社会监督体系,

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好舆论监

督和网络监督的作用,

形成监督合力、

增强监督实效。

五是通过自律与他律监督体系的健全,

明确监督的内

容、

突出监督的重点、

发挥监督的效能,

使党风廉政建

设不流于形式[8]

四、

廉洁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渗透

机制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形式,

廉洁文化出现在广大

师生面前的首先应是“

文化”,

既然是文化,

就应有文

化的特性。

文化是一种精神,

是社会存在中的普遍信

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

惯例,

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约束

力和驱动力。

良好的校园文化,

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

的积淀,

融合了一切积极因素,

对育人工作具有无形

的、

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廉洁文化,

就是人们关于廉

洁的知识、

信仰、

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

社会

评价的总和。

既然高校廉洁文化是在高校现存的环境

中,

广大师生对廉洁的道德化认知,

是高校在办学过程

中,

倡导和积累起来的促使管理者廉洁从政、

教师廉洁

从教和学生廉洁修身,

推动高校依法治校、

廉洁办学的

思想观念、

行为规范、

规章制度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高校校园文化和廉洁文化的有机统一体。

那么,

高校

廉洁文化建设就要旗帜鲜明地将廉洁理念和廉洁文化

模式融合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在融合渗透的过

程中,

要注重尊重文化建设的规律,

充分发挥出文化所

具有的熏陶、

感染和激励作用。

特别是要注意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中。

因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廉洁文化、

校园文化的灵

魂。

反腐败斗争必须按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

主义理想、

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诚实守信等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把是否有利于高校发展、

是否有

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

是否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为检

验长效机制的标准。

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作用在于无声

浸润,

潜移默化,

它是不断积累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

渗透的过程。

要让广大教职员工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

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把汲取廉洁文化精髓转化为大

家对高尚精神的爱好和追求,

才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本

意。

所以,

可以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上加载精神境

界、

价值观念、

道德修养、

敬业精神、

人格品德、

廉洁操

守等教育内容。

完善反腐倡廉“

大宣教”

工作格局,

全方位、

多层

次、

有目标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强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

如通过加强内部报刊、

广播、

电视、

宣传栏等传媒设

施建设,

拓宽廉洁文化的传播渠道:

利用现有的微博、

手机、

网络等,

宣传廉洁文化建设和廉洁文化活动中的

·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