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究开题报告

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科)

论文题目: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究
专 业: 师范英语专业 班级:
学 科: 教育学
学 生: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设计原则进行
再探究,并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实例研究本教学法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论述在英语课堂中,如何优化教材进行更为有效的实施任务型教学。
具体目的有以下几点:
1、探讨任务驱动型教材最显著的特点
2、探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3、在任务型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优化《牛津高中英语》教材
4、探讨任务驱动型教材的科学运用
研究意义: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因而教
材之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材改革推动教学改革。

实践证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应运而生,有着强大的
生命力,可以说是任务驱动型的教材,也让师生受益匪浅;但是仅就本教材如
何更好地服务于任务型教学和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为任务型教学服务,还
值得我们不断反思教材设计和教学使用,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利用新教材
优化整个任务型教学过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在国外的研究中,Skehan(1998)客观地提出任务的五个主要特征:(1)
意义是首先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
一定关系;(4)完成任务是首先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
情况。而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将任务置于教学的法焦点,
是交际式教学法之一,其主要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Swain(1985)
认为,“只有理解性输入而没有语言输出则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输入
和输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同等重要”。Long(1985)提出的互动假说认为,语言
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变化性的互动”可使输入成为可理
解性的,可理解性的输入有利于语言习得。Vygotsky(1925)则特别强调学习
的社会性以及教师和同伴对促进个人学习所起的作用。而Willis(1996)提出
了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五项原则,并根据这五项原则,Willis设计了任务型
教学模式。
二、国内研究
课程标准寻求教学的变革,而教学改革必将带来教材的变革,因此教材在
这场改革中显得至关重要。国内学者乔爱玲认为评价一套教材编写的优劣与合
适与否,首先要看教材编写的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与教学目标
相一致。而刘道义更是根据以往关于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和英语课程标准的相
关规定,提出了从十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一套教材质量的高低:发展性,思想
性,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先进性,实践性,评价性,创造性,拓展性。
另外一些专家和教师利用国外专家的研究成果来评价国内英语教材,比如徐锦
芬和肖蝉(2001)利用Hutehinson和Waters的对照法评价《大学英语》听力教
材。翟康(2008)利用MacDonald和Shaw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教材
评价方法评价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材第四级》。这属于应用性研究,提供
了一个运用国外教材评价理论来评价国内英语教材的具体范例。还有一些国内
的专家学者引入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比如,华南师范大学何安平(2001)教授
在<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一书中详细介绍了
Sheldon(1988)的一份较为详细的英语教材评价方法。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
授(2002)在《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一书中针对教材的外部评价.专门介绍了
Grant(1987)所提出的关于教材选择的三个评价表。夏纪梅(2003)在《现代外
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介绍了Genesee(1996)的教材适用性评价,并
介绍了Ur(1996)关于教材评价表或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这些介绍使我们了
解到国外教材评价的理论,有助于国内学者进行教材评价研究。这些也是迄今
为止国内英语界出版的为数不多的关于英语教材评价的专著。其中程晓堂在引
人国外专家学者关于教材评价的观点之后.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自己对于教材评
价的系统化,且具有原创性的观点。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国内英语教材评价系统
化的研究。程晓堂(2002)在《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一书中把教材评价的方法
归纳为两大类:随意的印象性评价和有系统的评价,其中有系统的评价又分为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他同时对于教材的定义,教材评价的作用等提出了自己
的见解。这属于原创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由此可见,英语教材评价国内研究逐

渐从应用性研究走向基础理论研究。
三、拟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拟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高中英语教
材(本文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与任务型教学思想和方法,并分析两者之
间紧密的关系,同时探讨在任务型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材应如何使用提出针
对性建议和措施。
本文首先对二语习得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
讨,同时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研究《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并以课堂案
例的观察研究和教案的文本分析研究探讨任务驱动型教材所具有的特点,从而
得出以《牛津高中英语》为教材进行任务型教学的优缺点,以期对如何科学地
优化教材提出建设性意见,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任务型教学,优化二语习得
的效果。
四、主要参考文献:
1.乔爱玲.从外语教材编写的宏观设计与微观设计评估教材[J].山
东外语教学,2002(3).
2.孙平华.国外英语教材评价标准综述[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3(3).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3.
5.赵勇.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
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3)
五、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进度:
研究方法:
深入学习任务型教学理论,对以《牛津高中英语》为教材的教案资料进行
研究分析,提出任务驱动型教材的特点及其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

研究进度:
2010年9月1日——2010年12月24日: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11年3月7日——2011年3月31日: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
题报告。

2011年3月17日——2011年4月14日: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
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11年4月14日——2011年5月12日:修改论文一稿,论文二稿完成。
2011年5月12日——2011年5月31日:定稿。
2011年6月11日——2011年6月18日:答辩。

文献学科审核论证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
1. 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接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正式开始做

毕业论文(设计)的第2周末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2. 每个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撰写本报告一份,作为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审查学生能
否承担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依据,并存档。
3.项目可根据科类和本院实际情况有所增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