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章 实验应力分析基础

第13章 实验应力分析基础

(4)双折射 当一束光入射某些晶体后,出射时成为两束光(图13-8),
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现象。两束光具有如下特征:①其中一束光 遵循折射定律,叫寻常光,用字母o表示;另一束光不遵循折射 定律,叫非常光,用字母e表示;②两束光的光矢量的振动方向 互相垂直;③两束光通过晶体时速度各不相同。在方解石中,e 光比o光快,此类晶体称为负晶体;在石英中,o光比e光快,此 类晶体称为正晶体。
其缺点是端部有半圆形弧段,造成横向效应(可参考更专业的电 阻应变测量原理书籍了解横向效应的概念),测量精度不高,耐 湿#耐高温性能也不好。
工程力学
13.1.3 应变片分类
13.1.3.2 箔式应变片 该种应变片是用厚度0.0001~0.01mm的金属箔作为敏感栅,
箔片材料为康铜、镍铬合金等,利用光刻技术制成。参见图13-2 ,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非常精密,其横向部分可以做成宽栅条, 横向效应很小;散热性能好,允许较大电流通过;疲劳寿命长。 其缺点是工艺较复杂,制造难度大。
材料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双折射现象效应,光波沿模型该点主轴方 向(光学主轴与应力主轴重合)分解,此时有
其中,
这就是适用于二维应力状态的光弹性应力,
光学定律。由式(13-18)可知:任意一点的光程差,与相应点
的主应力差和厚度成正比。
工程力学
13.3.3 等差(色)线、等倾线
如图13-10所示的光路图,光源用单色光,令起偏镜P的偏 振轴方向与x轴夹角为α ,检偏镜A的偏振方向与x轴夹角为β , 应力模型的主应力σ 1和σ 2的方向分别与x、y轴夹角为θ 和 θ +π /2。
图13-8为理想情况下云纹法测量得到的对径受压圆盘u和v位 移场云纹图。
工程力学
13.4.2 散斑干涉计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用相干性好的激光照射漫反射表面的物体,这些表面漫反射 光犹如无数小的相干点光源所发出的光,它们之间也是相干光, 彼此也要发生干涉,则在物体表面前边的空间形成了无数随机分 布的亮点和暗点,称为散斑。 变形的电子散斑图像干涉(ESPI)测量技术 ① 面内变形的测量 ② 剪切散斑干涉方法(shearography)
工程力学
13.1.2 电阻丝的应变效应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其变形 (伸长或缩短)而发生改变的 一种物理现象叫金属导线的应变效应。
推导得 上式中,KS称为电阻丝灵敏系数。可见电阻变化率与应变 量成正比。
工程力学
13.1.3 应变片分类
13.1.3.1 丝绕式圆角栅应变片 该种应变片敏感栅用绕丝机绕成,基底多用纸,价格便宜。

