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种植
壮苗的标志
• 壮苗特征为:绿叶 6-7 片,苗高 20cm左右。 根颈短而粗壮,根颈粗 0.6-0.7cm,根颈长 度在 2cm 以下;叶柄不超过叶片长的二分之 一;无红叶、无高脚、曲茎;支根、细根多; 苗龄适当。
2、苗床准备
• 床址:选择靠近大田、土地平整、肥沃疏松、 向阳背风、排灌方便的田地作苗床 • 不宜床址: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地 • 苗床面积:1:5-7。 • 苗床整地:翻耕,整地与施基肥结合,第一 次整地在播前1周进行,每公顷施厩肥或人粪 肥1.1-1.5 万kg,第二次在播前每公顷施 225-375 kg过磷酸钙和钾肥后精细整地,做 成1.3-1.7 m宽畦。
2.缺硼原因及条件
• 持续干旱,导致土壤有效硼降低;偏施氮肥 或石灰过量,造成油菜体内氮钙与硼元素之 间比例过大;晚播晚栽,移栽质量差,根系 发育差;甘蓝型油菜易发病。 • 油菜叶片含硼和缺硼症之间的关系:叶片含 硼量8-10 ppm可以作为油菜是否缺硼的临界 浓度。 • 作物体内含硼量与土壤中有效硼含量的关系: 0.4 ppm临界值。
(一) 合理密植
(二)田间管理
1、高产长势长相
• 冬前叶片浓绿不发红,叶缘略带紫色,行将封行而不抽 薹,单株总叶数(叶痕数+绿叶数)13片左右,绿叶数 8-10片;根系发达,根颈粗1.5 cm左右。春季茎粗 1.5-2.0 cm,上下粗细均匀,略带紫色,主茎绿叶15 片以上,盛花期叶面积指数4-5。
2. 防治方法
• ( 1 )农业防治: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草 木灰,合理施用化学氮肥,培育壮苗,适时移 栽。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要适量。 • ( 2 )施用硼肥:①硼肥作底肥:严重缺硼土 壤,每公顷施硼砂8-15 kg为宜。应避免硼肥与 种子直接接触。②苗床喷硼:在移栽前1-2天每 公顷苗床用0.4%硼砂水溶液750 kg喷施。③本 田施硼:在苗期防治 1次或苗、薹期各1次,每 次每公顷用硼砂750 g兑水750 kg喷施叶面。
(二) 大田整地和移栽
1、整地
整地质量好坏的意义: 稻茬油菜,栽插晚稻时留丰产沟,晚稻收获后及时翻耕 (深度16-20 cm),切忌湿耕。 整地后开沟作畦,畦宽 1.7-2 米、沟深 16-20 cm。四周 开深沟防渍害,促根系生长。畦以南北向为好。 免耕法栽培,稻板油菜。 优点:可提早 7-10天移栽, 早返青活棵;表土肥有利油菜早发;减少犁底层形成, 使土壤保持良好结构;省工省本,保证密度;利于冬 壮冬发,增加产量。缺点:烂冬年份容易导致湿害; 未施除草剂或施用不适当,会造成严重草害;基肥全 层深施困难,容易发生早衰现象。
三、 油菜田间管理技术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阳光和地力,单位面积上有最适宜 的株数,最多的角果数、粒数和最重的籽粒。 原则:在土壤肥沃、深厚、土质好,施肥较多的情况下, 油菜生长繁茂,种植密度宜较稀。相反,种植密度宜 较密。 • 早播早栽的油菜,密度稍低,迟播增加密度。 • 甘蓝型油菜大于白菜型油菜。 • 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密度应密些。 • 气温高,雨量多,生长旺盛,密度宜稀;反之宜密。 • 浙江省油菜以每公顷10-13.5万株为宜。
油菜栽培技术
一、 油菜育苗技术与直播栽培
(一) 油菜育苗技术
• 1、培育壮苗、提高秧苗素质的意义 • (1)油菜秧田期一般为35-45d(秧龄),秧苗 可生出6-8片叶。五叶期以前叶片出生快,单 叶叶面积逐渐增大,吸收氮素较快,需适当促 进。 • (2)五叶期以后出叶速度减慢,有明显的营养 积累,含糖量增加,含氮量降低,叶片变厚, 根茎增粗,是壮苗充实期。这时要防止水分过 多、秧苗过嫩而成为旺苗;如果苗期培育不好, 因缺肥、少水或渍水,未及时间苗等而形成弱 苗和僵苗。
