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止嗽散

止嗽散


本草备要
• 荆芥:轻宣,发表,祛风,理血,辛苦而 温,芳香而散;其性升浮,能发汗,散风 湿,清头目,利咽喉,治伤寒头痛,其气 温散;为风病血病疮家圣药。 • 陈皮:能燥,能宣;有补,有泻;可升, 可降。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 同补药则补,泻药则泻,升药则升,降药 则降;为脾肺气分之药,脾为气母,肺为 气俞;兼能除寒发表,颇能发散皮肤。
止嗽散
清 程国彭 《医学心悟》
原文
• 桔梗(炒)荆芥 紫菀(蒸)百部(蒸)白 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 皮(水洗去白)一斤。 • 治诸般咳嗽。
• 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 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原文
• 或问∶药极轻微,而取效甚广,何也?予 曰∶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
本草备要
• 甘草:有补有泻,能表能里,可升可降; 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入和剂则补 益,入汗剂则缓正气;能协和诸药,使之 不争。
配伍特点
• 温润和平。 • 温而不燥,润而不腻。 • 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
辨证要点
•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 • 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不宜使用。 • 痰少则要与肺热咳嗽、阴虚咳嗽相鉴别。
•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 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 易散,肺气安宁。
原文
• 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 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 情志饮食炙爆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医 者不去其鸣钟之具,而日磨锉其钟,将钟 损声嘶而鸣之者如故也。钟其能保乎?
原文
• 大法,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而 咳嗽者,用止嗽散,加荆芥、防风、苏叶、 生姜以散邪。 • 既散而咳不止,专用本方,调和肺气。
• 若汗多食少此脾虚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桔 梗,补脾土以生肺金。
原文
• 若暑气伤肺,口渴烦心溺赤者,其症最重, 用止嗽散,加黄连、黄芩、花粉以直折其 火。 • 若湿气生痰,痰涎稠粘者,用止嗽散,加 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以祛其 湿。
• 若燥火焚金,干咳无痰者,用止嗽散加栝 蒌、贝母、知母、柏子仁以润燥。
各家方义
• 谢英彪:主张以百部为本方的君药,可止 咳化痰,且有润肺、抗病毒作用,以白前、 桔梗为臣药,有化痰止咳功效,荆芥辛温 解表,发散风寒,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紫 菀润肺化痰,共为佐药,甘草化痰止咳, 且能矫味,调和诸药,为本方的使药。
各家方义
• 陈琴:认为百部、紫菀为君药、入肺经、 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寒。皆可止咳化痰。 桔梗味苦辛。善于开肺气。白前味辛甘。 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 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 为臣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利咽, 以除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共为佐 药,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 刘爱琴:认为方中以百部为君药,润肺止 咳化痰,白前、桔梗为臣药,化痰止咳, 荆芥、陈皮、紫莞同用为佐药,辛温解表, 化痰宽胸,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矫味,为使 药。
各家方义
• 丁勇:认为方中紫菀辛苦温,下气止嗽化 痰为君药,百部甘苦微温,润肺止咳,白 前辛甘微温,降气下痰止嗽,共为臣药, 荆芥辛温,祛风解表,且利咽喉,桔梗辛 平,宣肺祛痰,橘红辛苦温,理气化痰, 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同用, 又能清利咽喉,为使药。
随证加减
防风不燥乃风中润剂 表证重 苏叶透表、走气分、血分、兼理气
生姜散表和胃 增强除湿化痰 咳痰困难 半夏、茯苓、桑皮 防痰郁化热
肺燥 咳嗽干咳 痰少难咯 瓜蒌、贝母、知母润肺化痰
临床应用
• 风热咳嗽,用止嗽散治疗应当减小紫菀、 百部的用量,加入桑叶、菊花、薄荷、瓜 蒌皮等辛凉清解化痰之品,以加强本方散 风清热、止咳化痰之力。
• 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 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 • 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 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 不解。
原文
• 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 启门逐之即去矣。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 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 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
方义
君 桔梗 白前 紫菀 百部 佐 陈皮 荆芥 使 甘草 开宣肺气 降气化痰 止咳化痰 理气燥湿化痰 疏风解表 止咳化痰 调和诸药 宣降肺气 止咳化痰

各家方义
• 彭胜权:认为方中紫菀、百部温润止咳、 白前善下气开壅止咳,共为君药以针对肺 失宣降这一病机; • 张广智:认为止嗽散中紫菀百部皆入肺经, 均有下气化痰、理肺止嗽之功,是为君药, 桔梗开宣肺气而化痰,白前降气祛痰而止 咳,辅助君药以调理肺气,是为臣药,陈 皮理气化痰,荆芥疏风解表,是为佐药, 甘草合桔梗利咽止咳,调和诸药,是为佐使药。
本草备要
• 紫苑:润肺泻火,辛温润肺,苦温下气, 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 上气,咳吐脓血。 • 百部:润肺杀虫,甘苦微温,能润肺,治 肺热咳嗽,有小毒,杀蛔蛲蝇,一切树木 蛀虫。
本草备要
• 白前:泻肺,降气,下痰;辛苦微寒,长于降 气下痰止嗽,治肺气壅实,肿膈逆满,虚者禁 用。 • 桔梗:宣通气血,泻火散寒,载药上浮,苦辛 而平,色白属金,入肺气分,泻热,兼入手少 阴心、足阳明胃经,开提气血,表散寒邪,清 利头目咽喉,开胸膈滞气;凡痰壅喘促、鼻塞、 目赤、喉痹咽痛、齿痛、口疮、肺痈干咳胸隔 刺痛、下痢腹痛、腹满肠鸣,并宜苦梗以开之; 为诸药舟揖,载之上浮,,能引苦泻峻下之剂。
肺脏特点
易伤 肺为娇脏 外感疾病中肺卫首当其 冲,故易伤也。 肺为华盖、其位最高, 其他诸脏发生病变,不 论寒热都容易薰蒸华盖、 累及肺脏,内伤杂病无 论各脏都容易影响到肺。 水冷则金宣
解表不彻 不药而愈
微有恶风、发热
津液凝聚
咳嗽咽痒
肺气不宣
咯痰不爽
各家方义
• 李捷:认为方中紫菀、百部、桔梗、白前 能润肺气,下气化痰止咳,且其性温而不 热,润而不燥,四药合用,寒热皆宜,不 论新久咳嗽,皆可取效,是为主药。
• 张健:认为方中紫菀、百部、白前、陈皮 理气化痰止咳为君,荆芥、桔梗疏风宣肺, 又能清咽止痒为臣,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各家方义
• 景洪贵:主张以紫菀、百部为君,止咳化 痰,其性微温而不寒,为止咳要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