当光源采用白光时,出现彩色条纹,同一颜色条纹的主应
力差相同,所以等差线又叫等色线。
如果用波长λ 的不同倍数n来表示光程Δ ,即令Δ =nλ ,并代 入式(13-18)的应力-光学定律,则有
式(13-22)是光弹性实验中最常用的应力计算公式,也是应
力,光学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工程力学
13.3.4 应力模型在圆偏振光场 中的效应
盘,在白光照明的正交平面偏振光场布置0°、15°、30°情况
下等倾线(图中除圆盘边缘外黑色的区域)与等差线(图中彩色
条纹,其中圆盘边缘黑色的区域为零级等差线)耦合在一起的图
像。
工程力学
13.3.3 等差(色)线、等倾线
(2)等色线(等差线)
对于式(13-20)的另一种情况,即当
时 I=0
即此时要求
工程力学
Thank you
工程力学
13.4.2 散斑干涉计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散斑干涉技术与其他光测技术相比得优点: ① 对防振措施和对测试物体表面的要求较低,且测试灵敏 度和精度都比较高; ② 不存在在测试物体表面制栅,从而导致产生难以确定的 初始应变.应力问题; ③ 容易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下进行测量等优点使其易于推广 应用。
工程力学
13.1.3 应变片分类
13.1.3.3 应变花 为了测量平面应力场中某测点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常常需
要测量该点上两个或三个方向上的应变,这就需要在一个基底上 粘贴2~4个电阻丝栅,它们方向事先已安置妥当,称为应变花。 常用的应变花有两片直角、三片直角45°、三片等角、四片直角 等型式。参见图13-3。
变片电阻分别改变
时,电桥的输出电压增量为来自当时即为全等臂电桥且忽略高阶变量时,
上式变为
对应变仪设置合理的灵敏系数,可使应变仪读数与测量桥中
应变片测量的应变之间建立如下关系
工程力学
13.2.2 半桥电路
是应变片, 仪器内的精密无感电阻。选取 7!+7#+7$+7% ,当应变片测量应变为 时,应变仪的读数 应变为:
工程力学
13.2 测量电路
惠斯顿电桥以应变片或电阻元件作为桥臂,A、C为电源端 (电桥输入端),B、D为测量端(电桥的输出端)。
假设输入电压E恒定,输出端B、D为开路时,BD端输出电压 为:
当U=0时,电桥处于平衡,其平衡条件为:
工程力学
13.2.1 全桥电路
分别是四个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当电阻应
工程力学
13.3.1 基本光学知识
(5)1/4波片及其作用 只要使一个偏振片的偏振轴和一个1/4波片的光轴成45°,当一 束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再透过1/4波片,便可获得圆偏振光。不 难证明,当一束圆偏振光透过1/4波片以后它们的合成光波将变 成平面偏振光。
工程力学
13.3.2 应力-光学定律
(1)暂时双折射 很多非晶体的透明材料,例如玻璃、赛璐珞。环氧树脂。聚
工程力学
13.3.1 基本光学知识
(3)偏振片 偏振片只允许光波振动方向和偏振轴一致的光矢量通过,
而垂直于偏振轴方向振动的光矢量或光矢量的分量则被偏振片 所吸收或阻挡。因此,当一束圆偏振光通过偏振片(此时被称 为检偏器)以后,便可以获得和偏振轴方向一致的平面偏振光 (图13-7)。
工程力学
13.3.1 基本光学知识
工程力学
13.4.1 云纹法
13.4.1.1 平行云纹法 节距P是已知的,只要测出云纹间距,利用上面两个公式可
求出垂直于栅线方向的均匀拉(或压)应变。如果不是均匀拉( 或压),此值表示两相邻云纹之间长度上的平均应变。
工程力学
13.4.1 云纹法
13.4.1.2 转角云纹法 试件栅与基准栅重叠并使栅线方向沿垂直于拉伸(或压缩)方向 放置,试件变形前,将基准栅有微小转角θ (0.2°~1.5°), 得到的云纹图像称“转角云纹”,如图13-17中的OA。拉伸加载 变形后,得到的云纹OA1仍称“转角云纹”。
云纹近似垂直于基准栅栅线;
③ ψ 和θ 角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求得应变正号
为拉应变,负号为压应变。
工程力学
13.4.1 云纹法
上面所介绍的方法,说明了云纹法测量面内变形及应变的基 本原理,系采用了最简便的平行栅线型式。在平面应变场测应变 时,试件栅按互相垂直方向在试件上粘贴两次,分别得到u和v两 个位移场云纹图而求出应变,此方法限于静态测量。若采用光学 信息处理中的空间滤波器处理,可以得到清晰的云纹图像,也适 于动态应变测量。
工程力学
13.1.4 电阻应变片的选用
为了合理地选择应变片,可采用如下原则和方法: ① 按照测试温度选择应变片的基底材料;
② 敏感栅结构形状和尺寸选择; ③ 根据工作环境条件考虑; ④ 电阻值选择。
工程力学
13.1.5 应变片的工作特性
应变片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应变测量的精确度,因此,应对 应变片的性能提出一定的要求。
合成的新的光波 其光强为
工程力学
13.3.4 应力模型在圆偏振光场 中的效应
(1) 正交平面偏振场的条纹图 ① 等倾线与等色线相互存在于同一幅条纹图。 ② 白光场中等倾线总是黑色的,而等差线除了零级条纹为黑色
外,其他级为彩色的。因此,绘制等倾线时利用白光场中等 倾线总是黑色的特点来描绘,具体做法就是同步反时针方向 旋转起偏镜和检偏镜,一般间隔5°或10°描绘等倾线,旋 90°止。
工程力学
13.3.1 基本光学知识
(1)光的本质 光是一种物质形态,是可见的能量辐射。解释光的本质有两
种理论:波动理论和微粒理论。
(2)偏振光 一束光波在垂直传播方向的平面内作有规
则的振动,则称为偏振光。当一个质点按圆的 轨迹运动,在其传播轴z的方向上将形成一个 圆柱螺旋线向前传播,这种光波称为圆偏振光 (图13-7)。
① 机械滞后 ② 蠕变和零点漂移 ③ 应变极限 ④ 绝缘电阻 ⑤ 横向效应系数 ⑥ 疲劳寿命
工程力学
13.2 测量电路
1 全桥电路 2 半桥电路 3 温度变化效应的补偿
工程力学
13.2 测量电路
测量电路要求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① 足够的灵敏度; ② 足够的准确度。
通常采用的测量电路有两种: ① 一种是分压式测量电路(电位计式), 这种电路常用来测量频率较高的动态应变 (振动和冲击)。 ② 另一种是桥式测量电路,常用的是惠 斯顿电桥。电阻应变仪中的测量电桥线路 如图13-4所示。
工程力学
13.2.3 温度变化效应的补偿
13.2.3.1 温度变化效应的产生
测量构件的应变,敏感栅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率与温度变化
关系如下式
其中,aT是敏感栅电阻温度系数;
是温度增量
; 分别是构件材料、敏感栅材料线膨胀系数;K是敏感栅
灵敏系数。上述因素给应变测量带来了较大的误差,环境温度
升高1℃,有时应变仪的指示应变可达几十微应变,必须设法
排除它。
工程力学
13.2.3 温度变化效应的补偿
13.2.3.2 温度补偿 消除温度变化效应的方法叫做温度补偿,通常采用如下
两种方法: ① 补偿片法,参照图13-5; ② 温度自补偿片
工程力学
13.3 光测弹性力学基本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