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与结构体系研究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与结构体系研究

【文章编号】1006—3862(2018)02—0055—06 L|嘲 聃 。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与结构体系研究 张明斗 王雅莉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城市网络化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主体形态,对于弱化各类城市的区域不平等和不平衡性以及实现城市一体化具有重 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种认识,全面阐述分析了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动力机制,并从初级、中级、高级三大阶段探讨 了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在对其中心城市结构、纵线结构和横线结构这一结构体系进行立体式探索的基础之上, 从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水平、优化网络节点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格局、建立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化各 要素的利用效率四大层面提出城市网络化发展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城市网络化;空间格局;结构体系;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与优化问题属于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推动城市网络化发展也已成为诸 多城市追求的目标和实现城市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性 途径。长时期以来,由于城市经济集聚效应的持续强 化和城市发展的竞争理念,导致我国的部分城市孤立 化运营,且处在分散型的发展状态,严重缺乏内在的 增长潜力,并没有形成综合化和高级化的网络结构体 系,也大幅度降低了城市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这就 需要全方位打破此种格局,有效构建城市网络化发展 的结构体系。基于此,本文对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结构 体系展开立体式探索性研究,通过空间格局的演变分 析和体系构建,形成一整套的推进策略,进而实现城 市一体化发展的优质效果。 1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动力机制 在大数据和云平台的驱动下,网络化发展日渐 成型,包括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市场网络等在内的 网络类型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于城 市发展而言,空间网络体的内在属性和连绵化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的包容性发展及其 空间效应研究”(14BJY052);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城乡交错区村镇可 持续发展及治理关键技术示范”(2015GA701009);辽宁省教育厅科 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省城市化的转型发展及路径优化研究” (LN2016YB027);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大连城市竞争力的比较 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2016dlskzd049);宁波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村镇生态化治理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集成示范” (2015C110001)。 的外在要求,促使城市发展必须建立网络化的结构 体系,对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 展具有推动意义。 1.1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内涵特征 城市网络化作为大中小城市协调均衡发展的网 络体系,多指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以网络化的发展 理念为指导,以城市一体化的发展体制为基础,在产 城人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下,所达成的多种类型城市 的协同发展格局。而在现实的城市发展中,主要体现 在三大维度,一是形成圈层式的中心结构体;二是形 成以副中心、节点城市和骨干城镇为元素的城市网络 化发展纵线;三是形成城市化各要素及其相互间合理 流动的城市网络化发展横线。若要形成城市网络化 的发展格局,就需要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和深度革除 传统的“中心一外围”属性的摊大饼式城市空间结 构,进而被多节点、多核心的网络化城市所取代,这也 构成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城市圈外移的发 展套路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的质量提升,虽是城市规 模有所扩张,但其背后配套的公共产品利用效率偏 低、私人产品运行效率滞后,属于典型的数量超前于 质量的发展思路,彰显出不可持续性。因此,树立城 市网络化的发展理念、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前 瞻性思想成为必然趋势。 1.2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城市网络化发展不仅仅是由其内在属性所决 定和推动,还存在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动力因素, 重点表现为产城人融合发展和城市群的高效率推 进。对于前者而言,产城人融合发展为城市网络化 城市发展研究25卷2018年2期Urban Devel0pmetat Studies Vo1.25 No.2 2018 

