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周期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周期
从2000年底开始,美国经济增长就已出现疲软状态。
20
“9 · 11” 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01.9.11,作为美国经济实力与繁荣的世贸大楼双塔受到 国际恐怖组织的突然袭击,美国经济也从2000年底开始的疲 软状态转变为正式衰退。
“9.11”事件不仅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对世界经济也产
联邦德国 意 大利
7
沉重地打击了美国,使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时间最 长,降幅也最大; 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
进入危机;
在深度和规模上超过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8
三、1969—1971年的经济危机
20世纪6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战后经济
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
2
第一节 战后经济危机的发展
二战后近60年来,6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 1948-1952年的经济危机
• 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
• 1969-1971年的经济危机
• 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 • 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
• 1990-1993年的经济危机
3
一、1948—1952年的经济危机
日
英 法
本
国 国
1957年6月
1957年10月 1958年3月 1958年2月 1957年10月
1958年6月
1958年10月 1959年2月 1958年5月 1958年8月
-10.4
-3.7 -5.0 -1.4 -3.4
13
13 11 4 8
92
59.6 17.9 113.2 176.6
-
2.1 - 6.3 -
英国
法国
1979.7-1983.1
1980.3-19831
43
35
14.8
7.4
12.5
8.2
意大利
1980.5-1983.1
33
22.0
10.5
16
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更严重,各种矛盾
进一步激化,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大大加强;
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指数普遍下降,危机持续
时间大大延长;企业大量倒闭;世界贸易严重萎缩,
第八章
战后世界经济危机与经济发 展周期
本章首先介绍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然后总 结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最后阐释长波理论与世 界经济周期。
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长波理论与世界经济周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要经过一定的周 期性的循环,要经过消沉、逐渐活跃、繁荣、生产、 过剩、危机和停滞等阶段。可见,经济危机是资本 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其根源和原因在于生产的社 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大幅增长和劳动人民有支 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生产过剩的危 机就是这种矛盾猛烈破坏性的表现。
2、危机的蔓延与深化
(1)四波冲击
第一波:2007年7、8月,大批与次级债有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倒 闭,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第二波:2007年底—08年初,花旗、美林、瑞银出现巨亏,各 种央行联手干预,A股08年1月连续暴跌 第三波: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 第四波:两房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破产,政府全面介入
(2)三个层面 第一,由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发展 第二,由金融危机发展为经济危机
第三,由区域危机向全球危机扩展 (3)一些极端表现 俄罗斯股市的停市; 美国股市“历史性的一周”; 日本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的迅速收缩; 冰岛的破产
2006年底至2008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
Dow Jones US Financial Services Index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11/06 12/06 01/07 02/07 03/07 04/07 05/07 06/07 07/07 08/07 09/07 10/07 11/07 12/07 01/08 02/08 03/08
Rating Downgrades Chrysler LBO Postponed ABX declining IKB Bear funds Shut down ML Citi BarCap
Mortgage lenders shut down
Blackstone IPO
美国房屋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变化
注:上图中绿色线为次级贷款的违约率
(三)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重创世界金融业
2、各国央行联手干预采取了激进的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导 致世界性通货膨胀
3、国际贸易格局将发生变化(各国将更加注重内需)
二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最初几年
的经济调整和恢复,开始了新的周期性循环。1948
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其他国家由于经济境
况不同,随后分批进入危机。
4
美国首先进入这次危机,危机爆发的原因是战后
初期美国经济内部各种矛盾加速激化的结果。
危机的普遍性:1951年,加拿大、日本以及英国 先后发生危机;1952年初,法国、德国接着陷入 危机;在此期间,欧洲的其他国家生产也都有不 同程度的下降。
4、金融危机传导到实体经济导致世界性经济衰退 5、各国采取刺激经济措施的效果 2009年3、4月份以来,各国经济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 但也有人质疑这是“印钞机下的复苏幻象”。导致这次“百年 一遇”世界性危机的深层次问题并未能够解决,政府刺激经济 的做法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可能是暂时的,而且延迟了应该进行 的调整。
简称为 " 滞胀 " 。
14
五、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
1973—1975年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经济陆续进入了复苏
阶段,但复苏的进程缓慢。
美、德、法、意的工业生产于1976年恢复到危机前最
高点,英国和日本则分别到1977年夏和1978年初才达到 危机前最高水平。
此后,各国经济转入低速增长期,没有出现明显的高
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急剧上涨。
17
六、1990—1993年的经济危机
主要发达国家在80年代初发生第五次经济危机后,经过
8年左右的增长,发生危机的周期因素逐渐累计成熟。
刚刚跨入90年代,各国就相继陷入危机。这次经济危机
首先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开始,接着是美国、日本、德 国等其他国家。
18
美国迅速从危机中复苏过来,从1990年7月陷入衰退
本投资为标志的周期性经济高涨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并在1957年爆
发了战后的第二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6
表1 1957-1958年世界经济危机概况
国 美 别 国 危机前的最高 危机时的最低 点 点 1957年4月 1958年4月 工业生产 下降幅度 (%) -13.5 下降 月数 13 失业人数 (万人) 508 失业率 (%) 7.5
到1991年3月蹒跚走出谷底,只用了8个月时间;
日本在这次危机中1996年才走向复苏,
并且直到21世纪初,日本的经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
欧盟各国经济衰退严重
19
七、"9 · 事件前后的经济衰退 11"
“9.11” 之前美国经济
1991.3-2002.6,美国经济处于历史上最长的连续增长 期,而且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最佳组合。 因此,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新经济”、“新周期”的说法。 金融市场受“虚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 注的新现象,学术界据此提出了“虚体经济周期理论”。
12
美国 英国 日本 意大 利 联邦 德国 法国
这次危机的广泛性、深刻性和持续性都超过了战 后前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在危机期间,出现了“滞胀”现象。
13
" 滞胀 "
从 1975 年下半年开始 ,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 相继度过了危机阶段 , 经济逐渐走向回升。但与 此同时 ,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普遍出现了工业 生产增长缓慢 , 长期存在庞大失业队伍 , 物价继 续上涨现象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 停滞膨胀 " 或
60年代后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刺激投资
的措施,工业增长较快。同时,由于国际之间关税 的降低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扩大。于是各国经济又出
现了周期性高涨,这次高涨不过两三年就紧接着爆
发了第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9
由加拿大拉开序幕,但对美国的经济影响最大;
发生在越战期间,在美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危机前 最高点 127.5 111.4 132.9 126.0 111 129
危机期 最低点 109.9 98.5 105.2 97.8 101 108
下降 幅度 -15.3 -11.0 -20.0 -22.4 -11.4 -16.3
GNP 下降 幅度
-5.7 -5.4 -3.4 - -4.4 -5.4
房屋信贷市场过于宽松,次贷的比重不断上升,次贷被打
包为各种证券(MBS,ABS)发行并反复衍生。2004年—2006年 因通胀压力美国连续17次加息,利率从1%上升到5.25%。2006 年下半年房价开始下降,危机难以避免。
(二)危机的爆发与蔓延 1、危机的爆发 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 2007年7月,标准普尔降低次贷的评价,贝尔斯登、 麦戈理银行旗下的基金严重亏损; 欧美股市暴跌,危机爆发
生了深刻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最具活力的东亚地区经济。 由于欧美经济的关联性,美国经济下滑也殃及了欧盟经济。
21
八、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一)次贷危机形成的背景
始于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911)的低利率政策,利率 从6.5%降到1%,为40年来最低水平,并持续到2004年6月。在 此背景下,美国房贷需求和房价不断上升,2000年—2006年房 价上涨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