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一,煤化工的概念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在我国,煤化工行业主要分为两类:1,传统煤化工:包括煤制甲醇,电石,焦化,煤制化肥等2,现代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化工的产业结构:二,宏观环境和自然条件分析1,政策环境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对于洁净能源部分,要求推动洁净煤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液化、气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
在2009年工信部在“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情况”发布会上表示,近几年将停止审批新建或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甲醇等传统煤化工项目,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和投产验收评价工作,近几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试点项目。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明确要求要稳步开展煤化工示范。
针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煤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今后重点抓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
2011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按照产业政策,政府鼓励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五类新型煤化工项目。
但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将禁止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
尽管主管部门在逐渐收紧和规范煤化工项目,但主要的煤炭资源区和大型能源企业都已经制定了未来5-10年的煤化工发展和投资规划。
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宁夏将是未来煤化工大发展的主要省份。
新疆已将36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列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仅煤制天然气项目就达20个,以40亿立方米煤制气240亿元的投资来估算,这20个项目的投资就高达5000亿元;陕西省也已经发布规划,拟投资5000亿元建设27个现代煤化工重大项目;作为老牌煤炭大省的山西,也将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投资8000亿元发展煤化工。
因此从政策来看,我国对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的传统煤化工项目采取限制甚至是禁止发展的政策,而新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由于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从2005年开始进行小范围的试点工作,到2009年将开始对试点项目进行验收和评估工作。
由于试点装置的运行和国际油价上涨,煤化工面临的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预计现代煤化工项目将会快速上马。
2,我国发展煤化工的自然条件分析2.1 我国煤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
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只有548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5.5%,资源十分贫乏。
2.2 我国水的分布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很大。
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以南水资源较丰富,以北水资源短缺。
据初步统计,我国北方17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量总量,每年为6 008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4%,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2 865亿m3,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2%左右。
北方以太行山为界,东部水资源多于西部地区。
例如,山西、甘肃、宁夏3省(自治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北方水资源量的7.5%,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仅占北方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8.9%这3个省(自治区)及其周围的陕西、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年降雨量多在500mm以下,还有一些地区不足250mm,加之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水资源十分贫乏。
由于我国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布局更加集中在少数水,煤资源结合比较好的区域。
二,煤化工产业区域发展资源分布决定了我国煤化工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华北,西南地区,该地区省份主要有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新疆,宁夏,云南,贵州等少数省份1,河南:按照煤化工发展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的要求,在我省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依托骨干企业建设5大煤化工产业基地。
——依托永煤集团建设永城煤化工产业基地。
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甲醇—烯烃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年产100万吨甲醇、52万吨丙烯、30万吨聚丙烯、38万吨丙烯酸(酯)、20万吨丁辛醇的生产能力,把永城市建设成为以煤制甲醇、烯烃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炭转化能力达到25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75亿元。
——依托义煤集团等企业,建设义马煤化工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义马市煤炭资源气化性能好的优势,发展煤制气联产甲醇及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年产90万吨甲醇、40万吨二甲醚、60万吨甲醛及聚甲醛的生产能力,把义马建成以煤制气、煤制甲醇为龙头,以二甲醚、甲醛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炭转化能力达到18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超过95亿元。