55 城期嚏髑 张明斗等: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与结构体系研究 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核心资源和经济基础,构成关 键性动力。脱离了人的城市发展缺失了核心灵魂,脱 离了产业的城市发展缺失了经济力量,将产城人融合 发展,能够形成多方利益共享的循环机制链,在充分 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和产业的带动效应基础之上,有序 推进城市空间的格局优化,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和城 市网络化的发展。对于后者而言,城市群的高效率推 进也为城市网络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动力。城市 群作为由若干个密集分布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 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一区域系统,成为 现代城市发展和完善功能的大趋势。城市群的发展 能够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各种要素资源进行互通有 无、取长补短,充分使用合理配置,促使城市之间的联 系密度和联系强度逐步增加,还能够缓解人口的过度 拥堵所引发的大城市病,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引导各 类城市的合理有序发展,对于城市网络化的发展具有 推动意义。为此,城市网络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产城 人融合发展和城市群的高效率推进成为不可忽视的 重要动力。 1.3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基本功效 由城市的孤立化向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当前城 市发展的基本形态。孤立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与城 市之间的联系密度日渐下滑,多以竞争模式运行; 外加僵化的行政区划和土地规划,导致城市的可持 续运行能力降低。为此,就需要推动城市网络化的 形成与发展,有着强大的内在功效,主要体现为两 大层面,首先城市网络化的发展能够打破现行的行 政区划体制,推动实现竞争向竞合转变。网络化格 局的形成与发展不再是单纯以行政区内的要素资 源为实施对象,也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整 合各种有利于城市发展的资源禀赋,打破地方保护 主义,形成竞合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良性互动 的包容式、网络化城市发展新格局。其次城市网络 化发展能够提升城市的扩散效应,扭转单维度的集 聚向双维度的集聚与扩散叠加转变。传统的城市 发展多注重的是城市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偏弱, 引发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两极化发展后果,不 利于形成一体化的发展局面。而城市网络化的发 展不再是纯粹的关注集聚效应,也更加重视中心城 市对外围城市的扩散效应,并将二者并重,有利于 打造城市一体化的空间格局。因此,城市网络化发 展有着强大的内在功效,对于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和 56 城市扩散效应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2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 城市的分散型向网络化转变是城市发展的必 然趋势。然而,对于不同的城市网络化发展阶段却 有着不同的空间格局,重点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 三大发展阶段,对这些阶段所呈现空间格局的系统 性分析和说明,对于未来更有效地推动城市网络化 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引意义。 2.1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初级形态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城市经济发展 模式、发展结构、发展体系紧密相关。对于城市网 络化的格局,首先必须经历初级形态的结构体系, 与分散型的城市类型相比,该种阶段的城市逐步向 高级化靠近。如图1所示,城市网络化的初级阶段, 总体而言属于点状发展模式。区域内只有唯一的 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经济引力和集聚效应相对突 出,周边城市的要素资源不断涌向中心城市,却极 少发生回流现象,导致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与外围城 市发展滞后相并存的空间结构,形成中心城市一览 独大的现象。在这种发展状况下,区域内其他城市 间的联系紧密度逐渐降低,中心城市成为焦点和联 系纽带。同时,由于中心城市遮蔽效应的存在,会 引发大都市阴影区的出现,如苏州、合肥属于我国 典型的体现,以致诸多类型的城市并没有实现均衡 协调的发展局面。对于这种形态的城市网络化发 展而言,网络体系虽有雏形,但结构优化度不足,周 边城市与中心城市间的差距依旧明显。 

图1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城市网络发展的中级阶段 相对于初级阶段而言,城市网络化发展的中级 阶段属于线状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有 所体现,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引力和集聚效应。由于 中心城市发展相对迅速,开始带动周边城市的发 展,区域内不再是仅存有的一个中心城市,而是形 成了多个次中心城市,如图2所示。这些次中心城 城市发展研究25卷2018年2期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1.25 No.2 2018 张明斗等: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与结构体系研究 城市空间 m无论是 资金、人力,还是存土地、基础设施等 面郜与『}l LL,城市彳丁着紧密的联系机制, 日. 很大 程瞍』 能够实脱要素资源共字和互通有尤,体现了 范合的城_『j『运 机制;同时,鉴于交通网络体系形 成以技产、I 结构的合理化摊进.次中心城市对周闹 城镇的带动作H{也日渐明 尽管城市问的网络 甯度何所增强.但就整个 域而言,城市问的紧密 度小高.州对l丁扩散效成,集聚效』、 依㈦占据主导 地化 此,此阶段虽彤成线状发展结构,但扩散 效应ji:没有个而释放fl;来,强化城市经济的扩散效 啦成为陔阶段的咂要任务. l ;: : 

