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漯河市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

漯河市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

山西科技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年第26卷第5期 

●问题探讨 

漯河市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 

万燕华 ,张合成 ,孙 培 ,李国强 

(1.河南省漯河市园林管理处,河南漯河,462000;2.河南省漯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开展漯河市外来有害生物调查,较为全面地掌握漯河市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数 

量、分布、危害及生态习性,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治理与推广,可较好地控制主要 外来有害生物发生,对保护漯河市生态环境,巩固绿化造林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429(2011)05-0032-03 

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趋势分析 

1.1发生现状 

通过普查,在漯河市共发现外来林业有害生物42种,2010 

年发生面积1.48万亩。其中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为严重的林业 

有害生物有:①锈色粒肩天牛:主要危害树种为国槐、柳树,主要 

分布在市区、县城等地;②黄杨尺蠖:主要危害寄主植物为黄杨 

等,分布在三区二县,以幼虫危害为主;③黄杨绢野螟:主要分布 

在市区内,主要危害寄主植物为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局部暴发 

成灾;④朝鲜球坚蚧:在市三区二县经济林中广有分布,已成为 

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有害生物。 

1.2发生趋势分析 

外来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危害程度在漯河市呈逐年上 

升及扩大蔓延之势。漯河市杨树纯林面积过大,林相单一,极易 

造成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甚至暴发危害,加之随着绿化建设及 

园林城市建设,苗木调运频繁,特别是城市新引进树种达60余 

种,也极易带来外来有害生物人侵。①锈色粒肩天牛,主要寄主 

为国槐,而国槐已逐渐成为漯河市园林绿化的基调树种,加之缺 

乏天敌制约,防治难度较大,不易根治,如不及时加强检疫及控 

制措施,对林木材质造成的危害性极大。②黄杨尺蠖在漯河市已 

普遍发生,而其寄主黄杨科植物作为绿篱种植相当普遍,缺乏有 

效控害措施,故其发生必将呈上升势头。③朝鲜球坚蚧寄主种类 

众多,以果树为主,株间、寄主间传播较易,如不及时控制,必将 

上升为漯河市重要的经济林虫害,对果品生产造成重大损失。④ 黄杨绢野螟主要危害瓜子黄杨,其发生迅猛,幼虫食量较大,短 

时间易造成暴发性危害,已逐渐发展成为漯河市园林主要害虫。 

2主要危害严重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习性观察研究 2.1锈色粒肩天牛 

收稿日期:2011一o7一O1 作者简介:1)万燕华,女,1983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北京林 业大学,助理工程师,462000,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嵩山路 

・32・ 该虫在漯河市2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 

二次越冬幼虫5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25~30 do6月上旬至9月 

中旬出现成虫,取食新梢嫩皮补充营养;雌成虫一生可多次交 

尾、产卵。产卵期在6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卵期10 d。7月中 

旬初孵幼虫自产卵槽下直接蛀人边材危害,1 1月上旬在虫道尽 

头做细小纵穴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继续蛀食,11月上旬老熟幼 

虫在虫道尽头做凹穴越冬。幼虫历期22个月。 

2.2大叶黄杨金星尺蠖 

鳞翅目尺蛾科,该虫在漯河市一年发生4代,主要危害大叶 

黄杨、丝棉木等园林树木。近几年来,该虫危害日趋严重,不少地 

段的大叶黄杨叶片常被吃光,甚至造成绿篱成段枯死,严重影响 

绿化景观。分布广泛,危害大叶黄杨、丝棉木、榆树、柳树等多种 

观赏树木,主要蚕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成虫白天大多栖于树冠枝叶间,黄昏后外出活动,有弱趋光 

性,卵产于地面杂草上或寄主的叶片边缘。1 ̄2龄幼虫喜在顶端 

嫩叶的背面取食,在叶片正面留下上表皮,3龄后啮食叶缘,以后 

食量渐大,常将叶片食光而留下枝条。幼虫能吐丝下垂,转移危 

害。幼虫老熟后人士化蛹,人土深度约4 cm。 

2.3朝鲜球坚蚧 

以2龄若虫在枝条裂缝、伤口边缘及粗皮处越冬。第二年3 

月开始活动。爬至枝条上群集危害,不久便分化为雌、雄性。雌性 

若虫于3月底蜕皮1次,体背逐渐膨大成球形。雄性若虫于4月 

上旬分泌白色蜡质物形成介壳,后在介壳内脱皮、化蛹,4月中旬 

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初2周,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1 000 

粒左右,多者可达2 200粒,卵期7 d。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 

若虫在枝条裂缝、枝条基部痕等适宜处固定寄生,体两侧分泌白 

色丝状蜡质物,覆盖虫体背面。6月中旬后逐渐发展成白色蜡层, 

包围虫体四周。1O月份进入越冬状态。 2.4黄杨绢野螟 黄杨绢野螟又名黄杨黑缘螟蛾,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漯河市 

