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员签到:

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一.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 因素有
关:
1、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 遗传学研究表明, 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
亲属中 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I型的病因中遗传
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U型中其重要性达 90鸠上,因此引起糖尿病 U型的遗传
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I型。
2、 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
伴随 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 如
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 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 约有 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 病前均
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 随着年龄增长,
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 25 岁至 75 岁,肌肉组织逐
渐减少,由占体重的 47%减少到 36%,而脂肪由 20%增加 到 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
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 之一。
4、 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 B细胞负担过
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 增多”的
概念。
5、 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 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 仅可以使隐形 糖尿病
得以外显。
6、 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 尿病。
7、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 I型糖尿病 ----- 人类第六对
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U型糖尿病一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 葡萄糖溶
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 也不论是因 为遗传易感而发
病, 还是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 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
基因病。
二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早期症状自查离不开对糖尿病症状的了解,主要有多尿、多食、多饮、 体重减轻
等情况,还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疲倦、皮肤搔痒、出汗异常、视力模糊、 肢体发麻等。

1、 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这是糖尿病常见的三多一少的症状表现,但这 种三多一
少的症状并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 同,不同的人还会出
现一些其它的症状。

2、 疲乏无力: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据报告 2/3 的糖
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3、 皮肤感觉异常: 感觉神经障碍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肤感觉异常, 如蚁走感, 麻
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4、 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引起血管、 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男性阳 痿,女
性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5、 容易感染: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以致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 呼吸、泌
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且治疗困难。

6、 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 朦、失明
等。

糖尿病症状表现在许多方面,一般都能够在生活中有所体现,如果人们能够 细心观察
自身的变化, 那么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症状, 在糖尿病发生的早期接受 专业的治疗有助
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发挥出较好的作用, 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 糖尿病症状表现非常有
必要。

.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多由长期的咼血糖、咼血脂、血液咼凝咼粘、内分泌失调,
特别是高胰岛素血症,尤其是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引起, 涉及范围广,种类较 多,常
见的并发症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性心脏 病、糖尿
病性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 病、糖尿病性视网
膜病变,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多种感染,其中,又以糖尿病大血 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最为常
见。
具体地说,影响糖尿病患者身体、工作、生活和寿命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
1、 感染: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也抑 制了白细
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见的有泌尿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皮肤
感染等。
2、 酮症酸中毒:它多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未经治疗、 治疗中断或存在 应
激情况时。糖尿病病人胰岛素严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大 量脂肪酸进
入肝脏氧化,其中间代谢产物酮体在血中的浓度显著升高, 而肝外组 织对酮体的利用大
大减少,导致高酮体血症和尿酮体。由于酮体是酸性物质,致 使体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 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之一。
4、 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 常见
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5、 神经病变: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 为四肢自
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则
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6、 眼部病变: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会合并不同程度的视 网膜病
变。常见的病变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
7、 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常会 引起足部
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四•糖尿病的诊断
1. 随机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

2. 空腹血浆血糖水平》7.0mmol/L;

五•糖尿病的治疗
1. 治疗原则
治疗糖尿病⑴,饮食疗法是基础,运动疗法是手段,药物疗法是关键, 心理疗法是统
帅,自我病情监测是保证。前边三者是在不同机制、不同环 节上相互协同调节血糖的。

2. 治疗原则
目前糖尿病仍是难以根治(治愈)的疾病,治疗原则是控制血糖水平 延缓并发症的
发生。

3. 治疗目的
治疗糖尿病最根本的就是把血糖降下来,从而阻止失明、尿毒症、神 经病变、心血
管病变、糖尿病足及其他顽固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形成和发展。 对于糖尿病儿童来讲,要尽
量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使糖尿病儿童能与正 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健康成长。

4. 治疗方法
通常患者得病后很关注打针吃药,却很少有人关注饮食、运动、自我 病情监测等综
合治疗方案。其实,糖尿病教育、自我监测、饮食、运动是 糖尿病治疗中最重要的,只有
在这些综合治疗下,建立糖尿病人的健康生 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当今世界治疗糖尿病的方法,首先推崇现代综合疗法,即由国际糖尿 病联盟
[IDF ]提出的由五项基本措施组成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糖尿病教 育、饮食控制、体育
锻炼、药物治疗和自我血糖监测五项内容,被形象地 称为五驾马车综合治疗。这“五驾马
车”,如能协调驾驭,顺应自如,糖 尿病人可望如同健康人。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5 / 5学习交流文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