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完整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创建于1999年,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
目标的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
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全院上下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研
究的课题。高职院校不同于一般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专科院校之处就在“职”
字上,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素质。
这里所讲的“高素质”无疑应该包括“职业素养”。
为了切实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敬重职业劳动
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掌握职业素养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
法,以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正是本教学成果当初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为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教学成果的完成人从2005年2月起即开始进行研
究,并于2006年申报“《职业素养基础》课程计划与实施研究”院级教改课题
并获准立项。
本教学成果研究的内容及成果主要有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两个层面:
第一,理论研究层面。
在理论层面上,本项教学成果立足高职院校实际,主要研究了:职业素养的
含义,研究与学习职业素养对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以及研究与学
习职业素养的方法。并对职业、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尊严、职
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等有关职业素养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理论研究层面的成果主要是:《职业素养基础》一书。该书于2007年2月由中
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后来经修订,于2009年8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规划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这本书给予了比
较高的评价,并且建议积极向其他高职院校推广。
第二,教学实践层面。
本项教学成果不仅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有关问题从理论上进行
研究,而且将研究成果成功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从2007年开始,在全院学生中开设《职业素养基础》这门课,而且是作为
一门必修课来开设的。32学时,2学分。使用的教材就是前面提及的《职业素
养基础》一书。
通过开设这一门必修课,向学生讲授有关职业素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它对于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沟通、人际交往、求职等技能,
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非常积极地意
义。
教学实践层面的成果主要是:制定了《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初
步建立了《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试卷库(10套试卷);从2007年起至今,已
持续4年在全院学生中实施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
受学生的欢迎。今年4月中旬,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认为《职业素养基础》
这门课程的开设有意义的学生占参加问卷调查学生总数的82.49%。
三、成果的应用情况
如前所述,本教学成果的理论研究已经从2007年开始在学院内直接应用于
教学实践,并受到学生的欢迎。相信该成果在其他高职院校同样具有较强的应用
推广价值。本教学成果也是江海学院“坚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
职业道德’四职教育一体化,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技能型人才培养之中”办学特色
的具体体现,而该办学特色在2007年江海学院接受教育部评估时,得到了评估
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本教学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另外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职业素养基础》教材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并且建议
向其他高职院校推广,这反映了本教学成果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四、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今后本教学成果将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1、吸收近期国内外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补充新鲜的内容,进一步修订《职
业素养基础》教材。
2、进一步深化《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第
二课堂”的开辟。
3、进一步加强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站的建设,提高《职业素养基础》课程
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努力把这一门课程打造成省级精品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