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防治方法总结
银城街道办事处林业站站长闫昕
美国白蛾在我县危害已有两年的时间,我作为银城街道办事处美国白蛾一线防控者,站在实践的角度,就当前常用的几种防控措施,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总结各种之利弊,简要论述,仅做借鉴参考之用。
1、剪除网幕该法是根据美国白蛾幼虫群集和吐丝结网缀叶的习性,利用高枝剪及时剪除网幕及危害的枝条,通过消灭虫源达到防治效果的一种物理方法。
高枝剪简便好用,剪除一个网幕消灭几百幼虫。
剪除网幕以幼虫一、二龄时最为彻底,但此时网幕比较小,不容易发现;三、四龄虽未破幕但容易遗漏幼虫;四龄以后网幕虽在,但已虫去网空,剪除网幕已徒具形式。
不管哪个虫龄剪除网幕都要及时装入塑料袋,集中焚烧。
但在实际操作中“重剪幕,轻处理”比较突出。
枝条落地,虫体散落,而树下往往杂草丛生,很难把散落幼虫再次杀死,这样一来很少有人对散落幼虫再做处理,而更为严重的是剪落枝条堆积如山,不予焚烧,任幼虫自由乱爬,致使剪除网幕不是灭虫实为传虫了!另外二代,三代危害上移,往往因太高无法剪除,加之世代重叠,还必须多次剪除,而重度发生树木满树是虫也无从下剪。
综上所述我认为剪网幕只能做为一种迎查应急辅助防治措施,或检查药物防效,或观察虫龄虫态使用。
2、涂抹毒环涂抹毒环就是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有下树化蛹的特性,用菊酯类药剂和废机油、废柴油分别按1:10、1:15的比例进行混合,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处,用毛刷涂宽10cm左右的毒环,幼虫下树接触毒环被触杀致死而达到防治效果一种方法。
该法一般持效3—5天,如遇雨,时间更短,尤其二、三代世代重叠,幼虫下树化蛹时间较长,3—5天根本不能彻底消灭幼虫,即使第一代,也要看好时间,即幼虫开始下树时为最佳。
早了,幼虫下树时,毒环已失效,晚了,幼虫多已下树,毒环不起效。
另外投入较大。
据估算每株树投入高达0.3—0.4元,亩均40元左右。
实践中有的高达每株0.7元,亩均70余元,投入过大,故对于片林,或大面积集中防治不宜采取,城区行道树木,绿地、广场,涂抹毒环有碍市容,也不宜采取。
而对于村内零星树木,观察好虫态,看好时间,可以使用,但掌握涂抹时间难度较大。
3、绑草把绑草把是根据美国白蛾有在缝隙场所化蛹的特点,在幼虫下树之时,用稻草等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处拦腰系腰带,给幼虫重造一个人工化蛹场所,诱集老熟幼虫到此结茧化蛹让后解下集中焚烧而达到灭虫的效果。
但一、二代幼虫从化蛹到羽化仅几天时间,并有世代重叠现象,草把绑好,怕还未及解下焚烧,便已羽化成蛾,交尾产卵去了!惟第三代可以使用,草把绑好后,直到次年美国白蛾羽化前,把草把集中焚烧就能达很好的防治效果。
故三代时,凡是发现零星树木有网幕的在幼虫下树前,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该法适于动员农户自己操作,专业队操作,费工太大,先找树后绑草,实效差。
4、打孔注药该法我在今年一代时实验过氧化乐果、辛硫磷等农药,可能因选择药剂的原因,防效很差,因一时选不出新药而放弃。
后通过林业局森保站的帮主,得知30%氯胺磷乳油内吸性强,可配5—10液使用。
使用后可直达树梢,枝叶,持效半月左右。
但还未购药实验。
如此法可行,虽不便对大片林地进行防治,但对于村内房前屋后零星树木进行防治,简便可行。
5、灯光诱蛾在一年多的防治过程中,发现美国白蛾的成虫移动性差,一般不做长距离飞翔,就地羽化,就地交尾,就地产卵,我办事处在王庄果园设有一处长期灯光诱蛾监测点,但二代仅看到白蛾2、3只,由此可知灯光诱蛾只能达到几十或上百米,尤其林地悬挂诱蛾灯,不同防治棉铃虫,树木高大很容易挡住光线,造成紫外线传播距离极短,诱蛾效果较差,这样一来要大面积使用诱蛾灯,必须高密度设灯,成本高,管理难度大。
