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1
项目教学法
一、方法的描述
项目方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由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
围内独立组织和实施工作的教学方法。项目具有一定有难度,学生能
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也
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例:假设在学习3DMAX软件使用的其中一个项目——《室内装
修设计》,就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项目要求是根据客户提供的一张
房型平面图,利用3DMAX软件,完成室内三维墙体(客厅、卧室、
餐厅、洗手间)的综合布置图装修设计。教学时教师先用一点时间交
待学习(项目)任务,然后短时间内运用例子简要示范,接下来大部
分时间是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到第二节课后半节每个小组的演
讲者展示设计作品与教师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因为人人在小组中都有任务,都有角色,所以大家学习
积极性一定比较高。
项目方法适用于处理复杂问题和任务。这些要处理的任务与企业
问题或商业经营有现实的联系。项目工作的时间是限定的。
二、方法的运用
项目教学的阶段

资讯(设定目标/任务)
2

第一阶段:资讯(设定目标/任务)
这一阶段也称为选定主题阶段。给学生的任务一定清楚,要以书
面形式给出。
基本上所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都可以开发成为项目,项目目标或
任务的特点是与实践相关的。
教师的任务:
 研究与职业有关的、需要运用理论和实践解决问题的项目。
 将项目设计好,并合理安排到教学计划。
 保证项目工作所需的场地、工具、技术设备和时间等
(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时,一定要先尝试项目)

计划
决策
实施
评估(检查和评价)
迁移
3

项目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最好由师生等所有参加者共同设计。
优点:
实施项目时学生积极性高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第二阶段: 计划
学生制定项目的工作计划,教师在需要的情况下向学生提供建
议,即学生在做不下去情况下,否则由学生独立完成。
工作计划的内容:
 各个工作步骤一览表
 小组成员明确职责,
 时间安排

第三阶段:决策
学生在众多的计划中选择一个最好决策,学生要创造性地、独
立地、自我承担责任地解决问题。
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以及计划的基础上对决策进行调
查、实验、研究。
同进也促进学生的团队能力和自我检查能力。

第四阶段:实施
(和前面阶段可以重复交叉,如培训做飞机的例子)
4

第五阶段:评估
1.结果展示、演示
– 结果由小组或一个以及多个代表演示。观众范围可以有所
不同,比如:全班学生、一个专业的学生、或者学生家长、
企业代表等。
2.评估:检查,评价和讨论
目的促进学生对结果、工作方式和经验自我评价的能力
• 按照小组预先确定的评定标准,学生和实训教师共同对项目结
果、学习过程、经历和经验进行讨论评估。
• 讨论其他可能采取的行动、出现的错误和成果
• 评价时重要的是:
– 对项目结果的理论性深化
– 有意识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 明确今后教学内容的出发点

第六阶段:迁移(螺旋上升的过程)
• 将项目结果运用到新的或类似的任务/项目中,是项目法教学的
一个重要目标,可以作为一个额外的阶段或紧接评估(第五阶
段)后的一个阶段来实施。
5

• 学习者的迁移能力的结果通常不直接评定,而是到执行新任务
时才测定。
三、优缺点
• 项目方法的优点
– 对学习者激励性强
– 发展团队合作
– 面向实践和问题的任务
– 跨专业的工作
– 培养独立、自我负责工作的能力
• 项目方法的缺点
– 要求高,准备工作大
– 学习者需要做大量迁移工作
– 相对耗时

四、知识拓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异同比较
任务驱动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1
理论基础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对教学或工作目标的任务分解(化成若干个中小任务)和情境的创设,师生互动开展学习。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
“项目”的选取和创设情境,主要由学
生自己合作完成预定“项目工作”的学
习方式。

2 培养目标的侧重点 主要是传授新知识与掌握新技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学会独立(或合作)分析、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能力。

3 设计特点 1.范围:一般为新课程中的新知识新技能 2.任务的选取:1节课可以由1个1.任务选取:选取一个具体产品为“项目”任务以达到前一阶段课程知识、技
能传授的总结与并华。
6

任务构成,也可以穿插多个任务。一般以本专业为基础选择任务。 2.项目内容中含在学生从未遇到的问
题,但通过分析和努力又可以得到解
决。
3.可在本专业也可以跨业选取实施综
合型项目

4
实施特点

1.时间:一般在课内可完成 2.学生参与程度:任务的选取、分割及细化一般均由教师完成 3.学习模式: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 4.难度系数:交给学生的任务一般不会很难。 1.时间:可短为1-2天或长至一周等
2.学生参与程度:项目计划的确定、实
施等均由学生讨论决定
3.学习模式:以小组合作(或个体模式
为主)
4.难度系数:实施难度较高。

5 教师作用 1设计“任务”相对较容易 2.指导学生实施相对较多 1.设计“项目”相对较难 2.指导学生实施相对较少,主要靠学生
自己完成

6
评价

学生互评与教师对学生评价相结合 小组互评与教师对学生评价相结合

从上表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理论基础和评价指标上大体一致,而
在培养目标的侧重点、设计特点、实施特点、教师作用等指标方面有较大
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项目教学法的培养目标侧重点为关键能力的培养,它
在项目设计上要求学生能够解决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这二点是项目教学
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重要的区别;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体现了项目教
学法以项目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特征;此外,在教师的作用方面,
“项目”的设计明显要比“任务”难得多。
要完成一个项目必须调动完成项目所需的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
因此项目教学法具有综合性,并非教材中每个知识点、每项技能都能
运用项目教学法。有的知识点只能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当一个一个
学习任务完成后,需要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时,使用项目
教学法。因此,项目教学法多用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