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音乐的历史及变迁
陀功德 、 演经说法 、 宣 唱佛 理 、 普 渡众 生。 由于 民族 、 地域 、 语
常用 的有《 三宝大赞 》 、 《 五方 赞》、 《 香 赞》、 《 供 养赞 》 、 《 皈依
赞》 、 《 四大祝延》 等, 主要用于讲经仪式 、 六时行道 、 朝暮课 诵 、 道场忏法及一般斋会 。梵 呗的音 乐材料集 中 , 音乐 风格统 一 , 演唱速度缓慢 , 旋 律以级进为主 , 曲调平稳 、 抒徐 圆润 、 腔多字 少, 具有庄严 肃穆 、 清畅哀雅 、 纤婉迂 回 、 细腻潇 洒的气 质与风 度 。梵呗传人 中国初期 , 由于梵音与汉语 的结构 不同 , 中 国佛 教徒注意到“ 梵 音重 复 , 汉语单 奇。若用 梵音 以咏汉 语 , 则声 繁而偈促 ; 若 用汉 曲 以 咏梵文 , 则韵 短 而辞 长”( 慧皎, 4 9 7—
2 6 9 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 S S C I ) 来源期刊 艺术百家 2 0 1 3 年 第6 期 总第 1 3 5期
HUND RED S C H0 0L S I N ART S
口
文章编号 : 1 0 0 3—9 1 0 4( 2 0 1 3 ) 0 6— 0 2 6 9—0 2
流长 , 世代相传 , 具有极 强 的功利 性 、 庄严 性 、 神 秘性 、 规范 性
和稳定性 , 成为 中国古 典音乐 的“ 活化 石 ” 。另一 类是 唱给 现 实对象 “ 俗人” 听的称为 民间佛 乐或 民间佛 曲 , 多 在居 士及 有
宗教倾 向的群众中流传 , 民间佛 曲与各 地 民间音 乐融 为一体 ,
师篇》 中清楚 记载 : “ 始有 魏陈思 王曹植 深爱声 律 , 属意 经音 , 既通般遮之瑞 响 , 又感鱼 山之神 制 ; 于是 删治瑞 应本 起 , 以 为 学者之 宗 , 传声三 千有余 , 在 契 四十 有二 。 ” 其 中四十二 契 , 便 是 四十二个 曲调联奏 。这种 “ 鱼山梵呗” 已经 出现与印度佛 曲 相异 的形式 , 产生 了华 夏化 的趋 势。“ 鱼 山梵 呗” 的创 制是梵
5 5 4年 , 《 高僧 传 ・ 经 师篇 》 ) , 故 佛教 初 人 中 国 , 所 译 佛 经甚 多, 而印度 梵呗音乐未能得到广泛传播与应用 。
中国佛教 音乐 , 最 初 起源 于曹 魏 陈思 王曹 植 的“ 鱼 山梵 呗” 。陈思王 曹植 ( 1 9 2— 2 3 2年 ) , 字子建 , 魏武 帝曹操 的第 四 子, 是建 安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 他 精通音律 , 又善 于论著 , 喜欢 读佛经 。据《 历代 三宝记》 卷五记 载 , 他 曾参 加 以月支人 支谦 为首的《 瑞应本起 经》 的翻译工作 。曹植于魏 明帝太 和三年被
LU Yi
( S c h o o l o f Mu s i c ,L i a o c h e n g Un i v e r s i t y,L i a o c h e n g,S h a n d o n g 2 5 2 0 5 9)
( 一) 佛 教 音 乐 的 传 人 与 特 征
关键 词 : 音 乐艺 术 ; 佛教 音 乐; 鱼 山梵呗 ; 法曲; 变文 ; 佛 曲创 作 中图分 类号 : J 6 O 文献标 识 码 : a n s i t i o n o f Chi n e s e Bu dd hi s t M us i c
封为东阿王 , 太 和 四年 ( 2 3 0年 ) 游览 鱼山 ( 今 山东省 东阿县城
民族共 同的文化遗 产 , 它包括 汉传 佛教 音乐 和藏 传佛 教音 乐
两大部分 。从 内容与形式上来 看 , 唱给“ 佛” 、 “ 菩萨 ” 、 “ 饿鬼 ” 等超现实对象 听 的称为法 事音 乐或 庙堂 音乐 , 法 事音乐 源 远
中 国 佛 教 音 乐 的 历 史 及 变 迁
卢 艺
( 聊 城大 学 音 乐学 院 , 山东 聊城 2 5 2 0 5 9 )
摘 要 : 佛 教 音 乐是 赞 颂 佛 陀 、 宣唱佛 理 的重 要 载 体 , 曹 植 首 创 中 国 式 佛 教 歌 曲 “鱼 山 梵 呗 ”。 隋 、 唐 时期 以 法 曲 为 代 表 的 佛 乐进 入 了 鼎 盛 阶 段 , 而唐 代 以来 的 俗讲 、 变 文 则 对 我 国近 代 曲 艺 音 乐产 生 了深 远 影 响 。 当代 佛 曲 创 作 、 传 播 中 的 问题 不 少 , 值 得 深思和 解 决。
言 的各异 , 佛教音 乐在 流传 的过 程 中, 吸 收 了各 国、 各 民族 的
民间音乐元 素 , 从而产生 了不 同风格的佛教音乐 。 中国佛 教音乐是 中国传 统音 乐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它既 含 有 中国民族音 调 , 又含有 印度 与西域少 数 民族音 调 , 它是 中华
( 亦称偈 陀) 、 礼拜 唱曲和其 他歌 曲。梵呗是 以短 偈形式 赞颂
佛与菩萨 , 其 形 式有 独 唱 、 齐 唱或 合 唱 , 亦 可 以有 乐器 伴 奏。
约在公元 1 世 纪东汉明帝永 平年 问 ( 5 8— 7 5年 ) , 佛教 与 佛教音乐 由印度经 西域及 海路 传人 中国 , 当时 的佛教 音乐 主 要是 天竺 及西域的佛教音乐 。佛教音 乐是在佛 教寺 院的各 种 法事 活动 、 节 日庆典 中演 唱 、 演奏 的音乐 。佛教 创立伊 始就 使 用音 乐—— 梵呗 , 以清净 和雅 、 韵味悠 远的咏 唱风格来 赞颂 佛
具有浓郁 的地 方性 、 民族 性 、 多样 性 和 通俗 性 , 如 陕北 的“ 劝 善” 音调与西 北 地方 戏 曲 、 民 歌相 近 , 曲调优 美 动听 , 质朴 流
西南十八公里 , 又叫吾山 ) , 闻岩洞内传有梵 音歌唱 , 便拟写音
调, 并依 《 瑞应本起经》 的 内容 编撰 唱词填入 曲调 , 创制 《 太 子 颂》 和《 赕颂》 后被称 为 “ 鱼 山梵 呗” 。在 慧皎 的《 高僧传 ・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