1年发生2-3代,

幼虫在寄主两张叶片构成的巢内越冬。越冬代 万燕华,等:漯河市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 2011年第26卷第5期 

幼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越冬代及第1、2代蛹期分别为12~ 

18 d、6 d和7-11 d。幼虫一般6龄,少数5龄,越冬代幼虫则为 9~1O龄。成虫羽化后,夜间交配,次日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每雌 

产卵153~222粒。幼虫孵化后经5-12 h后开始取食,一生取食 

8O 100片叶,取食期间常用丝连接周围叶片作临时性巢穴。越冬 

幼虫作巢后,即在其中蜕皮化蛹。 

3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分析 

3.1本土气候适宜 漯河市兼具南北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各种林木 

生长,也为各种林业有害生物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一旦某种外来 

有害生物入侵,适应本土条件,极易扩散蔓延。 

3.2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加人WTO,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之漯河交通便 

利,为豫南中心城市,经贸往来频繁。近年来,随着“全国绿化模 

范城”、“全国园林城市”的创建,苗木调运量较大,树种由原来的 

几十种增加到现在的130多种,必然给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带 

来了便利条件。 

3.3管理体制因素 

漯河市检疫工作林农分离,有些县区森防部门未能独立,检 

疫人员不专不稳,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检 

疫工作需要。 

3.4技术原因 (1)检疫手段缺乏,对植物检疫T作缺乏大的投入,缺乏检 

疫隔离设施和基本的检疫检验仪器设备,主要靠经验目测来进 

行植物产地检疫和疫情调查,不能保证检疫的准确性。 

(2)检疫技术落后,对外来有害生物缺乏认识,很少研究,缺 

乏检疫技术和方法。 (3)人员素质不高,调动频繁,观念陈旧,知识老化。 

3.5防控意识 对外来有害的控制缺乏重视,经费投入不足,重栽轻管、重 治轻防等观念长期存在,疫情监测及控制体系不能形成,封锁控 

制扑灭工作也难落实。 

3.6营林措施 

营林措施不科学,纯林面积过大,森林自身抗逆能力差,隔 

离能力差,极易造成同一物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4效益评价与分析 

4.1 产生的直接效益 根据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可科学制订防控预案,开 

展工程治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防治措施,可避免盲目用药, 

有效减少药物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对环境的调控能力, 

按每亩减少用药投入20元,全市每年约发生2万亩计,每年可 : 省药物开支4O万元。利于林木正常生长,按每年每株增加收 

入3元,每年呵增加收入36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2生态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可摸清漯河市外来林业有 害生物“家底”,较为全面掌握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 

分布、生态、习性,系统了解林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林业生态 

状况作出正确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促进 

漯河市林业的快速发展,维护林农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 

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城乡群众的生存环境,维 护国土的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4.3项目总评价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_丁作将对漯河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带来极大的推动,可加快实现森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 

化,促进林业发展,培育健康森林,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对漯河 

市城乡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5结论与讨论 

漯河市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从生态学和保护环境 

的观点出发,在整个林业、园林树木生产、栽培、养护管理等过程 

中,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外来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压低调节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群等 

各种策略和措施,把自然调节和人工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意识地加强有害生物的自然调节作用。 

(1)植物检疫法。在引进或输出植物材料时,要把产苗地区 

危害性大、适应能力广,或繁殖力强,又能随植物材料传播的危险 

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作为重点检疫对象,防止其传人和传出。 

(2)生物防治法。根据自然界存在的种间斗争,有些昆虫或 

其他生物寄生或捕食害虫等原理,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有害生物, 

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微生物治虫等。 

(3)物理机械防治法。根据一些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活习性, 

利用光、电热辐射等机械、物理以及人工防治法,防治主要外来 

林业有害生物,如灯光诱杀、阻止上树、热处理法、饵木诱杀、人 

工防治等。 

(4)化学防治法。利用化学合成农药、仿生制剂防治主要外 

来林业有害生物的方法。 

该项目试验研究成功,将为漯河市及周边地市的主要林业 

有害生物防控提供良好的技术措施,对保护树木,加快树木的生 

长,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优化改善城市环 

境质量,创建“生态宜居型”森林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洪俊,范晓虹,李尉民.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eRA)的 

历史与现状lJ].植物检疫,2002(1). 

f2] 陈 克,范晓虹,李尉民.有害生物的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 

[J].植物检疫,2002(5). 

f3]韩雪梅,徐岩,张清芬,等.134种植物害虫的寄主与扩散 

分析[J].植物检疫,2002(6). 

f4]马晓光,沈佐锐.植保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理论体系的探讨[J]. 

植物检疫.2003(2). f5]梁忆冰,詹国平,徐亮,等.进境花卉有害生物风险初步分 

析[J].植物检疫,1999(1). (英文摘要下转第38页) 

・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