——依托中原大化、鹤煤集团、安化集团,建设豫北煤化工产业基地。
发挥煤炭资源气化性能和化工产业基础好的条件,发展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和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年产160万吨甲醇、80万吨醋酸、52万吨尿素、6万吨二甲基甲酰胺、30万立方米三聚氰胺泡沫塑料、38万吨甲醛及聚甲醛的生产能力,使鹤壁、濮阳、安阳市成为以煤制合成氨、甲醇为龙头,以醋酸、尿素、三聚氰胺深加工、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醛精深加工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炭转化能力38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106亿元。
——依托平煤集团、骏马集团、蓝天集团,建设豫南煤化工产业基地。
发挥平煤集团主焦煤和化工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和焦炉气制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年产60万吨尿素、180万吨甲醇、79万吨甲醛及深加工、15万吨三聚氰胺、6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能力。
把平顶山、驻马店市建成以煤制焦炭、合成氨、甲醇为龙头,以尿素、二甲醚、三聚氰胺和甲醛精深加工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炭转化能力达到36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170亿元。
——依托豫港焦化,建设济源煤化工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济源市靠近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建设年产200万吨捣固焦项目,并对煤焦油进行集中深度加工,发展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
到2010年,形成6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0万吨粗苯的生产能力,使济源市成为以煤焦化为龙头,以焦油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60亿元。
\ 2,山西2.1 巩固提升晋东化肥及清洁能源特色煤化工基地。
(1)立足现有基础,以天脊、丰喜、兰花等化肥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晋城巴公、高平西部、泽州周村、临猗丰喜等化肥精品工业园。
(2)以潞安、晋煤示范装置为基础,建设百万吨级煤制合成油、甲醇制汽油装置,打造合成油工业园。
2.2、培育壮大晋中焦化和乙炔化工特色煤化工基地。
(1)立足焦化企业布局,以焦炉气、粗苯精制及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为重点,建设潞城店上、介休义安、交城夏家营、汾阳三泉、孝义梧桐等焦化系列煤化工精品园区。
(2)以山西焦化、山西三维等重点企业为依托,优势互补,建设焦化化产深加工项目和1,4-丁二醇及其下游产品等乙炔化工项目,打造洪洞赵城综合性煤化工精品园区。
(3)以太化搬迁为契机,按照煤、电、化、冶多联产模式,打造国际一流的具有鲜明循环经济特色的煤化工精品园区。
2.3、全面启动晋北甲醇及甲醇深加工特色煤化工基地。
(1)以同煤为依托,以适合当地煤种的气化技术为支撑,重点建设百万吨级甲醇及其下游产品项目,打造全省最大的甲醇特色煤化工精品园区。
(2)以山橡为依托,建设大型氯丁橡胶装置,打造合成橡胶精品园区。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实现集约发展依托太化,联合省内煤炭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建设集煤、电、化于一体的现代大型煤化工企业。
依托阳煤,实施跨地区并购,形成尿素、乙炔化工特色大型煤化工企业。
依托晋煤集团对天泽化工等晋城尿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特大型尿素和清洁能源特色煤化工企业。
对潞安、天脊和周边关联企业实施联合重组,组建大型综合性煤化工企业。
依托同煤集团,建设大型煤制甲醇及其深加工项目,培育甲醇特色大型煤化工企业。
引进中石化、中石油等战略投资者,与我省煤炭企业联合,建设甲醇制烯烃项目和煤制天然气项目,培育新型煤化工企业。
3,宁夏(1)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产业集群。
结合煤炭采掘和电力配套,重点加快煤化工多联产、二甲醚及甲醇制烯烃等综合化工项目建设,依托神华宁煤集团、宁夏宝丰能源公司、宁夏阳光煤化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开发煤化工下游产品,形成甲醇深加工、电石、焦化、化肥、烯烃共5大产业链,建立新型煤化工多联产体系,打造宁东独具特色的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
到2012年,形成年产50万吨烯烃、3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50万吨PVC、200万吨焦化、40万吨醋酸、10万吨醋酸乙烯、5万吨丁二醇、2万吨四氢呋喃、92万吨合成氨、16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煤化工产品产量超过75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实现利税85亿元。
主要建设项目见表一。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产业集群主要建设项表序号投资企业项目名称投资总额(亿元)规模(万吨)1 神华宁煤公司甲醇15 25万吨甲醇2 神华宁煤公司二甲醚40 60万吨甲醇、83万吨二甲醚3 神华宁煤公司烯烃170 50万吨聚丙烯4 神华宁煤公司煤制大化肥38 52万吨合成氨、92万吨尿素5 神华宁煤公司聚甲醛14 6万吨聚甲醛6 神华宁煤与萨索尔公司煤炭间接液化4257 神华宁煤与壳牌公司煤炭间接液化425.6 32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8 四川化工公司合成氨、尿素、甲醇煤制化肥41.7 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20万吨甲醇煤制化肥9 宁夏宝塔石化公司甲醇23.67 60万吨甲醇、0.79万吨硫磺、2.285万吨液氧、0.5万吨液氮、3.425万吨液氩10 宁夏英力特化工公司2*30万千瓦、PVC及系列化工产品223.26 2*30万千瓦、50万吨PVC及系列化工11 宁夏阳光能源投资公司甲醇、二甲醚24.69 60万吨/年甲醇、40万吨/年二甲醚12 宁夏阳光能源投资公司甲醇及其当量产品155.67 240万吨/年甲醇、50万吨/年聚丙烯、40万吨/年二甲醚13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焦油催化 2.7 20万吨/年焦油14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焦化12 200万吨焦化15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焦炉汽制甲醇8 20万吨焦炉汽制甲醇16 宁夏宝丰能源公司醋酸、热电联产80 醋酸40、2*30万千瓦热电联产17 山东盛大公司二甲醚50 100万吨/年二甲醚18 宁夏科威能源化工甲醇25 60万吨甲醇19 华能宁夏能源公司煤制烯烃170 60万吨煤制烯烃20 中盐吉兰泰盐化公司焦化、焦炉气制甲醇18 200万吨焦化、20万吨焦炉汽制甲醇合计1962.29(2)吴忠太阳山煤化工基地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