故该法防治美国白蛾,仅在虫口密度极大的地方做为降低虫口密度使用效果明显。
建议灯光诱蛾只能作为监测用,不宜作为主要防治方法。
6、高压喷雾该法在我县应用最广,药物选择不受限制,操作简单,一般喷高10米左右。
雾水所到之处,白蛾幼虫迅速死亡,防效立竿见影,十分明显。
我县现主要用安装在三
轮车上的泵头,还有担架或轮式的高压喷雾机械,泵头造价最低,但喷射压力稍小,后两种喷射压力大但造价高。
局限性是,车载也好轮式也好,都必须有路可走,要是遇到坑塘,沙丘,林地崎岖不平就无能为力了,虽然可以加长高压软管,可软管过长,压力增大,很容易出现软管爆裂,或机械故障;另外用水量大,800升水一般20多分钟就可喷完,一台机子还得配有一台送水车,正常使用至少要用4个人,2辆车,否则,大部分时间都耽误到水上,有的地方用多加水桶多载水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样一来更不利于坎坷地段车辆行动。
该法一般防治成本每亩片林在15元以上。
另外喷雾高度仍不够理想,一般在二代以后,美国白蛾幼虫上移,有些大树根本就是雾高莫及,容易留下防控死角。
在实际防治过程中打药必须仔细,打透树冠,一行树要打两侧,用工较大。
地面平坦,树龄不大的片林,路边行道树,村内可以行车农户,胡同,院落的零星树木比较适宜。
7、热力烟雾机热力烟雾机分为斜挂式和背负式两种,斜挂式操作简单,出烟量大,价格较低,但长时间工作,容易疲劳,背负式和其正好相反。
但都是通过燃烧汽油,加热溶于柴油等含药成烟溶液,最终以烟雾形式弥漫出去,达到防治效果的植保器械。
因本身构造简单,加之仅装载药液和柴油工作,总重量小,比较轻便,尤其背负式,加药总重不超过15公斤,工作时,片林只要看好路线,别撞树上,别掉坑里往前走动就行,坑塘看好风向放好位置,定点喷烟就行。
在风力,气压比较适宜,药物配比合理的时候,一般一台机子一个工作日可防治300亩左右,现在我县还没有一种林业植保器械可达到如此高效。
烟雾笼罩10---20分钟幼虫开始死亡,以破幕前防效最好,破幕后幼虫落地,随不能立即死亡,但只要药物搭配合理,最终也无一幸免,防治效果极好。
就当前热力烟雾机来说,似乎还不太成熟,机子本身容易出故障,必须专人维护,否则不能正常工作,不少乡镇已有多台机子因人为操作不当,或机械故障而瘫痪停用;工作时对环境要求极高,必须有专业人员安排喷洒时间与喷洒路线,配药也有较高的要求,否则会出现有烟无药或有药无烟的现象,造成防治效果大打折扣,绝非多加药就有效哪么简单。
很多乡镇和我交流说烟雾机防效一般,我考虑多因以上原因。
另外烟中含药,随风及气压的流动,对操作者的皮肤,眼睛,气管都有刺激,必须做好防护,一般脸部会出现火烤状,被烟弥漫,会流泪,咳嗽,恶心!总之,热力烟雾机对人的要求较高,必须有责任心很强的专业人员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否则不如用高压喷雾器!银城办事处在今年美国白蛾防治上主要以烟雾机为主,加药为4.5%高效氯氰菊酯复配3%苯氧威,药油比为1:2,配药浓度远远大于说明,防效十分显著,成本控制在了每亩10元之内。
其它方法因应用较少或实际意义不大,不做论述。
总结以上,在美国白蛾的防治上应以化学防治为主,选药上切忌随便用药,注意长效药与触杀药相配合,如高氯配合灭幼脲高压喷雾,高氯配合苯氧威烟雾防治,这样一来,即使打药后幼虫不能立即死亡,也会造成幼虫蜕皮受阻,老熟后不能化蛹,化蛹后难以羽化,羽化后不能产卵,产卵后无法孵化的理想效果。
大面上,大面积林地应以烟雾机为主,可以车辆驶入的小龄片林,绿化树木,村舍树木高压喷雾效果不错。
零星树木可使用打孔注药或涂毒环,三代最后可辅以绑草把,防治措施有主有辅,多措并举,全年防治以一代最为关键,应做好“抓一代,查二代,防三代”防控理念。
实践证明,凡一代防治彻底的林地,二代基本没虫。
防好三代,降低了越冬基数,减轻了次年一代的防控压力。
本文仅为个人意见,谬误之处还请指正。