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特点及体会
作者单位: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失调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方法]2009年7月—2010年10月,对5例出现不同程度胃肠功能失调症状老年腹部手术病人,查找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有3例6 d排气,2例7 d排气。
5 d~15 d均康复出院。
[结论]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及麻醉方式,制定适合的活动方式,加强心理护理等,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胃肠功能失调的发生。
【关键词】胃肠动能失调;护理;老年人老年病人在腹部手术后,由于自身生
理功能的退化,心理的影响,胃肠功能恢复较为缓慢,术后易出现腹胀、腹痛。
严重者还会引起肠梗阻、肠粘连,需重新置胃管,禁食水,必要时需手术治疗,加重病人治疗经费及心理负担。
2009年7月—2010年10月我科有5例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失调症状(腹胀、腹痛,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等),及时发现后给予相应的处理,病人不适症状很快恢复。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7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60岁~87岁病人共52例,男22例,女3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34例,开腹手术18例。
有5例病人术前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术后需长期卧床。
术后有5例病人胃肠功能失调,4例表现为术后停止排气排便,1例伴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重新置胃肠减压管。
2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
①自身因素:老年人生理因素,胃肠黏膜及肌层萎缩,蠕动减慢,胃排空
时间延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易出现肠麻痹、肠粘连。
②疾病因素:消化系统疾病本身导致胃肠功能下降,加上手术的再次创伤。
加之不少老年病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及肾脏慢性疾病也影响胃肠功能恢复。
③心理因素: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在某些方面会出现改变,或者是衰退,加之长期病痛的折磨,易出现悲观,抑郁,生活不能自理的现象,从而造成压力过大、精神紧张,使得胃肠功能失衡。
3护理
术前评估
年龄、性别、心血管系统功能评估、心排出量、活动后心率增加情况等;肌肉骨骼系统,有无肌张力下降及下降程度,骨骼系统的张力、弹性、反应时间及执行功能;神经系统情况可从老年人的步态、姿势、平衡状态、运动协调看出是否有其他方面的慢性病。
术前指导
术前2 d或3 d半流质饮食,以清淡
易消化食物为主,根据活动耐受程度及病情,鼓励病人多活动,以增加肠蠕动,促进肠排空,有烟酒史的病人,嘱其戒烟酒,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训练床上排便、进食,减少病人术后不适,开腹手术要清洁灌肠做好术前肠道准备。
选择合适的手术麻醉方式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的手术方式有创伤小、恢复快、减少肠管暴露在空气中的优点,积极介绍手术方式,宣传手术效果。
术中配合使用防粘连胶,大大降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有文献报道,术中接受蛛网膜下隙或硬膜外阻滞的结肠切除病人,其术后肠麻痹发生率比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的病人低。
术后早期活动
由于老年人活动耐力较差,惧怕伤口疼痛,加上担心活动对手术恢复的影响,常常拒绝早期在床上活动。
术后6 h 后,可适当摇起床头30°,病人取舒适的体位,要耐心说明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对
康复的影响,让其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
术后活动的方法
可以分阶段进行,制定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方案,第1阶段(术后6 h~24 h):改变体位,2 h翻身1次,做上下肢活动,指导病人深呼吸,做自主收腹运动,活动困难的病人,尽可能地做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协助翻身,注意翻身角度,防止压疮。
第2阶段(24 h~72 h):可增加活动量,以循序渐进为主,提臀运动是术后康复训练中使用最好的方法之一。
具体方法,病人仰卧,双膝屈曲,双脚着床,双手按压床。
臀部从床上抬起10 cm以上,坚持几秒钟,慢慢放下臀部。
第1日做50次左右,可分2次或3次做完。
第2日增至100次左右。
以后逐日增加次数,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为宜。
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每日4次或5次,每次10 min,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尤其是针对病情不允许下床活动的老年病人,实施起
来简单易行,不受场地和气候的限制。
第3阶段(术后72 h):能在他人协助下,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提高运动的速度。
但以上的活动强度要以自我感觉综合判断,运动后感觉轻松或稍有劳累感。
运动后有头晕、胸闷、心悸等,应减少活动量。
药物的配合与指导
①早期补钾,术后检测血钾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是术后肠蠕动早日恢复的关键,低钾可以促使肠胃麻痹,限制其蠕动。
②限制或减少阿片类或吗啡止痛药的应用,根据老年人用药特点,药物剂量宜小,间隔时间宜长。
③可配合某些中药疗法帮助胃肠功能恢复,四磨汤口服液,贴于肚脐周围的外用贴剂含大黄、丁香、小茴香、砂仁、蜂蜜、大蒜素等中药,效果显著。
针灸疗法、穴位按摩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腰背部穴位的刺激,起到气血调理,促进胃肠蠕动。
饮食指导
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术后6 h可进流质饮食,胃肠手术可适当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48 h,常规的开腹手术,应在肛门排气后试饮水,无不适后进流质饮食。
由于老年人各个脏器的退行性改变、肠道功能低下,饮食要注意少量多餐,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食物。
刺激肠胃,引起肠胃反射性蠕动,早期进食可以缩短恢复时间。
忌食刺激性较强及产气的食物,避免引起腹部胀痛。
心理护理
在关注老年人生理功能改变的同时,心理问题需要关注,当老年人各个层次需要得以满足后才能保持老年人良好的功能状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
增加家属的陪伴与支持,和护理人员一同制订康复计划,有助于计划的实施与自我实现。
因此,护士应主动和病人沟通,耐心解答疑问,及时处理病人健康问题。
4结果
本组腹部手术后老年病人52例,有
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失调,经过护理干预,有3例6 d排气,2例7 d排气。
5 d~15 d均康复出院。
5讨论
腹部手术后,由于导致老年病人胃肠失调因素很多:如内环境的改变,手术麻醉的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的缺如,活动能力的下降及心理因素的干扰等,护士应充分了解老年病人的特殊性,对其做认真的体检及功能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及麻醉方式,及时了解术后机体内环境,通过静脉及胃肠内营养补充,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制订合理的活动计划,提臀运动及腹部按摩都能很好地促进胃肠蠕动,便于被老年人接受。
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病痛。
总之,根据老年人生理功能、活动能力、健康状况的不同,针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指导总结一系列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总结经验,促进老年人术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