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沟通与协调艺术
一、沟通是有效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途径
“沟通”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待人处事的艺术,
是抓住解决问题最佳方案和转机的一种本领,是迅速适应
人、事环境并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能进能退、保持体面的
一种学问。“沟通”得当不仅表现在仪态的适度和大方,也
表现在内在的心理容量和文化教养。有人认为:“沟通是职
业上的道具,是待人处事的度量衡”。
沟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下行沟通。即上级机关按隶属关系向下级机关传递信
息,以便上下互相了解。把上级机关或该机关首长的关心情
感向下传递,增强行政组织的团队精神。
上行沟通。即下级机关按隶属关系向上级机关传递信
息。做到两点:第一、如实反映情况,第二,适时沟通。上
行沟通也包括下级对上级的必要而正常的慰问与关心。
横向沟通。即同级组织或同事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感情,
理顺关系。旨在协调左右关系,争取理解、合作与支持。前
后沟通。即行政职务的前任和继任者之间的传递信息与相互
交流。提倡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态
度。
内外沟通。即特定组织同外部公众之间传递信息、联络
感情的活动,目的在于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取得支持。这
是组织与外部公众联系的基本形式。
沟通的原则与艺术主要有:
一是重大决策之前预先沟通。在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
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尤其是主管领导先行沟通,让他们对
即将研究的问题,有一个调查、思考的时间,以便深思熟虑,
拿出较为成熟的意见,参与集体讨论。从而既有利于在集体
讨论中统一思想认识,也有利于发挥每各成员的智慧,集思
广益,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二是全局性工作主动沟通。全局性工作,涉及到整体利
益,不仅影响到当前,而且影响到长远。在处理这些全局性
工作时,切忌搞突然袭击或临时动议,应主动和有关部门沟
通情况,交换意见。
三是重要信息及时沟通。对于上级重要的方针、政策,
重要的会议精神,有关的重要决定、指令、通知以及参与国
内外交流的重大情况等。要根据先党内后党外,先领导后群
众的原则,及时吹风,进行传达学习或召开一定范围的情况
通报会进行发布。
四是经常性工作定期沟通。要根据每个人分工管理的工
作,分别定期沟通工作进度,总结先进经验,研究解决工作
中的难点和矛盾。把沟通与指导、协调结合起来,推动工作
正常运转。在沟通中要作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使沟
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五是疑难问题反复沟通。一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难点
和热点问题,往往政策性比较强,情况比较复杂,处理起来
比较棘手,很可能会产生认识上的分歧。此时,不要快刀斩
乱麻迅速做出决断,或者压服别人,而应耐心听取其他人的
意见,反复进行沟通和研讨。对其合理意见,就要认真采纳,
如果其意见欠妥,也要让其把话讲完,以达到认识的统一,
步调的一致。
六是改变决定重新沟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使我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新形式。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
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出新决策,开创新局面。在这种
形式下,某些时候改变原有决定是在所难免的。在改变决定
之前,必须重新沟通,说明情况发生的变化,以前所作决定
的不当之处以及拟做新决定的设想。这样做有利于取得共
识,步调一致。
七是临时处置,事后沟通。对于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集
体研究的问题,部门领导个人可以临时处置,当场拍板,作
出决定,但事后一定要及时沟通,使别人理解和维护这样的
决定。如果发现决定不够全面,可以在沟通中加以完善。如
果发现决定有所失漏,可以在沟通中研究采取补救措施。
二、协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手段
一个单位的工作只有内外关系和谐、上下同心同德、周
围环境气氛适宜才能高效展开。协调的目的在于使一个单位
的人际关系最佳化,使所有部门和个人的活动同步化,使组
织的功能高效化。一个单位犹如一部复杂的机器,哪个零部
件、哪个环节出了毛病都会影响这个机器的有序运转,处理
不好就会打乱预定的工作部署,整个管理就失去了章法。
在具体的协调中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抓好思想认识上的协调。人的思想是人的行为的先
导,只有始终注意抓好职工思想认识的统一,才能保证其行
动上的统一。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善于以虚带实,虚实结合。
首先,要注意抓好重大决策前、任务下达前,形势任务发生
变化前的思想发动工作,超前做好思想认识的协调统一工
作。其次,要经常注意同上下左右随时交换信息,沟通思想
掌握员工的心理特征,促其消除心理障碍,加强感情交流,
从心理上做到互补互容,默契配合,融洽共事。
二是抓好目标任务上的协调。目标、任务的协调是协调
工作的核心。一个单位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定时期内只能
有一个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其它目标和任务都应为这一总
体的目标和中心任务服务,否则,就会造成效能损耗,力量
分散。首先,要搞好纵向协调。将中心任务按照隶属关系和
组织系统,垂直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一直到个人。目标实
施是一个过程,要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督促其实现自己的
分目标。要明确质量标准,规定完成时限,教育他们正确处
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使其认识到完
成自己的任务,实现自己的分目标就是对单位的具体贡献,
从而尽心尽力地工作。其次,要搞好横向协调。在实施目标
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以及每个职工之间发生着大量地工
作关系。这种关系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一种分工协作关系。
要指导他们在实施各自分目标地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配
合,相互体谅,尽力减少碰撞、抵触和内耗,使每个成员同
心协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三是抓好权责关系地协调。对权责关系的协调是协调的
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要根据每个成员目标责任的大小,分
配给予相应的权力,做到责权一致。既要避免权大于责,又
要避免责大于权,做到责权相宜,责权关系协调。其次,随
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成员的分工越来越细,手中
的职权必然会产生交叉,要做到合理分工,随时协调,做到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配合默契,团结共事。第三,要注意
协调领导班子与群众组织的责权关系。单位群众组织,国家
有关法规赋予其一定的职权,要支持他们行使职权,使党、
政、群各方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和谐关系。
四是抓好利益关系的协调。各方面的协调,最终都会涉
及到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首先要在协调中始终坚持个人利
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
远利益这一基本原则,同时,又要注意处理好职工个人的、
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尤其是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
题,一定要谨慎地处理好,不可只强调一面,忽视另一面,
做到统筹兼顾,妥善安排,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五是协调要做到层层负责。一个单位是以各部门、各单
位为子系统的大系统。因此,协调工作必须层层负责。主要
领导者应主要抓好领导班子内各成员之间地协调以及涉及
重大问题的协调工作。班子内的其他成员要负责自己所分管
部门单位的协调,各部门领导者要负责本部门内的协调以及
与其他平行部门之间的协调。切忌相互推诿、扯皮,应主动
负起各自的责任,一层抓一层,一级抓一级,使协调工作处
处有人管,真正落到实处。
六是协调要及时进行。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各
部门以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碰撞、纠纷、矛盾与问题。要采
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协调,以防矛盾激化,酿成不良后果。
要反应机敏,行动快捷,不等不靠,更不能故意回避矛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使问题愈积累愈多,反而会给协调工
作带来困难。
七是协调的关键是抓好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部门
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关系,在
工作中的纠葛正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反映。在协调中一定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始终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和中心环节。要
注意分析研究下属的心理特征和性格差异,摸清影响下属之
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协调工作。从而建
立起上级与下级、同事与同事之间的良好关系。
八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搞好自我协调。单位中
产生的各种矛盾与纠纷,都反映出人的素质问题。因此,要
抓好队伍建设,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职工的思想政治素
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使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
远大理想,具有宽广胸怀,主动克服本位主义、自由主义等
不良倾向,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工作中讲大局,讲风格,
抢困难,让方便,讲团结,讲奉献。主动给别人创造条件,
主动搞好协作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