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文化研究 和 文 农 (云南省气象学校 650034)
一、气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气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历史渊源,也有其特定的条件,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也是中国气象人在气象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重大成果。 中国气象事业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创建至今,已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这一历程,气象文化与气象事业并生,与气象事业的历史共进,与时代同步发展。 (一)气象文化与气象事业并生
气象文化在五千年中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扬其国内外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扬弃,不断发展。特别是1945年9月,中央军委在延安建立了第一个真正属于人民气象事业的八路军总部延安气象台,开始进行地面和高空观测,通过艰苦创业,形成并确立了“艰苦奋斗、敬业爱岗”的延安气象人精神。建国以后,随着中国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气象工作者发扬“四严三不怕”的精神,“四严”:严格管理、严格制度、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三不怕”:不怕环境艰苦,不怕工作辛苦,不怕生活清苦。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广大气象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气象精神,逐步凝练并形成了“坚持发展、求实创新、管天为民、争创一流”的新世纪气象人精神。气象精神作为一种思想财富,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气象文化与气象事业共进
在大力建设和调整巩固时期,气象部门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以生产服务为纲,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的气象工作方针,广大气象人员进一步树立了服务思想,广泛开展了县气象站补充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进行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试验研究的探索,打开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为农业服务的局面,加强了气象台站网建设,基本建成了高空探测网和气象服务网。 (三)气象文化与时代同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气象部门的领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伟大的事业创造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文化推动伟大的事业。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的成果已经在气象事业各项工作中得到体现,并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气象文化的形成以气象事业的发展为基石,反过来又为气象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层动力。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一方面,为气象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制度和精神方面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断产生促进气象文化发展的新需求;而气象文化一旦形成,就在气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无形的支柱作用,又反过来极大地推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中国气象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气象文化建设成果,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象征,是中国气象人在建国以来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气象部门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改革、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新世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将推动气象文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每一个气象人应主动肩负起历史责任,把握机遇,以创新的精神全面推动中国气象文化建设,为气象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繁荣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气象文化概述 纵观人类产生、发展、文明的历史长河,人与大气不可须臾分离。只有认识、遵循和把握自然规律,才能够与万物共生、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气象科学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先进文化的兴旺而兴旺。 (一)文化的一般概念
“文化”(英文culture)一词,由来已久,在我国古代,“文化”是指人类对物质财富、道德修养、精神生活的创造活动及创造成果。它是由“人文化成”一词简化而来,《易经·贲》中“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含义是,柔顺文饰阳刚,所以“前往有小利益”。刚柔相济为天文,文明以止是人文,观天文察时代之变,观人文用以教化天下。在国外,“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的影响及对人本身的培养训练。1871年,英国的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现代文化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说:“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物品、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是从广义上而言的,据此理解,大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具有文化的内涵。那些人类社会对象化的产品,既是社会文化的结果,又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这就是为什么考古学家对出土文物倍加珍惜的原因。因为从出土文物上可以分析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可以发现历史的沿革与发展轨迹。但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范围相对要小一些,它主要是指与人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在现代汉语中,“文化”一词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广泛用语。第一种含义是泛指一般知识,如“学文化”、“文化程度”;第二种含义是指中国古代王朝所施的文治与教化的总称,如“西周文化”、“盛唐文化”;第三种是指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概念。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而言,“文化”这个概念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具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繁衍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不同种族的人曾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并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渗透,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对同一个种族内部而言,这种文化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结合。它一旦形成便发挥着整合人类群体,确定个体在群体中的角色知觉与角色地位,从而对人类社会的个体和群体行为产生导向与规范作用。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人群所具有的既相对稳定又不断演化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样态,即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其深层意蕴就是理论、观念、心理以及科学、宗教、文学、艺术、法律、道德等。最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广义的文化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部,狭义的文化则特指一个社会的精神文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 (二)气象文化的概念、性质与结构要素
1、气象文化的概念和性质 按照人们对文化概念的一般理解,对“气象文化”这个概念也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认识。广义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人在气象事业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人在从事气象事业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气象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气象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子系统。因此,它既具有社会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气象事业的显著特点。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它兼收并蓄,在世界科学文化的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科学文化的精华;它作为新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着时代的节拍,迈着稳健的步伐,伴着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而茁壮成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气象局党组提出了建设气象文化的课题,制定了《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从而引发了全国气象部门对气象文化的研讨,极大地促进了气象文化的发展,展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1)气象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气象文化”实际上有两个上位概念:一个是“气象”,另一个是“文化”。气象是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光等各种物理状况和物理现象的统称。对“气象”和“文化”概念的分析研究是我们谈论“气象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气象是涉及三个方面内容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部门气象、社会气象和民间气象三项基本的内容。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气象的三大领域中具有共性的主要是“大气系统”。 部门气象,是局限于管理气象部门内部的业务,具体来说,就是实行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全国2650多个气象台站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开展气象科研、业务、服务工作。 社会气象,是加强部门间、行业间的联合、合作和协作,站在国家层面上谋求中国气象事业在更高层面上的发展,规范全社会的气象活动,全面履行国家气象主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民间气象,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对天气、气候现象的观察,逐步形成的感性认识,并以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等形式来反映民众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文化从最广义的“人化说”到最狭义的“知识说”,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基本层次。
①最广义的文化概念是“人化说” 它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化,凡是打上人的烙印的一切都可以叫做文化,由此而决定了文化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人才有文化问题可言。
②广义的文化概念是“人造说” 它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造,凡是人创造出来的一切都可以叫做文化,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但是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因此才有了“文明”作为文化的积极成果而与中性的文化加以区别。
③一般的文化概念是“精神说” 它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的精神生活过程及其成果的总和,主要指的是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工作部门(思想理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科技教育、体育卫生、图书文博)的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是哲学、科学、艺术、道德、宗教等等,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纲领(经济、政治、文化)中的文化建设纲领讲的就是这个意义上的文化。
④狭义的文化是“知识说” 它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成果之精华——知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的。 可以认为,在气象可以分为三大块和文化可以有四个层次的意义上可以建立广义的“气象文化”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气象文化就是人化的生存方式和化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渗透到人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文化,这种文化同样也具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知识文化内涵。但是客观地说,在气象可以分为三大块和文化主要是精神生活过程及其成果的总和这两个方面多数人的看法是比较接近的。因此,关于气象文化的初步讨论应该建立在对文化和气象的这个层面的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
(2)气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①从气象的不同活动主体、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我们可以把气象文化分为部门气象文化、社会气象文化和民间气象文化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