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浅析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经 济 纵 横 

詈 ——一蕾皇■矽 

l 囱 浅析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李忠瑞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以来.一些财 务报表编制者围绕着会计中的公允价值问 

题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 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责问和修改要求 通常谈到会计准则中 的公允价值问题时.为避免歧义,一般将其分为公允价值会 

计和公允价值计量两个问题。前者是指对哪些财务报表项目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者是指应如何计量公允价值 公允价 

值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到的批评也相应集中在公允价值会 计和公允价值计量两个不同方面。在公允价值会计方面.一 些报表编制者f主要是一些金融机构1认为在螺旋式下跌的 

市场上.以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工具会使市场持续失去信 心。陷入恶性循环。因此他们呼吁通过金融资产重分类的方 法.使一部分金融工具摆脱公允价值计量的束缚 在公允价 

值计量方面,大量报表编制者、审计师和使用者都认为目前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指南严重不足. 尤其对目前市场不再有效的情况没有适用的专门指南 

一、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的影响 

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主要是指 

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效应 一方面.它更加注 

重会计要素价值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历史成本只能反映初始 静态价值不同.随着时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允价值也会 不断变化.每个时点上的公允价值都可能不同。即使交易尚 

未发生.如果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或预期 价值发生变化.也需要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表内 反映。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面向现在和未来。公允价值重 点反映市场现行经济情况以及被资产或负债所影响的市场 评价.因而与历史成本相比较,它面向的是现在和未来。公允 

价值变化反映了经济情况发生变化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影 响。 

因此.当金融市场运行比较平稳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不仅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 并不会引起资产及收益等账面价值的大幅波动 然而。当市 

场处于极端的情况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就会把 问题放大 危机中的甩卖价格无法客观反映资产价值,如果 

以此为基础计算价值和减值准备.将给公司报表“火上浇 油”.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 恶性循环:金融产品交易价格下跌一金融产品资产计提跌价 准备一机构按照监管要求核减资本金一市场出现恐慌性抛 

售一金融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 综上.公允价值计量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金融危机.但 

绝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也不可能阻 止金融危机 所以.不管是FASB还是IASB都没有停止采用 公允价值.而是继续完善公允价值.特别是在“降低金融工具 

复杂性”趋同项目中.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得到了比以前 更广泛的应用。 

二、国际上采取的应对措施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f以下简称理事会1作为国际财务 

44暖感圜2010年第6期 报告准则的制定机构,自美国(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公 布之日起,多次发表声明表示不应将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原 因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也不应一概否认公允价值会计。 

就资产负债表中的许多项目而言f尤其是金融工具)。公允价 值会计仍然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计量基础。但同时.理事会也 

已意识到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不完备之处.并已着手完善公 允价值相关会计准则 

理事会于2008年10月13日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 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f IAS391进行了修改。放宽了 

对金融工具重分类的规定,允许在极少数情况下f例如当前 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可以对一些金融工具进行重新分类。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着手研究了非活跃市场中 应用公允价值问题,其相关结论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于l0月10 Et发布的《美国157—3》完全一致 另外一个重要的举措是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 员会联合成立高水平咨询小组。共同制定有关金融工具报告 

的长期解决方案 复杂性问题是长期以来普遍公认的严重问 题:金融资产减值和贷款损失准备问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背景下成为焦点:与美国相关公认会计原则的趋同是国际财 

务会计准则成为真正全球会计准则之前必须突破的瓶颈.而 金融工具准则是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 该项目仍是FASB— 

IASB备忘录项目.将最终发布一项新准则以取代目前的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相关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三、开展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建议 

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设计思想 上体现了这一考虑:由于我国市场条件与发达市场经济在某 些方面尚有一定差距.采用公允价值往往难以取得可观测到 

的市场证据。因此在决定哪些报表项目可采用公允价值时f公 允价值会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行性和可 靠性。 

从2007年1月1日起.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又与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上市公司 

全面实施 与我国以前的会计标准相比.这套新准则体系的 重大变化之一就是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改变了长 期以来我国会计计量主要局限于历史成本的情况。适应了企 

业经营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 的相关性 然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解决了在某些 

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中.何时应当采用公允价值的问题(公允 价值会计).但要求或允许采用公允价值后如何计量公允价 

值(公允价值计量)却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因此,我国应 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研究.在跟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 会相关研究的同时.充分掌握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国际趋同 

中代表新兴市场争取更大发言权.同时也切实改进我国公允 价值计量实务 

注:本文是河北省商业经济学会课题《公允价值在会计 准则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I¥20090012。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