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采用天然骨料时,拌合物用水量较少,容易压 实,但也容易分离;采用人工骨料则拌合水用量较 多,但不容易分离,尤其路面碾压混凝土‘具有较 高的承载能力。如两者经济指标相差不大,宜优先 使用人工骨料。骨料的含水量要尽可能少,细骨料 含水量不宜超过6%,否则要采取脱水措施;细骨料 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2~3.0.人工砂的石粉 (d≤0.16mm的颗粒)含量宜在8%~17%。粗骨料的最 大粒径以不超过80mm为宜,同时不宜采用间断级配。
VC值: 振动压实指标VC值是指按试验规程,在规定 的振动台上将碾压混凝土振动达到合乎标准的时间。
用维勃稠度仪测VC值的操作过程为:先按照规 定方法把碾压混凝土拌和物装入坍落度筒,提起坍 落度筒后,再依次把透明圆盘、滑杆及配重砝码加 到拌和物表面。再松动滑杆紧固螺栓,开动振动台 同时记时,记下从振动开始到圆压板周边全部出现 水泥浆所需的时间,并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拌
3. 由于水泥用量少,结合薄层大仓面施工,坝体内部混凝土 的水化热温升可大大降低,从而简化了温控措施。
4. 不设纵缝,节省了模板及接缝灌浆等费用。
5. 可适用大型通用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混凝土运输和填筑工 效。
6. 降低工程造价。
普通的维勃稠度仪不适合测定其稠度,要用改良 型维勃稠度仪测量,结果称为VC值,用于表 示其和易性。
4 碾压混凝土的原材料
总的说来碾压混凝土原材料与普通混凝土没有 很大差别。
(1)凡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系列的水泥均可 应用,但宜定厂、定品种供应,不宜更换生产厂家 和品种。
(2)掺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否则应经过试验论 证。
(3)人工或天然骨料均可用于碾压混凝土。 (4)碾压混凝土应掺用外加剂,并必须做外加剂 对水混和掺合料相容性试验。
碾压混凝土特别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尤其是坝 工混凝土和道路混凝土的施工。
具有施工效率高、养护时间短、水泥用量少、发 热量低、快速、经济的优点。
碾压混凝土的特定施工方法要求其拌和物必须具 有适当的工作度,既能承受住振动碾在上行走不陷落, 也不能拌和物因过于干硬使振动碾难以碾压密实。由 于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是一种超干硬性拌和物,坍落度 为零,因此无法用坍落度试验宋测定其工作度。用常 规的VB试验也难以测定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度。 目前工程界多采用对Ⅷ试验改进后所形成的VC试验方 法来测定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度。
由于碾压混凝土主要是通过粗骨料之间的嵌锁 作用获得强度,因此,虽然必须满足t>t。的条件, 但石子之间的间距十分小,水灰比和用水量小,稠 度低,石子和砂浆移动的阻力很大,所以必须依靠 振动和压力来达到密实。按照规范,碾压混凝土现 场实测的压实状态的密度不得低于密实状态的密度 的97%,即压实度≥97%。
无振动条件下新拌混凝土堆积体,在粘聚 力和内摩擦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
在振动条件下混凝土内摩擦力显著减小,只有 静止堆积时的5%,所以混凝土将失去稳定状态而流 动,这种现象称为液化。
液化后混凝土处于重液流动状态,骨料颗粒在 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排列紧密构成骨架,骨架内 的空隙被流动的水泥砂浆所填满,形成密实的混凝 土体。 可见,碾压混凝土要达到密实状态必须使其液化, 而液化又取决于振动碾压机械的振动特性。
和物的稠度(VC值),单位为s。
我国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VC的取值范围一
般为5~15s,近年来不少工程为解决碾压混凝土施
工过程中的层面结合问题,倾向于选择较低的VC值,
甚至低于5s。
1 结构形成机理
碾压混凝土的特征是没有流动性,它的密实性 主要取决于振动碾压机械的激振力和频率。在振动 力作用下,石子克服石子之间和石子与水泥砂浆之 间的摩擦阻力而占据空间并紧密堆积形成骨架,其 空隙被水泥砂浆填充并包裹,形成密实体。
2 流变特性
碾压混凝土的流变特性可以用稳定性、振实 性和流动性来表示。
稳定性是用未施加力时新拌混凝土的泌水和 离析来衡量。
振实性以振动条件下薪拌混凝土最大振实密 度来度量。
流动性以新拌混凝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阻力 来度量。
流动性以新拌混凝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阻 力来度量。
粘聚力来自水泥浆基体与骨料之间的粘结 力。内摩擦阻力来自骨料颗粒移动或转动时发 生的摩擦,取决于骨料颗粒的形状、表面粗糙 度和密度。
❖班级
❖姓名 ❖学号
碾压混凝土
以坍落度为零的超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薄层 浇注,通过振动和碾压施工工艺达到密实的 混凝土,称为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机械与常规混凝土不同, 一般以土石方重型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摊铺 机、振动碾压机、自卸汽车进行大面积施工,因 而必须是一种坍落度为零的超干硬性混凝土。
简介:
碾压混凝土最早用于水利工程是1961年我国台湾省石门坝的 围堰心墙。
到20世纪80年代进入正式筑坝阶段,1980年日本建成世界 上第一座坝高89米的岛地川碾压混凝土坝。
此后,在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起 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自1986年建成第一座56.8m高的坑口碾压 混凝土坝以后,我国碾压混凝土坝建设进入高潮。
碾压混凝土在激振力和频率作用下,混凝土中
石子产生位移,当t1<t2。时,石子之间产生干摩擦, 摩擦阻力系数很大,振动力克服这个摩擦阻力消耗
大量的功,也不能达到密实状态。当t1>t2。时,水 泥砂浆在石子之间形成润滑介质,摩擦阻力系数取
决于水泥介质的粘度、骨料颗粒形状和表面性质,
但阻力系数已经大为减小。
到2002年为止,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建设碾压混凝土坝40多 座,高度超过100m的9座,碾压混凝土拱坝8座。其中200米级高 的龙滩重力坝和132米高的沙牌拱坝在高度上、技术上均处于国 际领先水平 。
主要优点:
1. 施工工艺程序简单,可快速施工, Nhomakorabea短工期,提前发挥工 程效益。
2. 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矿渣等)用量少,一般在120~ 160kg/m3,其中水泥用量约为60~90kg/m3。
3 碾压混凝土的分类
碾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少,并掺有一定量粉 煤灰。根据胶凝材料用量的多少,可分为三种:
(1)水泥固砂、石碾压混凝土 胶凝材料用量少于l00kg/m3。其中掺有少量粉 煤放,仅能粘结砂、石骨料,尚有较多孔隙。 (2)干贫型碾压混凝土 胶凝材料用量为ll0—l30kg/m3,其中粉煤灰 占25%~30%,水胶比可以达到0.7—0.9。 (3)高粉煤灰掺量碾压混凝土 胶凝材料用量为l50—250kg/m3,其中粉煤灰 占50%—80%,水胶比为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