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yCountryandMyPeople两种中译本修辞格翻译对比研究

MyCountryandMyPeople两种中译本修辞格翻译对比研究

[ 3] 170
二、 M y Country and M y P eop le 中修辞格特点 作为学贯中西 的文 学大家 , 林 语堂 的语言 功底 深厚 , 用 词精准巧妙 , 绝无辞藻的堆 砌。M y C ountry and M y Peop le 修 辞格的特点可以归纳 为以下三点 : ( 一 ) 一个句子中存 在多种 修辞格 , 使得 该句 节奏明 快、 铿锵有力。 ( 1)W hat do es he m ean by interfer ing w ith o ther people s bus iness ? D oes he mean to throw the c ity ed itor out and break his rice- bow , l sta rv ing a ll the people dependent upon h i m? And if the c ity ed ito r s w ife is the proprietor s n iece , can he throw hi m out ?
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2011 年第 1期
M y Country and M y P eop le 两种中译本修辞格翻译对比研究
房晶
( 陕西理工学院 外语系 , 陕西 [摘 要] 汉中 723000)
林语堂的英文著作 M y Country and M y P eop le 以清 新恬淡 、 幽默 诙谐的 风格向西 方介绍 中国文
林语堂认为中国人只有家 庭观念没有社 会意识 , 因此报
[ 作者简介 ] 房 晶 , 女 , 陕西汉中人 , 陕西理工学院外语系助教 , 硕士 , 研究方向 : 翻译理论与实践。
120
翻译研究
房 晶 / M y Country and M y P eop le 两种中译本修辞格翻译对比研究
字格不对应。合译本完 全保留了原文中的异 域特色 , 使目的 语读者靠近原文 , 增强读者对不同文 化的理解。该 译本的句 式工整 , 但这里 有一 个 误 译 , 长 。 ( 三 ) 拟人 原文 : M an s nature had rebe lled aga inst Confucian restra int and its cere m on ia lism. 命之旗 [ 4] 108 。 郝 & 沈译 : 人的天性容不得儒家的节制和礼仪 [ 5] 129 。 原文中 人的天性 是抽象的事物 , 而在林语堂笔下它成 了一个反抗封 建礼制的卫道士 , 怎样才 能很好地在 译文中既 保留意思又保 留拟人 这一 修辞格 呢 ? 黄译 本运 用了 仿拟手 法 , 套用成语 揭竿 而起 。 揭 起了 革命 之旗 不 仅表 达了 反抗、 暴动 、 抵 制的意 思 , 而 且保留 了原文 中的修 辞格 , 使得 译文形象生动 , 是意义 和风格 的完美 结合。 合译本 中 容不 得 也保留了原 文中 的修 辞 手法 , 但 意 义上 与原 文 有出 入。 容不得 多指出于自私或狭隘心态而不能容忍 , 没有原文中 想要表达的反 抗抵制的意思 , 因此该译 文从语气上 缺乏了黄 译本中的 革命 意味 , 从风格上与原文不符。 ( 四 ) 反讽 原文 : H e takes his handkerch ie f and voc iferously blows his nose w ith it and brave ly endures it . 头皮苦挺一下 [ 4] 15。 郝 & 沈译 : 他取 出手帕 , 大声 地擤着 鼻子 , 勇敢 地忍受 着这一切 [ 5] 21。 林语堂在这里讽刺 了一个所谓的 中国通 , 其自诩是中 国人民的朋 友 , 但 他却 不敢 从 一个 住满 了 贫民 的 巷子 里通 过 , 实在是丑 态百 出。 brave ly endures 是 指勇 敢 地面 对危 险和痛苦 , 这一反话突出了这个 中 国通 的虚伪和做作。从 句子结 构 来 看 , 两 个 译 文通 过 使 用 多 个 动 词 掏 、 掩 、 挺 、 取 、 擤 、 忍受 达 到了 句子 衔接紧 密、 连贯通 顺。 从语言风 格来 说 , 两 个译 本 有所 不同。 黄嘉 德 没有 直 译原 文 , 胡乱地 、 硬着 头皮 苦挺 很形 象地 刻画 了这 一人 物 , 但没有了反讽 的语气 , 更多的反映出 不情愿 , 不愿意的 意思。 合译本中 , 该 中 国通 假 装得 了感 冒 , 因此 大声 地擤 着鼻 子 来掩盖他对贫民巷发出的臭味的厌恶 , 他 是 勇敢地忍受 着 。合译本采用的直译 , 不仅很好地保留 了意思 , 还直接点 明了反讽的语 气。 四、 结 语
化 , 社会和历史 , 而该书最大的亮 点是多种修辞格使用 。 本文首先总结了该书中修辞 格的 3 个特 点 , 然 后对比分析 了该书 2 个中译本中对修辞格翻译的不同 , 以及由此 产生的 不同修 辞效果 , 认为 两个译 本各有 得失 , 只有重 视 M y Country and M y P eop le 一书的翻译才能对林语堂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 。
[ 3] 9 [ 3] 120
一种温和、 轻松的 氛围 溢满全 篇。不管 是精 巧的比 喻、 诙谐 的反语还是奇特的类比、 巧妙的反问 , 亦庄亦 谐 , 与 读者谈天 说地却令人轻松、 愉快 , 这就是 林语堂幽默的魅力。 三、 M y Country and M y P eop le 中修辞格翻译对比 翻译 修 辞 格 不 易 , 翻 译 林 语 堂 的 修 辞 格 更 不 易。 M y Country and M y P eop le 现今 能找到的 有两个 中译 本 , 30 年代 的译者黄嘉德的译本 吾国与 吾民 和 80 年代的 合译本 中 国人 , 译者为郝志 东、 沈益洪。 两个译 本时 间跨度 大 , 在语 言风格、 意义表达 上有 很大的 不同。黄 译本 文白夹 杂、 用词 文雅 , 但有些句 子 以现 代读 者 的语 言习 惯 来看 却是 佶 屈聱 牙 , 晦涩难懂 ; 52 年 后的郝志 东与沈益洪 合译本在 语言上有 了很 大的改变 , 行 文流畅 , 读 来无碍 , 但文 笔过于 粗糙 , 缺乏 语言美。本文通过 对比 两译本 在修 辞格处 理上 的不同 来看 修辞效果的异 同。由于 原文 用了多 达 12 种修 辞格 , 囿 于篇 幅 , 本文仅讨论和分析其中的 4 种。 ( 一 ) 明喻 原文 : L ike a good gamb ler , she took the loss of a slice of terr ito ry the s ize o f G er m any itself w ithout a w ince .
