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1期
2012年1月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VoL 28 No.1
Jan.2012
科技进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倪锦丽,崔巍
(1.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2.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科技进步史和农村职业教育史,细致分析科技进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
作用,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如何利用现代科技促进自身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技进步;农村职业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042【2012)01-0018-02
A Research of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ng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NI Jin.1i .CUI Wei
(1.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Jilin Academy ofSocial Sciences,Changchun Jilin 130033,China;2.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ce,Jilin Academy ofSocial Sciences,Changchun Jilin 13003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rural occupation education,detailedly analyzes the facilitation of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rural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and then puts forward proposals
about how the rural occupation education makes use of mod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
mote self development.
Key words: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物质财富、精神
财富极大地丰富,这必然会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提供基础和保障,如丰富教育内容、为其提供现代化
的教育手段等。因此,怎样利用科技来为农村职业 教育服务,是关系到其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科技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 根据《辞海》解释,科技就是科学技术。狭义上, 科技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不同方面的内容。科学是 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技 术是指人们进行生活或其它活动的专长、手段、技能 和装备。广义概念上的科技是把科学与技术作为一 体来看待,不对其加以区分。这是因为从广义上讲, 科学与技术每时每刻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培养建设农村和为农村社 会服务体系的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的教育。它为农 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广大乡村干部、专业人员和农 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发展农村 经济提供智力与人才保证。 二、科技进步决定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 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科技史和农村职业教育史,发现存在
着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生产力水平的不同,
其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就不同的规律。当科技水平发
展到工业技术阶段时,生产力是第二代生产力即机
器生产力,与其对应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
体脑并用为主要特征,以工业技术为指南,以使用普
通机器为手段的“技术型劳动者”。科技水平发展到
现代科技阶段时,生产力是第三代生产力即电子生
产力,与其对应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智力
支出为主要特征,以先进的科技为指南,以使用智能
机器为手段的“科技型劳动者”。
(二)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
模式
通过研究科技史和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演
变过程,发现存在着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职
收稿日期:2011.10-09
作者简介:倪锦丽(197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第28卷第1期 倪锦丽等:科技进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19・
业教育课程模式的规律。 早期的农村职业教育以传递手工技术为内容, 其教育形式是学徒制。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工业革 命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技术体系,大工业技术代 替了手工技术。这种大工业的技术使农村职业教育 空前扩展,并开始取得在正规教育体制中的独立地 位,这样学徒制便逐渐为学校教育所代替。其课程 模式主要表现为一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本位的学科 中心模式。进入电力时代后,由于工业的高度机械 化和电气化,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 具有专业性,同时整个生产过程又呈现高度的综合 化,而依靠单纯的学科课程模式难以实现。世界上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合作教育的形式来培 养技工,即学校和企业合作。 (三)科技发展丰富,更新了农村职业教育内容 科技进步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深化,科学认识的 最新知识成果,及时的纳入到教育的内容中。回溯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史和科技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 技术发展与农村职业教育内容的对应关系。原始社 会的科学技术非常简单,如进行采集、狩猎的技术。 因而,当时人们在对下一代或其他人进行“技术”教 育时,其内容就是这些最为原始、简单、贫乏、粗糙的 农牧业技术、手工业技术等。到了古代社会,科学技 术与原始社会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为科学技 术的门类增多。科学技术每前进一步,农村职业教 育内容就丰富、更新一次。到了近代社会,科学技术 的革命,使工场手工业逐步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由 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提出 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对技术工人 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就从传授传统的手工 技术,变为了传播近代工业知识和机器操作技能。 (四)科技发展不断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新的教 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各种教学 手段不断丰富、更新。视听技术的出现,使幻灯机、 有声电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新的教学手段; 远程通讯技术的出现,使无线电收音机、电视在20 世纪五十年代成为新的教学手段;视频技术的出现, 使录像机在七八十年代成为新的教学手段;卫星通 讯技术的出现,使卫星电视在八十年代成为新的教 学手段用于教学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计 算机、多媒体、网络广泛用于目前的教学领域。每一 时代的教学手段,都无一例外的进入了农村职业教 育的教学领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利用现代科技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以科技为导向,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科技发展需要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但更需要具
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全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必
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是获取、分析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创新能力。科技时代,创造
性的活动将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社会发展的
强大杠杆。创新不再是少数科技精英的专利。三是
应变能力及职业心理准备。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
企业、各种组织及个人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是“调
适”。为了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面对未来不可知
的变化,职业学校应教育学生去接受或预计他们日
后职业生涯中可能的改变,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未来
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二)以科技为依据,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
体系和教学内容
邓小平强调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来充实教
育内容,“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
“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因此,必须改革农
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水平相协调,努
力实现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和综合化,课程设置的基
础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
(三)以科技为后盾,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可以使学生
充分地利用视觉、听觉去获取知识,综合利用多种分
析器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
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职业学校要加强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如多媒体软件的制
作,Internet的应用等,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
教学内容正确、充分地运用电脑、视听、通讯手段,多
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尤其要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
和网络技术。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作用,又有
效利用了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王玉仓.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周毅.2l世纪中国两大支柱:科技教育化与教育科技化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程序.科教兴农——农业振兴的必由之路[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