•
(二)田间管理
• 2.清沟排水 • 3.中耕松土
• 4.防治冻害 • 原因:油菜在越冬期(冬至至立春)间,常遇低温冻 害。油菜的冻害有三种现象:根部拔断 ,叶部受冻 (-30C至-50C),蕾薹受冻 (00C以下),蕾受冻 后呈黄红色,嫩薹受冻后破裂,严重的折断下垂,以 致枯死。 • 防止:结合施用腊肥进行培土,有防寒保温之效:腊 肥中增加磷钾肥,使细胞机械组织加强,提高细胞液 浓度,增强抗寒能力;为防止叶片受冻,在冻前或在 油菜叶片受冻后,应立即摘去冻叶,同时适当追施速 效氮肥,促使其恢复生长。
5.防止早花
• 栽培措施不当,油菜在冬前出现抽薹开花现象。 • 春性品种和半冬性品种播种过早,加以肥料不足、土 壤干燥或苗床播种量过大、苗龄过长、移栽质量差等, 更易造成早花现象。 • 防治早花应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播种期;加强苗床 管理,培育壮苗并提高移栽质量。 • 已出现早花现象,应选晴天进行摘薹,摘薹后追施 1 次速效肥料,促使正常生长。
•
各生育期三要素吸收的比例
• 油菜苗期 100 多天,积累干物质不多,但吸收 三要素量较多。 • 薹花期是吸肥最多的时期,尤以薹期(50-60d) 为甚,吸收量几乎达到总吸收量的一半,是吸 肥强度最大的时期。 • 结角成熟期是干物质大量积累的时期,植株各 部分积累的物质转运到角果和种子里去,吸收 营养不多,小于10%。
(二) 施肥技术
• ( 2)薹肥和花肥:菜蕾薹期是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 两旺、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 • 薹肥,是油菜抽薹前或刚开始抽薹时施的肥料,是促 进春发稳长、薹壮枝多,争取角多的一次关键性追肥。 • 施用薹肥要根据地力肥瘦,前期施肥多少,以及 菜苗长相而定。株显紫色,为严重脱肥,这种苗要连 续追施速效肥,才能恢复长势,薹肥用量一般每公顷 用硫铵150-225kg。 • 花肥,是指油菜开花前和初花期施用、主要供花 角期吸收利用的肥料。施用花肥要根据苗情、地力等 条件而定。中迟熟品种生育期长,可以依苗情施花肥; 早中熟品种不宜施用。每公顷用75-150 kg左右硫铵。
3、种子处理
• 晒种:播种前,晒种2-3d,以提高发芽势和 发芽率。 • 选种:筛选除去部分夹杂物和秕粒。用浓度 8%-10%(比重1.05-1.08)的盐水选种,可 以淘汰菌核和提高种子质量,盐水选种捞起 后,立即用清水冲洗数次,然后将种子摊开 晾干。
4、播种
• 播种时期:根据油菜品种特性、前作收获的 迟早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甘蓝型早中熟 品种的秧龄约为35d,迟熟品种约45d;浙北 甘蓝型早中熟品种为9月底至10月初;白菜型 10月上、中旬;浙南地区均推迟7-10天播种。 • 播种量:按种子大小决定,千粒重3.2-3.6 g 的种子每公顷苗床用7.5 kg左右。千粒重4 g 以上的用11.3 kg。 • 要求均匀,播后如天气干旱,需轻轻镇压, 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播后施稀肥。
二 油菜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一) 油菜需肥特性