[关键词 ]
M y Coun try and M y P eop le;
修辞格 ;
中译本对比
中图分类号 : H 315 . 9
一72- 8610( 2011) 01- 0120- 02
社主编解雇一 个人那 简直 就是了 不得 的事。书 中综 合使用 了反问、 排比 和暗 喻 , 且 这些 辞格 一 环套 一环 , 语气 逐 渐加 重 , 从 多管闲 事 到 让靠着 这人 过活 的一大 家子 人挨 饿 最后似乎是理 屈词穷了 , 甩出了 一句 人家 如果 是老 板的侄 女 , 他敢这么做吗 ? 寥寥几句就将中国人以家为大 的观念解 释得一清二楚 , 句子读来铿锵有力 , 讽刺意味十足。 ( 二 ) 辞格新颖、 不落俗套 , 常给人震撼感觉 , 令人耳目一 新。 ( 2) The gen try in Ch ina are the parasites , and a ll Chinese banyans are surrounded by such parasites .
[ 3] 170
麻将文化 在中国源远流长 , 但能把 打麻将这一 活动修辞 化 , 恐林语堂 为第 一 人。报社 的 4 个 编 辑如 同 搓麻 将 的搭 子 , 各自为 政 , 努力揣 测别人 手里的 牌 , 自 己先停 牌 , 把不要 的牌都扔 给下家。林语堂的类比 奇特、 新颖 、 贴切 , 读者通过 中国的 麻将文化 可以看到中国人个人主义的特 点。 ( 三 ) 辞格运用凸显幽默风格 林语堂是 第一个将 hum or 一词翻 译为 幽默 的人 , 他 的 幽默 更多的是 一种 处世之 道 宽容、 温 厚、 闲适。因 此 M y Coun try and M y Peop le 里没 有疾 风暴雨 的鞭 笞、 谩 骂,
[ 2]
出于对日常生活机 敏的观察和对事物积 极的思考 , 林语 堂善于捕捉生 活的细微 之处 , 所 用的辞 格取 材广 泛 , 角度奇 特 , 令人耳目 一 新。上例 将 中国 社 会的 士绅 阶 层比 作 寄生 虫 , 而他们赖以生存 的大 榕树就 是中 国几千 万的 农民阶 层 ; 这些寄生虫个 个脑满肠肥 , 但大榕树 却日渐枯萎 , 这一 形象、 生动、 准确的暗喻把 准了中 国社 会阶级 矛盾 的脉 搏 , 分析入 理透彻。 ( 3) These four m en handle the ir respective depart m ents like the four hands at a m ah jong table , each try ing to guess what the o thers have go t . Each tr ies to m ake up h is set and throw s out the unw anted ba m boo to the nex tm an .
[ 3] 189
1935 年 , 林语堂以 M y Country andM y Peop le 一书开启了 他 对外讲中 的序幕。不同于以往或粉饰或批判的作 法 , 林 语堂以坦诚幽默 的笔调 、 信 实而 不偏 颇的态 度将 中国文 化、 社会、 国民性格等方面一一呈现在西 方人的面前 。该书一经 出版即轰动西方 世界 , 除了 书中 的内容 , 西 方人 更惊叹 于林 语堂那深厚的英 语功底 , 文 字优 美质朴 , 令 人读 来犹如 老友 谈天般亲切自然 , 而书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修辞格的使用。 修辞 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 , 被认为是一种演说的艺 术 ; 我国早在两 汉时 期就 有学 者讨 论过 诗经 中 的修 辞手 法 赋、 比、 兴 [ 1] 7 。可见 , 中外 学者 很早 就 认识 到了 修 辞在 人们交谈中 及写 作 中的 重要 性 , 它 不断 产 生出 新的 语 言形 式 , 丰富语言的内 涵 , 增强语 言艺 术的创 新性。正 是通 过大 量修辞格的使用 , M y Country and M y P eop le 一 书将深刻的道 理和见解分析得透彻明白 , 读来让人 恍然大悟。美 国评论家 K a ther ineW oods曾这样评论该书 : 根据个 人独特创见 , 用机 智、 明快、 流 利 动 人 的 文 笔 写 出 一 部 有 骨 子、 有思想的著 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