图2 城币网络化发展的中级阶段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存城『1 网络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构成了网状的 发展模式,丰}]对于点状和线状而言,陔种模式更能 够提丁|城“ 经济网络的承载能力和负简能力,对丁 城ff 一体化实现和空问格局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 值 如 3所示,在高级阶段,由J:城市集聚和扩散 效应的 ,i)‘=域内彤成了各个层级的r}1一IL,城市和 次『{1 tL,城市,【 且…现了各类型城市的网状运行格 局,重点发展轴线相对明显一整个 域内的产业结 构rI越合理化和高 化.交通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化 和立体化.大幅度提升了城m问的联系密度币¨强 度.特圳是次 I tL,城市和节点城市的核心优势和纽 带作川越发凸 , l 一级的中心城市、下一级的 城镇联系度越来越大,带动了各类 城巾的高效怏 述发罹 总之,存城 仃网络化的高级阶段,新1日点 轴不断渐进 散和经纬交织,网络层次逐步加深, 大Ifl小城市均衡 调发展的网络体系已经彤成,成 勾城 

图3 城市网络化高级阶段 图片采 碌:作者自绘 3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结构体系 城『} 网络小址N闭的、 }!f行政J 划的城r 体 系,而是开放的、仃机的、边 趋 I!糊的城m组 f小 系 城fH 络化发展t}1 u土 蕾『人J 的结构{小系, 它通常足m一个『『l心、一条纵线 J·祭横线所 成的 空间格局,构建… 恪 j‘效的结构体系肘t 术米城If 络化发展的推进策略制定 钉参照价俯 3.J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中心城市结构 城市 络化发眨的结构体系…t, 允就足前 拥有一个以 层巾心城if』为『f1心的城f 类 传统的城I}f发腱进 巾, 仃畋资源的分 /f 公 忡及发腱机会的缺,火性.城 f巾tJf¨i 足过度的 竞争,外』JI】假化的仃政卜(划体 ,这干叶 范/『}状念越 发严峻,导敛 多城巾符h、工J政, , /f r涉.处 敞 点式的运行十}}局, 没 形成 J_I=的发展怵系. 缺乏r r} 心城『1 或次 I1. 城市的"“rl 动作川J. 个城 巾化I 域就会丧久 卡勾体系 『 现代的城『}r 络化发展rf1,必须胡J彳丁一个以 tL,城m为l1l心 的城市类型,陔城If 依 若 域『人J鄢的父键 rf:】 能,既 对 边城市发挥,jl领作川,成为周边城I 的要素 巾心、 业扩散 IlJtL,、技术创新r 心fI】 信息流转r tL,,也 化与脚边城f“的合作分 通过扩敞效应的发挥,与例边城f… 成q 十H影响、 卡fi依仃的良性互动格』r6,有助j: 提Yt‘城f 骼 体的竞争力 城市 络化发腱5 仃以r 城』 为 点,才能 原有 彤h 的分l 作 础f ,按 照城ff『经济内 的联系,组织『}1近及远.…点刮 的分r协作刚;只何以中心城市为 I一心,按礼会化 人,卜产的需婴,把氽、I 绀成符种形J_I=的 济联合 体,进而形成把各方 的经济,J艟聚集起求的绎济 联合 , ‘能勾城小网络化的形成f1I发展典定 济 基础 『大l此,城『f 网络化发展c}l必须· 持 心城I 的纳构体系,既能够化解传统城ff 发眨模J.I=所,Ii}束 的不良 果, 能够实观城If 网络化发展的“一船 棋”效果.埘丁城市一体化卡¨ 饼jl0优化具仃推 动作朋 3.2 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纵线结构 城『“网络化发展的结构体系ll1, 次就址需 拥有一个以阁层没 『 为次『11心、县绒市为 点、 一fI心城镇为骨1二所构成的城市 络化发展的纵线 纳构 以 的城Ifr 格 lI1.“玖l{J心——1 城市发展研究25卷20I 8年2期L r l I)e¨·IIlIII】 ….'Squ l11 25 f1.2 20l 8 

5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