• 1.氮素: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矛盾,N水平高,种子蛋白质含量高, 含油量低;菜籽油芥酸含量增加,油酸含量下降,油的品质变差。 甘蓝型油菜每公顷产量1500-2250 kg菜籽时,每生产100 kg菜 籽需吸收氮素9-11 kg。白菜型较少。 • 2 .磷素:油菜对磷素的反应敏感,缺磷时根系发育不良,叶变 小,叶肉变厚,叶色深绿而灰暗,缺乏光泽。正常植株体内氮磷 比例为3-5:1 。严重缺磷时叶片呈暗紫色,逐渐枯黄,以致不会 抽薹开花。每生产100 kg菜籽需吸收磷3-4 kg;白菜型油菜约仅 为2.4 kg。临界土壤速效磷含量为10-15 ppm。 • 3 .钾素:甘蓝型每生产 100kg 菜籽需吸收钾素( K2O)8.512.8 kg,白菜型油菜仅需吸收4.3 kg。缺钾时出叶慢,生育阶 段推迟,根系弱小,活力差,抗寒力弱,菜籽质量和脂肪含量明 显降低。
(三)收获与贮藏
• 1. 收获 收获适宜时期:油菜开花延续时间长,角果成熟很不一致。 收获适期一般在终花后25-30天,有三分之二的角果 呈现黄色时进行。这时主花序基部角果开始转现黄色, 种皮呈现固有色泽,而分枝上部尚有三分之一的角果 呈现绿色。 收获方法 : 割收和拔收两种。割收比较省力,干燥快, 脱粒时泥土不会混入种子。拔收用工较多,干燥慢, 泥土容易混入种子,降低种子品质和出油率。但拔收 有利于油菜种子的后熟作用,比割收可提早5天收获, 而产量和含油量不会降低,还有增高的趋势。 • 油菜可以就地收割、就地摊晒脱粒,也可收割后堆积, 再翻晒脱粒。脱粒后的油菜籽,含水量一般为 15%30%,不宜立即装袋堆积。
(三) 硼肥的施用
• 芸苔属作物易发生缺硼,油菜缺硼发生“萎缩不实”, 减产严重。 • 1.油菜缺硼的典型症状 • 根系发育不良,不长须根,表皮褐色,根颈膨大,皮层 龟裂。叶色暗绿,叶质增厚,易脆,叶缘倒卷;叶片呈 紫红色至蓝紫色,变色一般先由靠植株中部叶开始,并 向上下发展。开花不正常,花瓣皱缩,色深,角果中胚 珠萎缩不结籽或结籽少。茎杆出现裂口或裂斑。
5、苗床管理
• 间苗定苗:第 1 片真叶出现时第 1 次间苗,间 到叶不搭叶,2片真叶时第2次间苗,3叶时定 苗。 • 施肥浇水:油菜移栽前约7天,施少量起身肥, 利于栽后活棵,但嫩苗不施。遇干旱,及时 沟灌或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不板结。 • 使用生长调节剂:用 150 ppm 多效唑或 50 ppm烯效唑,每公顷750 kg药液三叶期喷施 • 防治病虫: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黄条 跳甲、菜螟等,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锈病 和霜霉病,要及时防治。在移栽前3天,最好 用药剂全面彻底防治一次。
2、移栽
• 移栽期:根据苗龄和前作收获期而定,以适时早栽为 原则。浙江省移栽期以11月上、中旬为好,不迟于11 月底。 • 移栽方法:随拔随种,不种隔夜苗,露水秧。拔秧时 注意大小分级,分批拔分批栽,保证苗株整齐一致。 拔秧时尽量带泥,少伤根系和叶片。在移栽前一天或 上午苗床浇透水,次日露水干后拔苗,可多带泥块。 种时要求分苗不伤叶,栽种不伤茎,根直叶笃泥土揿 实。 • 移栽后施“活棵肥”,一般浇稀人粪尿,使根土密接, 发根快,促进成活。
(二) 施肥技术
• 1.施肥量:甘蓝型油菜氮、磷、钾比例为1:0.40.5:0.9-1,每公顷生产1500-2250 kg 菜籽时,需施 氮150-225 kg、磷素60-75 kg、钾素150-225 kg。 • 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和适量的速效 氮肥。一般高产田,氮肥占施肥量的50%-60%。施肥 量中等,基肥比重占30%-40%为宜。磷、钾肥都以作 基肥为好。生长初期对缺磷反应最敏感,施在油菜根 系附近。 • 3.追肥:(1)苗肥和腊肥:苗肥,一般每公顷施硫 铵110-150 kg左右,早施,一般不迟于移栽后 7-10 天。腊肥,是我国长江流域油菜进入越冬期施用的肥 料。这时主轴与一次分枝已相继分化,是一次分枝数 和花芽数奠定基础的时期,越冬期开始抽出的短柄叶 是能否春发稳长的主要叶片。腊肥以有机肥为主,有 填塞土缝、壅根保暖防冻和促春发稳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